以科技创新推动新质发展|轻工产品绿色化底色更浓
以科技创新推动新质发展轻工产品绿色化底色更浓
开栏的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完善轻工科技创新促进机制,建立形成科技奖励、成果鉴定、创新平台等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科技奖励作为轻工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在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印发2024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决定,表彰在轻工业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一大批在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和服务美好生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项目主要完成人、单位获得行业至高荣誉。为鼓励先进,激励奋进,特开此专栏,发布系列代表性成果。
为落实五部门《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轻工业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文件,轻工业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以绿色发展新成效持续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成果,以下为具有代表性的绿色低碳成果。
1. 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向资源节约转型
美的集团联合高校科研院所,聚焦空调能需平衡中的五大难题:控制目标单一、控制精度低、负荷适应性差、节能与舒适难兼具、电网需求侧响应,开展联合攻关,创建了AI驱动变频控制理论,实现了控温、控湿和控风精度的大幅提升;开发出高性能、低能耗、超舒适的空调主控制系统,兼顾节能与舒适,实现耗电量降低30%,舒适度提升25%;发明了基于变频空调群的电网需求响应技术,负荷调控准确率达99%以上,空调电网负荷降低18%以上,为电网迎峰度夏提供有力保障。单台空调使用减碳约30%,产品已推广至中国、欧美等200余个国家与地区,该创新成果不仅为全球用户带来更节能、舒适的使用体验,更进一步助力了“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基于以上创新的“AI数据驱动变频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轻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 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向环境友好转型
火力发电和造纸工业每年产生大量粉煤灰和造纸白泥,固废资源高值利用急需破题。造纸纤维原料短缺制约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降低纸张定量、提高纸张中填料含量是节约纤维原料的重要途径,但产业化面临技术瓶颈。陕西科技大学牵头的研发团队,将固废利用与造纸行业需求有机结合,历经十余年攻关,创制了固废基硅酸盐填料与白泥精制碳酸钙技术、高加填纸料湿部化学调控和施胶增效技术、共磨增强与填料分布调控关键技术,形成高松厚高填料造纸关键技术体系。相关产品吨纸可消纳固废700kg、CO2减排420kg,成果转化应用于多家造纸企业。经专家鉴定认为:项目不仅为典型无机固废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更为缓解我国造纸行业纤维原料严重短缺难题提供了产业化技术方案,形成了“煤炭-电力-造纸”循环经济产业,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实施。基于以上创新的“基于典型工业固废资源化的高松厚/高加填造纸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轻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3. 科技创新支撑新兴产业绿色发展
基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领域对环保无卤阻燃聚合物的需求,金发科技牵头,针对传统无卤阻燃聚合物材料耐温差、阻燃效率低、不耐循环等问题,通过二十余年攻关研究,开发了阻燃剂表界面增效增容调控技术,提升了聚合物材料高温、高湿条件下的阻燃、力学和电学性能;发明了多元杂化促进成炭技术,研制出低热释放、低烟密度和低毒性等级聚合物材料;采用多元素耦合和高温自交联阻燃技术,研制出系列无卤阻燃苯乙烯类聚合物材料,破解了苯乙烯类聚合物材料循环利用,以及再加工过程中阻燃、力学性能衰减难题。基于以上创新的“多元杂化无卤阻燃聚合物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轻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倡导轻工行业科学技术工作者向全体获奖者学习,自觉践行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定创新自信,笃行实干,开拓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加快实现轻工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发展轻工业新质生产力、建设轻工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