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污染仍是食品安全关注热点
“2014年,我国食品安全恶意造假事件得到遏制并开始逐渐减少,微生物污染、重金属超标及原料污染等常态事件仍是2014年食品安全领域的主要问题,并将是我国食品工业未来面临的主要难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在1月13日举办的“2014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说,该活动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协办。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中国经济网食品安全舆情研究所通过综合分析各大门户网站新闻点击量、微博传播量、网帖评论量等相关数据,筛选出福喜事件、转基因、微生物污染、台湾馊水油、食品添加剂、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毒豆芽、现代牧业、食品掺假、铝超标、大连海参含抗生素、食品监管体制改革等共计12个食品安全热点事件。其中,上海福喜过期肉制品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较大。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副司长申敬旺表示,目前很多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并不是源于真正的食品安全问题,而是由于消费者不知晓科学真相造成的误读、误解、误信,这在客观上加剧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忧虑,凸显了强化食品安全知识科普的必要性。他建议,当消费者遇到微博、微信传播的一些不准确的食品安全信息时,首先不能偏听偏信,人云亦云;其次需要向专家了解专业知识,向执法部门求证;最后还要进行综合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思路与模式日趋科学、有序。在2014年出现的诸多食品安全隐患,如配置酱油、熟肉制品、蜂蜜违规添加甜蜜素、桶装水污染问题等,均是在政府部门主导的两次大规模抽检中及时发现,向行业提出预警并逐一解决的,整个链条的衔接相对完整。
然而,一些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因素仍不容忽视。孟素荷认为,环境污染引发的我国产品原料污染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化解,是目前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食品安全必须从产业链前端发力,从优质原料入手。”孟素荷分析说,当中国土壤污染总超标率为16.1%,农药使用量达世界公认警戒线的1.8倍,水污染日益加剧时,原料污染必然会传导到产品污染,且这种困局短期内难以有效化解。与此同时,被称为“食品工业毒瘤”的食品掺假问题,也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表示,食品掺假在国际上也被称为食品欺诈,是对消费者的欺骗,将严重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相关新闻
- 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再把一道关2014/8/15 10:32:53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