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如何引领食品工业有序发展
不可否认,在食品行业和现代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环保步伐的加快对推进食品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尤其是对食品机械的发展方向有着引导意义。
环保之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厨余垃圾对于一般家庭、餐饮企业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他们会被无情的冲入下水道,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浪费粮食,还易造成下水道堵塞。他们还会被当做一般垃圾扔进垃圾桶,运走填埋。这些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都会给环境带来污染。那么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解决呢?当然有,而且处理方式大家并不陌生,就是用垃圾处理机处理。
1、一般家庭用厨余垃圾处理机
厨余垃圾处理器本是一种现代化新型环保厨房电器,它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处理食品废物。只需数秒,处理机就可以方便地将厨房食物垃圾碾碎成细小的颗粒,这些颗粒被冲出碾碎室并进入化粪池或污水系统。通过广泛使用食物垃圾处理机,能明显净化居家环境与公众环境,有效缓解大量食物垃圾减少城市垃圾处理站的压力。
2、工厂用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有句话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厨余垃圾也不例外。随着环境问题逐渐被重视,节能、环保成为各国的发展主题,循环经济被提上日程,这也为垃圾处理提供产业发展机会。
早在2013年央视就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粮食800万吨”,如果这些被浪费的粮食经过收集再处理利用,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据了解,我国厨余垃圾处理相较于国外起步晚。正是由于正规企业先前市场的空白,才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任地沟油猖獗。
地沟油事件后,被人遗忘的厨余垃圾的合理处理被重视起来,我国出台的餐饮垃圾处理补贴政策就是很好的刺激因素。餐厨垃圾经过专业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后,可以生产出饲料、肥料等,既能避免不恰当的垃圾处理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又能废物循环利用,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技术已经逐渐普及,厨余垃圾处理产业初具规模。
环保之无烟烧烤机
说完厨余垃圾处理,我们再来说说无烟烧烤设备。同样,无烟烧烤设备的出现,也是在环保压力下推进的。
烧烤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美食形式,节假日约上三五好友去农家乐自助烧烤是很多人休闲娱乐的方式。夏日的夜晚,几串烧烤喝几杯啤酒也不失为放松的一种方式。不过传统的炭火烧烤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已被多地明令禁止,北京、天津、湖北等都出台过相关条例。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曾发出关于禁止露天炭火烧烤的通告,对本辖区内露天炭火烧烤予以全面取缔,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实施处罚,没收经营工具、烧烤设备、原材料等。
污染严重的传统烧烤被禁止,怎么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就发明更环保的烧烤设备吧。首先要从两方面考虑,节能和环保。这就要求,烧烤设备在燃料使用方面,要使用清洁燃料,比如电、天然气、混合气体等;在烧烤食物时,尽可能的减少油烟的对外排放。这两个要求同时实现,才能算得上符合要求的环保烧烤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多方环保政策的出台,我国烧烤设备正向环保要求靠拢,冒着浓烟的烧烤设备逐渐被取缔,就连街边的烧烤摊也被要求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如今,市场上出售的烧烤设备也以无烟、自动化、绿色环保等字眼为卖点,这不得不说是环保的功劳啊。
环保之水处理设备
环境污染包括固体废弃物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前两者都已经深深影响到了食品行业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不比前两者小。
去年兰州自来水苯超标,超市矿泉水被抢空的新闻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其实类似这样生活用水受污染而引发矿泉水被哄抢的事件并不少见。食品安全问题已从吃延伸到喝,水是生命之源,喝得健康是大家的追求。
水污染问题的时有发生,催生了水处理设备行业的发展。环保部门政策的出台,是水处理设备行业发展的指导方针。今年4月16号“水十条”正式印发,预计总投资达2万亿,水处理行业迎来大发展期。
除此之外,水污染问题的严重,也使得老百姓对自己喝的水品质如何格外关注,什么硬水、软水、弱酸、弱碱、富氧水等以前都无从知晓的词,现在成了商家抓住消费者的“关键词”。尤其是净水器等净化生活用水的装置,近几年悄然入驻寻常百姓家。净水装置在国外普及率已经很高,但在我国的普及率还比较低,中间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环保和食品行业之间的配合还不仅仅如此。大气污染掀起锅炉整治热潮,政策倒逼锅炉更新换代,朝着节能环保前进;食品袋、牛奶盒、饮料瓶、一次性餐具带来固体废弃物污染同样值得关注,于是乎可食用或易降解的环保材料被研发用于生产食品包装;氨气制冷容易破坏大气,促使制冷设备行业寻找新的制冷剂来代替氨,加大技术投入让制冷更加环保。如此总总,食品行业,尤其是食品机械设备行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环保因素的推动。
相关新闻
- 视环保清洁生产为日用玻璃企业发展新驱动2015/5/4 11:11:34
- 食品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不会改变。2014/3/19 9:14:38
- 食品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不会改变。2014/3/19 9:14:38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