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业存货足够卖一年 市场需求不足是主因
存货足够卖一年
空调业库存高烧何时退
贯穿整个2015年的空调去库存问题,如今依然存在。据国家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空调市场开局表现惨淡,1-2月空调销售量、销售额再度遭遇滑坡,行业库存依旧居高不下。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市场需求不足是主因,但同时与企业过于依赖靠天吃饭也不无关系。如何通过智能、健康等方面的创新,主动挖掘用户需求,才是空调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摆脱高库存的关键所在。
空调库存仍高企
来自中怡康的数据显示,2016年1月和2月空调市场的零售额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6%、6.5%。这也就意味着一直困扰空调行业的库存问题仍旧严峻。据2月发布的《2016年中国空调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截至2015年末,空调行业库存总量已突破4000万台,行业库存与2014年末相当。而中怡康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空调市场整体零售销量为4170万台,同比下滑1.1%。这也就意味着,即使2016年空调企业不生产空调,光库存也能卖一年。
高库存是近年来空调行业的普遍现状,在2015年,企业甚至试图通过高频率价格战的方式来缓解这一情况。数据显示,2015年,空调整体市场均价同比下降4.5%。以定速1.5匹挂机为例,2015年销售均价较2014年同比下滑超过10%。
然而价格战对于行业拉动却十分有限,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15冷冻年度智能空调市场白皮书》也指出,2015冷冻年度(2014年9月-2015年8月)国内空调器市场需求呈下降趋势,其中销售量同比下降5.4%,销售额同比下降10.5%。
靠天吃饭不管用
除了降价促销,在2015年,各大空调厂商在产能方面已较2014年有所下调,但是市场需求的不振使得库存依旧居高不下。归根结底,如何释放市场需求才是当下打破行业高库存的关键所在。
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营销专家委员洪仕斌分析指出,空调业以往都靠天吃饭,指的是炎热夏天能够带动空调销售,但如今行业已经发生根本改变,热天已经无法解决这一难题,因为简单的防暑降温已经不再是市场刚需。
而背后原因在于市场需求早被提前释放。早在2008年,国家推动“家电下乡”政策,从而揭开了空调行业“大跃进时代”的序幕。在政策补贴的助力下,整体空调行业的零售量规模从2009年(2973万台)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直到2013年首次突破4000万台,尽管2012年出现了短暂的下滑,但整体市场规模还在飞速扩张。
有产业观察家指出,政策激活了空调市场的同时,也给空调行业埋下了众多隐患,最后造成了现在空调库存高企。事实上,整个空调市场正在承受着生产端和销售端的双重挤压。一边是大压货、大产能、大扩张,另一边是市场需求不足,两边同时作用的结果就是产生巨大的空调存量。
在日前由中国家电网举办的“2016空调消费趋势发布汇”上,中国家电网总编吕盛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健康、节能、智能、设计,包括口碑等,这些关键词基本上呈现了空调消费市场用户最核心的诉求。空调企业在‘新冷年’即将开始之际,一定要更清晰地抓住、更精准地满足消费者诉求。”
健康智能是突破口
尽管整个行业发展低迷,但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空调近年来却呈现逆势增长。根据京东的数据显示,2015年9月-2016年3月期间,圆柱柜机、高能效空调、智能空调的销售额占比分别提升9%、10%、17%。
《2015冷冻年度智能空调市场白皮书》也指出,与整体空调市场表现不同,2015冷冻年度国内智能空调整体市场规模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长,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扩大。与2014冷冻年度相比智能空调销量同比增加173.5%,销售额同比增长98.44%。
北京商报记者近日在走访京城多家连锁家电卖场时也发现,如今空调企业都在积极拥抱智能化,像海信今年主打的新品“珍珠”空调,主打健康美容、变频、智能等等。
对此,业内专家指出,随着气温回升,空调的销量开始快速抬头,空调市场“五一”旺季的市场窗口已经打开,海信空调今年以来推出了“炫转”空调、“珍珠”空调、“苹果派”二代等新品阵容,通过差异化布局在智能、健康、舒适、节能上树立了行业技术标杆,必然会继续加速高耗能定速空调的淘汰,促进高品质、高性价比变频空调的普及。而志高更是从2012年开始便领先行业推出云空调布局智能空调,通过构建智能云+生态系统,最新推出的“智能王”空调,不仅可以通过移动端轻松实现操控家里的空调,还具备“0.1Hz智能省电、±0.1℃智能恒温、1秒开启智能净化”等几大独特的优势,在智能、舒适度等指标上均刷新了行业纪录。
北京商报记者还获悉,日前包括海尔、格力等13家国内主流空调品牌厂商也罕见达成一致,不再聚焦价格战,而是要在产品上下足功夫提高产品在终端的竞争力。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回归产品本身,挖掘用户需求是未来空调业复苏关键,包括智能化、健康化等卖点。但是企业在研发产品新技术新功能的时候,需要警惕不要盲目为了功能而追求,而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挖掘用户需求为关键。
北京商报记者 陈维/文 韩玮/制表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