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2007-09-24 来源: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中国发酵工业协会)
一、发酵行业科技发展现状
发酵工业是农产品深加工中的高科技产业,主要产品包括各种氨基酸、有机酸、淀粉糖、酶制剂、酵母、多元醇、特种功能发酵制品等,属于生物制造的高新技术领域范畴,因此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酵工业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和行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2006年主要发酵产品产量900多万吨,产值达到500多亿元,平均年增长率在20%以上。其中味精产量170万吨,占世界产量的7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位;柠檬酸及其盐和酯产量达到72万吨,出口57万吨,创汇4亿美元,其产量和贸易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淀粉糖(醇)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产品,在玉米深加工产品中产量最大,达到560万吨,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发酵工业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行业的技术进步,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企业越来越多的重视科研开发,投入持续增长,据调查,发酵行业企业研发投入平均达到销售收入的4.5%,最高的可达10%以上。获得的专利成果数量逐年递增。
在氨基酸行业,节能新技术、有机废水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新工艺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如:夹点技术应用于过程系统节能;在大型发酵罐、种子罐、离心机、结晶罐、空压机等设备上使用变频器减低电耗;用不锈钢膜分离技术替代离心、沉降、蒸发、吸附等传统的分离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简化操作。
柠檬酸行业的提取工艺中,先进的色谱离交分离技术彻底代替了传统的钙盐法,提高了产品质量,简化了生产工艺,大幅度地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连续错流变温色谱提纯技术成为柠檬酸生产的重大革新,为国内外首创,居世界领先水平,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环保处理技术、设施得到很大提高,大部分企业能够有效利用沼气,发电、制冷、锅炉燃烧、提供给附近居民家庭使用等。
淀粉糖行业中啤酒专用糖浆的研制及生产,缓解了我国生产啤酒原料紧张的局面,进一步拓展了淀粉糖的应用领域,扩大了市场;自主研发的新型糖源固体结晶果葡糖的研制成功,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蔗糖代用品,为固体粉状淀粉糖走进千家万户创造了条件;玉米皮水解制结晶木糖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并在企业中得以应用。此外, 低压喷射液化设备研制及推广应用、四效、五效蒸发器的应用、多效真空板式蒸发器的应用、连续结晶技术在结晶葡萄糖的应用、新型高效酶制剂的开发应用等一大批创新成果大大降低了淀粉糖的生产成本。
功能性发酵制品科技含量高、创新型强,符合当前发展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低聚糖类是功能性发酵制品中开发最早,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一类,运用先进的膜分离技术分离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取得了突破;玉米芯酶法制备低聚木糖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低聚异麦芽糖从50型发展到90型;辅酶Q10的成功开发打破了日本多年来的垄断;从天然酵母中提取得到的酵母β-葡聚糖在饲料、保健品、药用和化妆品中得到应用。
以上成绩的取得使我们看到了发酵工业已经形成的较为扎实、稳固的技术支撑系统,也更增强了我们通过科技创新推动行业向纵深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但是,在大好形势下我们依然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酵行业整体来看无论在技术水平还是研发能力上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生产方式比较粗放,污染高、消耗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
面对这些挑战,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依然是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展发酵行业循环经济支撑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能耗、水耗、拓展新的应用领域上狠下工夫。
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国发酵工业协会对照行业发展现状,进一步理清思路、转变观念、大胆探索,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发酵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那就是:观念要创新、制度要创新、手段要创新。由此,协会做了更加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广泛听取各方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认真分析讨论,最终确定了通过搭建发酵行业创新服务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合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带动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行业发展方向。
二、我们的几点做法
1、搭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集成资源,合力提升创新能力
建设发酵行业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的目的一是为了促进发酵行业产、学、研的结合,逐步形成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格局,补充和完善行业技术转移服务链不足的状况;二是发挥行业协会和平台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三是加快发酵行业科技项目的产权化和产业化,推动产业创新,支持与帮助企业产生、获取、使用知识产权,增强核心竞争力。
平台的建设依据如下5项基本原则进行:
一是面向需求,集成服务。立足于行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需求,科学规划和推动资源在项目创新中的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科研机构的潜能和活力,提高科研资源利用率。
二是整合资源,重点推荐。通过建立专家资源数据库、科技成果资源数据库和技术需求数据库进行资源整合,将优选出的科技成果和行业共性需求技术面向企业进行重点推荐。
三是技术经营,全程服务。以“技术经营”为核心拓宽技术转移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将技术转移服务发展成覆盖技术挖掘、技术开发、技术转移的知识产业。
建立“论证-转移-消化吸收-创新”完整的技术转移体系,采用灵活多变的模式和手段提供全程专业化的服务,为企业的技术后续发展提供研发及更新发展支持。
四是平等互惠,公平竞争。各组员单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公平、公正的参与招标、投标等其它相关事务。
五是完善功能,健全机制。在平台运行中不断完善和健全平台的服务功能和运行机制,使之能够提供更有效、更全面的服务,使平台运行模式更加合理。
平台的主要服务内容包括:
一是技术创新服务。以网络平台为基础,通过招投标反向集成技术资源,促进技术知识产权营销与产、学、研一体化进程。这一服务主要是针对企业的需求,组织研究力量(科研院所、大学)进行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
二是技术经营与经纪服务。主要针对已有的技术成果,为会员间的技术输入、输出、技术的组织与管理、技术服务等技术发展与转移业务,提供咨询、策划与经办服务。
三是科技政策应用服务。为会员享受国家和各地各类科技政策提供策划、咨询、培训与协助落实等相关业务服务。
四是政府科技立项服务。为平台会员申报各级政府科技计划提供立项咨询、培训和辅导,并组织科研力量完成国家重点项目及相关任务。
五是专业化咨询服务。依托协会的资源优势,为平台成员提供发酵行业各细分领域技术及市场发展情况报告。
平台的运行机制采用了招投标机制、重点推
一、发酵行业科技发展现状
发酵工业是农产品深加工中的高科技产业,主要产品包括各种氨基酸、有机酸、淀粉糖、酶制剂、酵母、多元醇、特种功能发酵制品等,属于生物制造的高新技术领域范畴,因此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酵工业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和行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2006年主要发酵产品产量900多万吨,产值达到500多亿元,平均年增长率在20%以上。其中味精产量170万吨,占世界产量的7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位;柠檬酸及其盐和酯产量达到72万吨,出口57万吨,创汇4亿美元,其产量和贸易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淀粉糖(醇)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产品,在玉米深加工产品中产量最大,达到560万吨,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发酵工业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行业的技术进步,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企业越来越多的重视科研开发,投入持续增长,据调查,发酵行业企业研发投入平均达到销售收入的4.5%,最高的可达10%以上。获得的专利成果数量逐年递增。
在氨基酸行业,节能新技术、有机废水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新工艺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如:夹点技术应用于过程系统节能;在大型发酵罐、种子罐、离心机、结晶罐、空压机等设备上使用变频器减低电耗;用不锈钢膜分离技术替代离心、沉降、蒸发、吸附等传统的分离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简化操作。
柠檬酸行业的提取工艺中,先进的色谱离交分离技术彻底代替了传统的钙盐法,提高了产品质量,简化了生产工艺,大幅度地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连续错流变温色谱提纯技术成为柠檬酸生产的重大革新,为国内外首创,居世界领先水平,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环保处理技术、设施得到很大提高,大部分企业能够有效利用沼气,发电、制冷、锅炉燃烧、提供给附近居民家庭使用等。
淀粉糖行业中啤酒专用糖浆的研制及生产,缓解了我国生产啤酒原料紧张的局面,进一步拓展了淀粉糖的应用领域,扩大了市场;自主研发的新型糖源固体结晶果葡糖的研制成功,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蔗糖代用品,为固体粉状淀粉糖走进千家万户创造了条件;玉米皮水解制结晶木糖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并在企业中得以应用。此外, 低压喷射液化设备研制及推广应用、四效、五效蒸发器的应用、多效真空板式蒸发器的应用、连续结晶技术在结晶葡萄糖的应用、新型高效酶制剂的开发应用等一大批创新成果大大降低了淀粉糖的生产成本。
功能性发酵制品科技含量高、创新型强,符合当前发展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低聚糖类是功能性发酵制品中开发最早,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一类,运用先进的膜分离技术分离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取得了突破;玉米芯酶法制备低聚木糖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低聚异麦芽糖从50型发展到90型;辅酶Q10的成功开发打破了日本多年来的垄断;从天然酵母中提取得到的酵母β-葡聚糖在饲料、保健品、药用和化妆品中得到应用。
以上成绩的取得使我们看到了发酵工业已经形成的较为扎实、稳固的技术支撑系统,也更增强了我们通过科技创新推动行业向纵深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但是,在大好形势下我们依然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酵行业整体来看无论在技术水平还是研发能力上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生产方式比较粗放,污染高、消耗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
面对这些挑战,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依然是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展发酵行业循环经济支撑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能耗、水耗、拓展新的应用领域上狠下工夫。
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国发酵工业协会对照行业发展现状,进一步理清思路、转变观念、大胆探索,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发酵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那就是:观念要创新、制度要创新、手段要创新。由此,协会做了更加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广泛听取各方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认真分析讨论,最终确定了通过搭建发酵行业创新服务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合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带动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行业发展方向。
二、我们的几点做法
1、搭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集成资源,合力提升创新能力
建设发酵行业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的目的一是为了促进发酵行业产、学、研的结合,逐步形成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格局,补充和完善行业技术转移服务链不足的状况;二是发挥行业协会和平台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三是加快发酵行业科技项目的产权化和产业化,推动产业创新,支持与帮助企业产生、获取、使用知识产权,增强核心竞争力。
平台的建设依据如下5项基本原则进行:
一是面向需求,集成服务。立足于行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需求,科学规划和推动资源在项目创新中的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科研机构的潜能和活力,提高科研资源利用率。
二是整合资源,重点推荐。通过建立专家资源数据库、科技成果资源数据库和技术需求数据库进行资源整合,将优选出的科技成果和行业共性需求技术面向企业进行重点推荐。
三是技术经营,全程服务。以“技术经营”为核心拓宽技术转移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将技术转移服务发展成覆盖技术挖掘、技术开发、技术转移的知识产业。
建立“论证-转移-消化吸收-创新”完整的技术转移体系,采用灵活多变的模式和手段提供全程专业化的服务,为企业的技术后续发展提供研发及更新发展支持。
四是平等互惠,公平竞争。各组员单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公平、公正的参与招标、投标等其它相关事务。
五是完善功能,健全机制。在平台运行中不断完善和健全平台的服务功能和运行机制,使之能够提供更有效、更全面的服务,使平台运行模式更加合理。
平台的主要服务内容包括:
一是技术创新服务。以网络平台为基础,通过招投标反向集成技术资源,促进技术知识产权营销与产、学、研一体化进程。这一服务主要是针对企业的需求,组织研究力量(科研院所、大学)进行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
二是技术经营与经纪服务。主要针对已有的技术成果,为会员间的技术输入、输出、技术的组织与管理、技术服务等技术发展与转移业务,提供咨询、策划与经办服务。
三是科技政策应用服务。为会员享受国家和各地各类科技政策提供策划、咨询、培训与协助落实等相关业务服务。
四是政府科技立项服务。为平台会员申报各级政府科技计划提供立项咨询、培训和辅导,并组织科研力量完成国家重点项目及相关任务。
五是专业化咨询服务。依托协会的资源优势,为平台成员提供发酵行业各细分领域技术及市场发展情况报告。
平台的运行机制采用了招投标机制、重点推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