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国工匠篇】进得去出得来 工美艺术大师唐德贵在否定中前行
“在学习传统陶瓷艺术的过程中,我们要进得去、出得来,要在继承中发展创新陶瓷艺术。”一路走来,唐德贵始终在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中前行。
谈起景德镇,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景德镇的精美陶瓷,但这些陶瓷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许多人就语焉不详。如果你看过由首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唐德贵创作的《陶序图》,你就会对景德镇陶瓷的生产经过有完整的印象。
唐德贵,自幼生长在景德镇这片热土上,20岁时便进入陶瓷这行,在陶瓷艺术创作领域浸染40年。如今唐德贵也已年方60岁,稀疏的头发难掩岁月蹉跎。
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艺术室主任唐德贵的工作室,见到江西网络台记者后,唐德贵开门见山地说:“从事陶瓷艺术创作,不能是复制前人的东西,一定要有陶瓷的语言,要把自己的思想和时代的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去。”
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唐德贵始终秉承专注坚持、追求极致完美的匠人精神,凭着一颗匠人对瓷器执着与坚持的心,创作出那一件件炽热煽动人心的作品。
为如实、完整再现景德镇的制瓷工序,唐德贵先后去古窑、瑶里、高岭等地采风,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每完成一道工序的草稿他都拿出来请教同事和民间老艺人。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不断完善,历时一年半,唐德贵终于绘制出反映景德镇制瓷72道工序的《陶序图》。
因为系统地反映了景德镇的制瓷工艺,《陶序图》引起较大轰动,制作成礼品瓷推向市场后赢得广泛赞誉,至今畅销不衰。“现在还有很多外省朋友打电话来要这套《陶序图》资料,” 唐德贵说道。
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唐德贵不仅吸收中国绘画的元素,还把西方色彩融入其中,而且色彩丰富绚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唐德贵创造性地把中国的汉字很完整地融入到陶瓷作品中,十分协调自然。
在唐德贵创作的作品中,唐代题材、汉代题材和佛教题材的陶瓷作品居多数。
佛教题材中的“敦煌之梦”系列从远古中来,是唐德贵自费去云冈、莫高、宝顶山等石窟研究的感悟。画面交织各种形象,并不是完全的写实,也没有按常规的透视法去布置。以《蓬花舞》为例,唐德贵从“飞天”和“反弹琵琶”中吸收养分,塑造出新的形象结构来稳定画面,用动感的体态、舒展的飘带展开画面。
“我创作的‘敦煌之梦’系列陶瓷作品,既让大家领略到传统的敦煌文化,又有现代人的审美元素在里面,还结合了景德镇的制瓷工艺、材质来展现景德镇的陶瓷元素。”唐德贵直言,创作陶瓷作品,一定要有陶瓷的语言,他还在不断探索与创新。
唐德贵创作的“汉风”系列作品,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把马人格化,所作的马洒脱、奔放,创造出有这个时代内涵的审美对象,雅俗共赏。“我从陶瓷民间青花上吸取元素,民间青花简洁不简单,我以形来表达马的神,以大的笔触把马的骨气和精神表现出来。”
唐德贵告诉江西网络台记者,他画马所用的材质是一种特色青花炸料。这种青花炸料,由江西省陶瓷研究所的炸料和特殊釉质,按一定比例配制经高温烧制而成。“工艺的独特性和艺术的独特性,让我笔下的马一笔画就,洒脱奔放。”
40年来,唐德贵创作的陶瓷艺术作品,在国家和省、市级专业评比中荣获金、银、铜奖70余项,并获国家专利及作品著作权多项,还有多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一路走来,唐德贵始终在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中前行。今年,江西省政府授予16人“赣鄱工匠”荣誉称号,从事陶瓷艺术设计的唐德贵榜上有名。在唐德贵看来,获此殊荣,既是对他的肯定,也是鼓励和鞭策,鞭策他创作出更多上乘的陶瓷艺术作品。
“我创作一直是一丝不苟,对每件作品都是这样。”在唐德贵看来,陶瓷艺术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有一股工匠精神,认真、仔细,精益求精,不断进取创新。
除了态度,对于传统陶瓷艺术的理解也很关键。“在学习传统陶瓷艺术的过程中,我们要进得去、出得来,要在继承中发展创新陶瓷艺术。”展望未来,唐德贵说,除了在陶瓷工艺上不断突破之外,还将不断探索新的陶瓷艺术装饰形式,在陶瓷艺术创作领域始终走在前列,推动景德镇陶瓷艺术更好地发展。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