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不强说|要让消费者喝得出工匠精神
人为什么要喝酒?喝酒是件美好的事吗?人到底需要一款什么样的酒?谁是中国白酒的代言人?中国白酒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就像是一张网,千头万绪、盘根错节,从企业到个人,我们身处其中,不断拉扯,不断撕裂,却找不到一个标准答案来解释清楚。面对这数百年来的模糊认知,新食品杂志出版人、中国食品酒类行业观察家李强携手白酒行业大咖开设社论栏目《李不强说》,用他们身处行业几十年的视角,观察和理解白酒世界。
端午前夕的6月15日,贵州省仁怀市举办了“中国酱香·名匠讲坛——传承工匠精神大讲堂”活动,仁怀市政府授予季克良“首席中国酒都·酱香酒匠”称号,吕云怀、曹大明、彭茵、徐强、丁勇、曾佐益等七位大师“中国酒都·酱香酒匠”称号。此前不久,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白酒大师高峰论坛上,高景炎、季克良获得了“中国白酒历史贡献与杰出成就奖章”。
这对季克良先生来说是实至名归。
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2010年年底,我按每年的工作惯例到季老办公室拜访。期间有人拿着要货申请到办公室请季老多批几件茅台年份酒,季老告诉对方,他现在只担任董事长,具体经营和销售方面的事要去找总经理袁仁国。来人走后,我问季老:“现在市场对茅台年份酒的需求量很大,很多经销商在问,如果现有的茅台年份酒产能不够,为什么不增加一些年份产品,比如说茅台10年、茅台20年?”(注:茅台年份酒系列产品只有茅台15年、30年、50年、80年。)
季老告诉我,这个问题给他的压力很大,一方面来自于经销商,一方面来自于各级政府。为此他专门向省委书记汇报过,不是他不想满足市场的需求,也不是不听领导的招呼,而是很难做到增加的年份产品使消费者感觉出与原有年份酒在味道和口感上的明显差别。如果这样做了,不仅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也会毁了茅台的品牌,书记听了他的汇报后非常认同。
自从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3月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后,“工匠精神”迅速成为了各行各业的热词,也成为了许多白酒企业追求卓越品质的情怀式表达。但现实是,许多白酒企业开发了复杂众多的产品系列,并不是为了追求卓越品质,而只是为了提高渠道占有率和市场覆盖率,消费者却根本无法明显感知产品间的品质差别。
白酒的品质主要由安全性、舒适感和风味特点三方面构成。安全性是消费者无法在消费过程中感知的,只能靠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政府的有效监督来控制。品质是否卓越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对舒适性和风味特点的感知上。
我觉得,“工匠精神”对于白酒企业来说,不仅要在研发生产环节下足绣花的功夫,不断提升产品的舒适性,突出产品的风味特点,还要花大力气帮助消费者提升他们嗅觉、味觉的辨别力和审美能力。
让消费者喝得出工匠精神应该成为白酒企业的共同情怀。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