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行业协会建设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为打造世界轻工强国作出新贡献
2007-05-11 来源: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二届二次理事会
暨全国轻工行业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之一
广东省轻工业协会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计划开局之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伟大成就。广东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经济社会呈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开始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实现了“十一五”发展开局好、起步好的目标。全省GDP达到259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8;人均GDP达2.8万元,增长12.9%(按现行汇率计算达3509美元);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5%;进出口总额达5272亿美元,增长23.2%,其中出口创汇3020亿美元,增长26.8%,占全国的31.2%;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达5117亿元,增长15.5%,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7。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省委和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同时也与全国人民和各省、市、区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的。
广东是轻工业大省。2006年,全省轻工总产值达170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工业增加值达4293.27亿元,增长17.4%;出口交货值达16499亿元,增长17.3%;实现利润431.77亿元,增长44.1%。全省轻工行业新增中国世界名牌产品1个,中国名牌产品36个,中国驰名商标5件, 省名牌产品163个,占全省名牌产品总数52%,省著名商标141件,占全省著名商标总数的50.3%。
广东轻工业发展是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充分利用政策和地理优势,从承接国际产业经济转移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装备起步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形成了“珠江水,广东粮,粤家电,岭南服”为代表的轻工产业优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增创新优势,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当好排头兵”的要求,面对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和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的形势,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及时提出了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作出新决策,以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为目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在适度发展重型工业化的同时,抓好环保和节能降耗工作。以九大支柱产业为发展工业的重点,通过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力度,加大品牌建设和发展的力度,使全省工业发展走上了高速健康的道路。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省委和省政府提出广东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建设创新型社会;广东工业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轻工业是广东的支柱产业,在省确定工业的九大支柱产业中属于轻工行业的有五个产业,充分表明省委和省政府对发展轻工业的重视和支持。2004年,省委张德江书记和省府黄华华省长亲自邀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陈士能会长率全国轻工行业专家来粤就提升广东轻工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专题调研。中轻联在调研报告中对广东轻工业现状、优势、差距及问题进行了精辟深入地分析,提出了提升广东轻工业产业竞争力的科学对策建议。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对调研报告高度重视,组织全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宣讲和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紧迫感。2005年省委和省政府出台了《广东省工业九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和《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从体制、机制、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组织贯彻实施,使广东轻工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推广运用、品牌建设、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又跨上了新的台阶。涌现了格力、美的、格兰仕、珠江钢琴、珠江啤酒、古镇灯饰、狮岭皮具、深圳家具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企业、著名产品品牌和区域品牌,带动全省轻工业开始走上科学发展轨道。
在全省轻工业发展的进程中,全国轻工业主管部门的领导是关键。特别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成立以来在行业发展导向、产业政策和规划、行业管理和组织协调、科技及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代替的巨大的作用,广东轻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中轻联的关心、支持和指导。
广东省轻工业协会成立于1984年。23年来广东省轻工业协会在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和体制改革的洗礼中不断成长发展,为全省轻工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较好地发挥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2000年,广东省政府机构改革,撤并了工业厅局,行业管理职能划归省经贸委。省轻工业协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压力,肩上责任加重了。五年来,我们的主要工作有:
一、积极参与和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做好轻工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参加轻工企业重大技改和科技开发项目的论证和审查,参加提升全省轻工产业竞争力的专题调研和九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参与中轻联有关打造世界轻工强国规划的专题调研和组织实施工作。
二、积极协助和配合政府部门做好行业管理工作。
1、认真做好轻工行业贯彻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培育和组织企业做好“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和“广东省著名商标”的申报,参与推荐评审工作,使全省轻工企业名牌战略工程取得显著成绩,多年来在全国轻工行业和全省工业战线中,获奖数量一直处于领先水平。
2、积极开展争创质量效益型企业的培育、推荐和评选活动。四年来共有35家企业荣获全国轻工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26家企业荣获广东省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81家企业获广东省轻工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称号。推荐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美的集团有限公司参加全国质量管理奖评选,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了全国质量管理奖殊荣。
3、积极组织和参与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多年来先后参与了GB1078.3—2003等3项酒类国家标准和《白酒分析方法总则》及《消费品、化妆品外包装标准》的修审工作,组织了《聚碳酸酯(PC)饮用水桶》等3项地方技术标准的制定。
4、持续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5年来共组织250家企业QC小组参加成果发布交流,有134个小组评为广东省轻工业优秀小组,有56个小组获全国轻工业优秀QC小组称号,98个小组获广东省优秀QC小组称号,39个小组荣获全国优秀QC小组称号。
三、为全省轻工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好服务。
积极参与政府部门对国企改革、资产重组、产权改革的政策制定,指导轻工企业的产权改革和股份制改造。针对行业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如白酒生产许可证和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发放、禁止生产和销售含磷洗涤用品的立法、豆豉鲮鱼罐头被误检含有苯甲酸防腐剂等问题,协会本着既维护法律尊严和公正又要维护行业和企业合法权益的原则,积极向政府主管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多方进行沟通协调,使各种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四、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培训和咨询活动。协会所属啤酒、酿酒,瓶装饮用水分会每年举办了啤酒学术论文发布和技术交流会、瓶装饮用水处理技术和控制及检验技术交流会、白酒评酒师技术交流会等活动;每年举办“饮用节”活动,宣传“卫生、健康、安全”知识和进行“放心水”、“放心桶”、“放心水店”评选表彰活动;近年来共举办了22期近千名骨干参加的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班,举办了6期“质量管理诊断师”培训班,组织了“品质管理”和“精细化管理”论坛两期,培训骨干300人。
五、认真做好全省轻工工程技术职称评审工作。
为加强全省轻工行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建设,进一步推动全省轻工业科技进步,协会积极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承接全省轻工工程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的建议要求,2005年7月获省人事厅批准。
协会按有关职称工作的政策规定,多方努力积极开展宣传发动、组织申报工作,并组织专家进行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和指导咨询活动。两年来共
暨全国轻工行业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之一
广东省轻工业协会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计划开局之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伟大成就。广东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经济社会呈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开始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实现了“十一五”发展开局好、起步好的目标。全省GDP达到259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8;人均GDP达2.8万元,增长12.9%(按现行汇率计算达3509美元);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5%;进出口总额达5272亿美元,增长23.2%,其中出口创汇3020亿美元,增长26.8%,占全国的31.2%;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达5117亿元,增长15.5%,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7。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省委和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同时也与全国人民和各省、市、区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的。
广东是轻工业大省。2006年,全省轻工总产值达170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工业增加值达4293.27亿元,增长17.4%;出口交货值达16499亿元,增长17.3%;实现利润431.77亿元,增长44.1%。全省轻工行业新增中国世界名牌产品1个,中国名牌产品36个,中国驰名商标5件, 省名牌产品163个,占全省名牌产品总数52%,省著名商标141件,占全省著名商标总数的50.3%。
广东轻工业发展是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充分利用政策和地理优势,从承接国际产业经济转移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装备起步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形成了“珠江水,广东粮,粤家电,岭南服”为代表的轻工产业优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增创新优势,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当好排头兵”的要求,面对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和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的形势,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及时提出了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作出新决策,以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为目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在适度发展重型工业化的同时,抓好环保和节能降耗工作。以九大支柱产业为发展工业的重点,通过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力度,加大品牌建设和发展的力度,使全省工业发展走上了高速健康的道路。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省委和省政府提出广东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建设创新型社会;广东工业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轻工业是广东的支柱产业,在省确定工业的九大支柱产业中属于轻工行业的有五个产业,充分表明省委和省政府对发展轻工业的重视和支持。2004年,省委张德江书记和省府黄华华省长亲自邀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陈士能会长率全国轻工行业专家来粤就提升广东轻工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专题调研。中轻联在调研报告中对广东轻工业现状、优势、差距及问题进行了精辟深入地分析,提出了提升广东轻工业产业竞争力的科学对策建议。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对调研报告高度重视,组织全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宣讲和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紧迫感。2005年省委和省政府出台了《广东省工业九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和《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从体制、机制、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组织贯彻实施,使广东轻工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推广运用、品牌建设、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又跨上了新的台阶。涌现了格力、美的、格兰仕、珠江钢琴、珠江啤酒、古镇灯饰、狮岭皮具、深圳家具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企业、著名产品品牌和区域品牌,带动全省轻工业开始走上科学发展轨道。
在全省轻工业发展的进程中,全国轻工业主管部门的领导是关键。特别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成立以来在行业发展导向、产业政策和规划、行业管理和组织协调、科技及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代替的巨大的作用,广东轻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中轻联的关心、支持和指导。
广东省轻工业协会成立于1984年。23年来广东省轻工业协会在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和体制改革的洗礼中不断成长发展,为全省轻工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较好地发挥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2000年,广东省政府机构改革,撤并了工业厅局,行业管理职能划归省经贸委。省轻工业协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压力,肩上责任加重了。五年来,我们的主要工作有:
一、积极参与和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做好轻工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参加轻工企业重大技改和科技开发项目的论证和审查,参加提升全省轻工产业竞争力的专题调研和九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参与中轻联有关打造世界轻工强国规划的专题调研和组织实施工作。
二、积极协助和配合政府部门做好行业管理工作。
1、认真做好轻工行业贯彻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培育和组织企业做好“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和“广东省著名商标”的申报,参与推荐评审工作,使全省轻工企业名牌战略工程取得显著成绩,多年来在全国轻工行业和全省工业战线中,获奖数量一直处于领先水平。
2、积极开展争创质量效益型企业的培育、推荐和评选活动。四年来共有35家企业荣获全国轻工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26家企业荣获广东省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81家企业获广东省轻工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称号。推荐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美的集团有限公司参加全国质量管理奖评选,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了全国质量管理奖殊荣。
3、积极组织和参与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多年来先后参与了GB1078.3—2003等3项酒类国家标准和《白酒分析方法总则》及《消费品、化妆品外包装标准》的修审工作,组织了《聚碳酸酯(PC)饮用水桶》等3项地方技术标准的制定。
4、持续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5年来共组织250家企业QC小组参加成果发布交流,有134个小组评为广东省轻工业优秀小组,有56个小组获全国轻工业优秀QC小组称号,98个小组获广东省优秀QC小组称号,39个小组荣获全国优秀QC小组称号。
三、为全省轻工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好服务。
积极参与政府部门对国企改革、资产重组、产权改革的政策制定,指导轻工企业的产权改革和股份制改造。针对行业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如白酒生产许可证和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发放、禁止生产和销售含磷洗涤用品的立法、豆豉鲮鱼罐头被误检含有苯甲酸防腐剂等问题,协会本着既维护法律尊严和公正又要维护行业和企业合法权益的原则,积极向政府主管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多方进行沟通协调,使各种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四、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培训和咨询活动。协会所属啤酒、酿酒,瓶装饮用水分会每年举办了啤酒学术论文发布和技术交流会、瓶装饮用水处理技术和控制及检验技术交流会、白酒评酒师技术交流会等活动;每年举办“饮用节”活动,宣传“卫生、健康、安全”知识和进行“放心水”、“放心桶”、“放心水店”评选表彰活动;近年来共举办了22期近千名骨干参加的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班,举办了6期“质量管理诊断师”培训班,组织了“品质管理”和“精细化管理”论坛两期,培训骨干300人。
五、认真做好全省轻工工程技术职称评审工作。
为加强全省轻工行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建设,进一步推动全省轻工业科技进步,协会积极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承接全省轻工工程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的建议要求,2005年7月获省人事厅批准。
协会按有关职称工作的政策规定,多方努力积极开展宣传发动、组织申报工作,并组织专家进行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和指导咨询活动。两年来共
相关新闻
- 为轻工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2013/9/12 15:45:51
- 才大颖主任会见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2013/8/22 15:35:40
- 才大颖主任会见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2013/8/22 15:35:40
- 钱桂敬副会长出席“中国挤出模具之都”的授2013/8/12 9:28:36
- 联系方式2013/8/8 9:54:07
- 联系方式2013/8/8 9:54:07
- 联系方式2013/8/8 9:52:37
- 联系方式2013/8/8 9:51:28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