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宝停工停产传闻背后:凉茶市场已告别高增长时代

分享到: 更多
2016-12-1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王老吉耗时4年的凉茶大战,以加多宝连输19场、赔偿29亿元收尾。

    日前,尽管加多宝方面已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否认了近期停工停产的传闻,但记者采访多位加多宝前员工、饮料行业人士后发现,凉茶品类已经告别了过去销售规模每年50%以上高增长的好日子。

    今年凉茶行业的销售规模增速会迅速放缓,食品饮料战略定位专家徐雄俊告诉记者,预计只有10%左右。

    饮料行业增速放缓

    从偏隅一角的民间配方到形成百亿级市场,凉茶是中国饮料行业当之无愧的传奇。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加多宝集团捐款1亿元,全国上下都知道了有一个凉茶品牌叫王老吉。2012年,广药集团收回王老吉商标使用权,加多宝一边与广药集团“周旋”于全国不同地市的十多个法庭,一边在电视、报纸和各个终端投放广告。

    “怕上火就喝王老吉”到“怕上火就喝加多宝”,消费者已经耳濡目染并潜意识地接受了吃火锅喝凉茶、长痘痘喝凉茶、吃烧烤喝凉茶的观念。于是,超市货架的最佳位置堆放的是红罐包装的凉茶产品,加多宝和王老吉的销售收入也蹭蹭蹭地往上涨。

    据徐雄俊介绍,2012年~2014年,凉茶行业保持年均50%~100%的高速增长。根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数据,2015年加多宝在凉茶饮料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52.1%,略优于王老吉。

    不过,加多宝销售的真实数据业内始终有一些疑虑。根据加多宝公司之前的对外说法,其2012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此后每年保持20%~30%的增速。而有业内人士透露,去年加多宝销售收入在250亿元左右。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则表示,不管多少钱,凉茶越来越难卖是不争的事实。

    实际上,近年来整个饮料市场业绩普遍下滑。康师傅最新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整体收入约279.9亿元,同比下滑13.94%,其中饮料业务营收同比滑14.4%。统一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7.13亿元,同比下降2.4%,其中饮料板块收入为74.5亿元,同比下降8.2%。

    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表示,饮料行业以前都是每年20%以上的增长幅度,近几年增速却降到了个位数,去年为5.8%,今年上半年仅有2.8%。

    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近期关注着加多宝的终端变化。朱丹蓬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加多宝在终端品牌维护上的投入减少了很多。

    此外,记者查阅白云山财报发现,2013年到2015年,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3.40亿元和3.90亿元,对应的增幅分别为632.26%、49.78%和14.70%。

    广告投放减少

    即便是一名普通的消费者也能感受到,“不差钱”的凉茶企业突然动静变小了。

    2012年到2013年,加多宝、王老吉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一度让人眼花缭乱。在寸土必争的宣传架势下,加多宝的巨型广告牌一度占据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A区出港位置,而王老吉则在A区入港通道竖起广告牌。

    徐雄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按照行业惯例,快消品的平均广告费用控制在销售收入的8%~10%,但加多宝集团的投放程度远远高于这个比例。广告宣传一直是加多宝比较重头的费用支出,仅2012年就有大约50亿元,2013年、2014年加起来也有大约50亿元,2015年也在20亿元以上。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2012年到2015年,加多宝在《中国好声音》上累计冠名费为7.8亿元,2013年在央视招标中,以5.78亿元成为第三标王。除了频频现身各大卫视的热门节目,加多宝在体育营销上也不遗余力,先后赞助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4年巴西世界杯等重大体育赛事。

    但到今年,加多宝的广告投放力度明显不如过往。朱丹蓬表示,有加多宝的终端经销商称,过去加多宝的市场人员每隔两三天就会来一次终端,现在一周都不见踪影。

    而王老吉大健康母公司白云山财报显示,2012年其广告宣传费高达5.47亿元,同比增长176.26%,2013年费用高达13.12亿元,同比激增139.85%。而2014年和2015年,该费用分别为9.45亿元和10.95亿元,投放力度明显小于2013年。

    11月2日,记者向加多宝集团相关人士询问今年广告投放情况,该人士称没有具体数据,但会将更多费用投入到市场。他还强调,目前加多宝与合作伙伴的生产经营正常稳定,共享中国凉茶大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尼尔森数据显示,加多宝在物美、家乐福、沃尔玛等全国现代渠道均保持稳定增长。

    针对停工停产传言,加多宝方面回应称,公司去年与汇源的合同到期后就停止了合作,自有的仙桃、冠亚等瓶装加工厂已经投产。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