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创发展新局面 努力促进全省轻工业持续和谐快速发展
2007-05-11 来源: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二届二次理事会
暨全国轻工行业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之三
山东省轻工业办公室
一、二○○六年山东省轻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2006年,山东省轻工行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采取应对措施,努力克服原材料和能源、运输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全省轻工业继续保持了协调快速增长,实现了“十一五”轻工业发展的开门红,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06年全省轻工行业现有规模以上生产企业首次突破一万家,达10673家,比2005年末净增加1100家。全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9803.2亿元,工业增加值265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485.5亿元,利税853.3亿元,利润530.88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5.18%、22.13%、26.04%、25.68%和26%。工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近四分之一,利润占五分之一,在全省各工业部门中居第一位。经济规模和总量三年来增加了2.7倍,经济效益三年来则增长了近3倍。其中主要产品产量如机制纸及纸板、电冰箱、冷冻箱、日用玻璃、农用薄膜、原盐、淀粉、味精、天然色素、功能糖类、白酒、啤酒、葡萄酒、植物油、肉禽加工产品、果蔬加工产品、水产加工产品以及搪瓷制品等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位。革皮服装、空调器和铅笔等产品居全国第二位。
(二)重点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支撑作用明显。2006年食品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797.5亿元,同比增长25.81%,绝对额净增985亿元,约占全国食品工业的22.93%,实现利税419.76亿元,利润267.9亿元,约占全国食品工业的24.73%。造纸行业全年完成机制纸及纸板产量1382.2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0.32%,净增190万吨。纸制品完成175.72万吨,同比增长37.1%。造纸及纸制品行业经济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155.06亿元,同比增长20.63%,绝对额净增168亿元,约占全国造纸工业的23.62%。实现利税118.21亿元,利润73.7亿元,约占全国的29.18%。家用电冰箱完成1069.38万台,率先突破千万台大关,同比增长55.68%。家用电器行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39.36亿元,实现利税35.06亿元,利润16.42亿元。塑料制品行业全年完成产量228.8万吨,同比增长36.73%,净增71.2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47.57亿元,同比增长37.34%,约占全国塑料工业的8.93%。实现利税53.68亿元,利润35.76亿元,同比增长49.07%,约占全国的13.52%。上述四大行业所实现的销售收入、利税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行业的75.7%、70.3%和72.3%。除此之外增速在40%以上的有木材加工、钟表、日化、轻工机械以及电动自行车等行业。增速在30%以上的有家具、金属制品、日用硅酸盐和工艺美术等行业。
(三)国内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结构有所改善。在重点调度的100种主要产品中,较上年增长的有80种,产销率达98.96%,高于全省和全国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轻工产品省外市场比重达28%,高于全省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工业为25%,造纸工业为65%,家电工业为60%。2006年全省轻工产品销往国外市场的比重达18.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全行业出口创汇220亿美元,约占全省的35%左右,居全省工业部门首位。其中食品行业95亿美元,工艺美术行业23.1亿美元,皮革制品行业20.78亿美元,家电行业14.83亿美元。造纸行业出口创历史新高,达7.2亿美元,增长142.33%。目前,全省轻工行业产品国外、省外和省内市场比例为18.5:28:53.5,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投资结构和形式更趋合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到位和调控力度的加强,我省轻工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从2006年7月份起已开始逐月回落,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600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为480亿元,占80%左右。投资形式日趋多元化,通过利用外资和境内外上市以及吸收民间资本等方式,加大技改投入,促进了结构调整。
(五)“三个亮点”更亮,经济活力显著增强。一是高新技术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持续攀升。2006年全行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完成665亿元,约占全部增加值的25%,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二是民营经济发展加快。由于省委、省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各项鼓励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到位,使民营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省轻工行业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即非公有制企业已突破一万家,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93.7%,同比增加2.47个百分点,涌现了金锣、龙大、菱花、西王、太阳、博汇等一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民营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为8296.42亿元,利润481.75亿元,分别占全省轻工业的87.46%和90.75%。三是外经贸工作进一步加强,全行业制成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提高。2006年农副产品加工和木材加工等低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为35.6%,比2005年下降2.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为15%,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
(六)节能降耗工作初见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造纸行业是轻工能耗较高行业之一,近年来通过技术改造和发展循环经济,使能源消耗有所降低,2006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预计为5.10吨/万元,比2005年下降6.76%。规模以上造纸企业工业重复用水率在70%以上,比2005年提高近2.5个百分点。酿酒工业通过开展节能降耗和发展循环经济,吨产品标煤消耗下降3%,水循环利用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许多企业还利用废渣、废料进行有机肥料生产,变废为宝,企业效益也因此显著增加。
总的来看,2006年全省轻工经济运行平稳,发展势头良好。一年来,省轻工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为行业发展做了许多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
一是积极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方式。完成了轻工行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意见的起草工作,其意见已被省政府采纳并下发执行,要求到2007年底,关闭和淘汰5万吨/年以下麦草浆生产企业;10 万吨以下草浆生产线加快调整改造,逐步加以淘汰。着重解决制革企业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问题,严格限制年生产能力10万张(折牛皮)以下新建、改扩建项目;严格禁止在淮河流域、旅游风景区、饮用水源地、经济渔业区、自然生态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新建小型制革项目。截至目前,全省共取缔1万吨以下小造纸企业483家,关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造纸企业麦草浆生产设施73家,淘汰落后造纸生产能力184万吨,麦草制浆能力133万吨。目前,全省实际拥有麦草制浆企业25家,麦草制浆能力200万吨/年,麦草制浆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制革行业加大淘汰小制革企业力度,严格限制新上小制革厂,使生产集中大幅度提升,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实际平均生产量为118万平方米,比2005年提高近40%。
二是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组织了《山东省工商企业结构调整产业指导目录》轻工部分的制定、修改工作和山东省轻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根据省政府确定的“双百工程”的发展战略要求,积极组织推荐重点产品和重点企业,并组织起草了相关的技术改造标准。同时还会同省环保局组织召开了全省造纸企业“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专家论证会,对项目进行前期评审把关,并建立起了相应的项目库。与此同时,重点围绕食品产业链,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促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使产业链不断拉长,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暨全国轻工行业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之三
山东省轻工业办公室
一、二○○六年山东省轻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2006年,山东省轻工行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采取应对措施,努力克服原材料和能源、运输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全省轻工业继续保持了协调快速增长,实现了“十一五”轻工业发展的开门红,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06年全省轻工行业现有规模以上生产企业首次突破一万家,达10673家,比2005年末净增加1100家。全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9803.2亿元,工业增加值265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485.5亿元,利税853.3亿元,利润530.88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5.18%、22.13%、26.04%、25.68%和26%。工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近四分之一,利润占五分之一,在全省各工业部门中居第一位。经济规模和总量三年来增加了2.7倍,经济效益三年来则增长了近3倍。其中主要产品产量如机制纸及纸板、电冰箱、冷冻箱、日用玻璃、农用薄膜、原盐、淀粉、味精、天然色素、功能糖类、白酒、啤酒、葡萄酒、植物油、肉禽加工产品、果蔬加工产品、水产加工产品以及搪瓷制品等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位。革皮服装、空调器和铅笔等产品居全国第二位。
(二)重点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支撑作用明显。2006年食品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797.5亿元,同比增长25.81%,绝对额净增985亿元,约占全国食品工业的22.93%,实现利税419.76亿元,利润267.9亿元,约占全国食品工业的24.73%。造纸行业全年完成机制纸及纸板产量1382.2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0.32%,净增190万吨。纸制品完成175.72万吨,同比增长37.1%。造纸及纸制品行业经济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155.06亿元,同比增长20.63%,绝对额净增168亿元,约占全国造纸工业的23.62%。实现利税118.21亿元,利润73.7亿元,约占全国的29.18%。家用电冰箱完成1069.38万台,率先突破千万台大关,同比增长55.68%。家用电器行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39.36亿元,实现利税35.06亿元,利润16.42亿元。塑料制品行业全年完成产量228.8万吨,同比增长36.73%,净增71.2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47.57亿元,同比增长37.34%,约占全国塑料工业的8.93%。实现利税53.68亿元,利润35.76亿元,同比增长49.07%,约占全国的13.52%。上述四大行业所实现的销售收入、利税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行业的75.7%、70.3%和72.3%。除此之外增速在40%以上的有木材加工、钟表、日化、轻工机械以及电动自行车等行业。增速在30%以上的有家具、金属制品、日用硅酸盐和工艺美术等行业。
(三)国内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结构有所改善。在重点调度的100种主要产品中,较上年增长的有80种,产销率达98.96%,高于全省和全国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轻工产品省外市场比重达28%,高于全省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工业为25%,造纸工业为65%,家电工业为60%。2006年全省轻工产品销往国外市场的比重达18.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全行业出口创汇220亿美元,约占全省的35%左右,居全省工业部门首位。其中食品行业95亿美元,工艺美术行业23.1亿美元,皮革制品行业20.78亿美元,家电行业14.83亿美元。造纸行业出口创历史新高,达7.2亿美元,增长142.33%。目前,全省轻工行业产品国外、省外和省内市场比例为18.5:28:53.5,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投资结构和形式更趋合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到位和调控力度的加强,我省轻工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从2006年7月份起已开始逐月回落,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600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为480亿元,占80%左右。投资形式日趋多元化,通过利用外资和境内外上市以及吸收民间资本等方式,加大技改投入,促进了结构调整。
(五)“三个亮点”更亮,经济活力显著增强。一是高新技术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持续攀升。2006年全行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完成665亿元,约占全部增加值的25%,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二是民营经济发展加快。由于省委、省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各项鼓励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到位,使民营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省轻工行业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即非公有制企业已突破一万家,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93.7%,同比增加2.47个百分点,涌现了金锣、龙大、菱花、西王、太阳、博汇等一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民营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为8296.42亿元,利润481.75亿元,分别占全省轻工业的87.46%和90.75%。三是外经贸工作进一步加强,全行业制成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提高。2006年农副产品加工和木材加工等低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为35.6%,比2005年下降2.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为15%,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
(六)节能降耗工作初见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造纸行业是轻工能耗较高行业之一,近年来通过技术改造和发展循环经济,使能源消耗有所降低,2006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预计为5.10吨/万元,比2005年下降6.76%。规模以上造纸企业工业重复用水率在70%以上,比2005年提高近2.5个百分点。酿酒工业通过开展节能降耗和发展循环经济,吨产品标煤消耗下降3%,水循环利用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许多企业还利用废渣、废料进行有机肥料生产,变废为宝,企业效益也因此显著增加。
总的来看,2006年全省轻工经济运行平稳,发展势头良好。一年来,省轻工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为行业发展做了许多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
一是积极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方式。完成了轻工行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意见的起草工作,其意见已被省政府采纳并下发执行,要求到2007年底,关闭和淘汰5万吨/年以下麦草浆生产企业;10 万吨以下草浆生产线加快调整改造,逐步加以淘汰。着重解决制革企业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问题,严格限制年生产能力10万张(折牛皮)以下新建、改扩建项目;严格禁止在淮河流域、旅游风景区、饮用水源地、经济渔业区、自然生态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新建小型制革项目。截至目前,全省共取缔1万吨以下小造纸企业483家,关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造纸企业麦草浆生产设施73家,淘汰落后造纸生产能力184万吨,麦草制浆能力133万吨。目前,全省实际拥有麦草制浆企业25家,麦草制浆能力200万吨/年,麦草制浆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制革行业加大淘汰小制革企业力度,严格限制新上小制革厂,使生产集中大幅度提升,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实际平均生产量为118万平方米,比2005年提高近40%。
二是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组织了《山东省工商企业结构调整产业指导目录》轻工部分的制定、修改工作和山东省轻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根据省政府确定的“双百工程”的发展战略要求,积极组织推荐重点产品和重点企业,并组织起草了相关的技术改造标准。同时还会同省环保局组织召开了全省造纸企业“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专家论证会,对项目进行前期评审把关,并建立起了相应的项目库。与此同时,重点围绕食品产业链,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促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使产业链不断拉长,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相关新闻
- 为轻工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2013/9/12 15:45:51
- 才大颖主任会见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2013/8/22 15:35:40
- 才大颖主任会见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2013/8/22 15:35:40
- 钱桂敬副会长出席“中国挤出模具之都”的授2013/8/12 9:28:36
- 联系方式2013/8/8 9:54:07
- 联系方式2013/8/8 9:54:07
- 联系方式2013/8/8 9:52:37
- 联系方式2013/8/8 9:51:28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