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能否破解疫情后的就业困局?

0
2020-07-08 来源:数智化转型

导读: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全国各地积极推动复工复产,“休眠”已久的各项经济活动重新活跃起来,然而疫情短期内影响我国就业数量和质量已成定局,每个人的就业都面临不确定性。疫情对就业形势影响几何?后疫情时代,新基建与正在发生的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是否能破解就业困局?
疫情后,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还需通过能力、态度、方法等方面的提升,通过稳健的努力,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01

盘点疫情为就业带来的影响

 

2020年新冠疫情将直接影响两大人群的就业。首先是一部分农民工返岗困难、收入下降;其次是高校毕业生面临企业招聘需求下滑,线下招聘活动停止,求职受阻,实习中断。
笔者认为:疫情对经济、就业的影响和冲击是短期的,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疫情下新兴业态如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在未来将体现出我国创新的能力和潜力,对于打造增长新动能起到积极影响,但还需不断关注变化、研判新趋势、完善治理体系。
就业的问题需要从稳定中小企业以及关注农民工、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入手,短期支持和帮扶,长期则需不断提升人力资本,释放人力资本红利,才能实现更好的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解决结构性问题。
一,疫情对经济会造成较大的外部冲击,但不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全球性衰退。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而这-6.8%,主要是受2月份的影响。按照PMI指数初步估算,2月份疫情对第二产业的影响约在5000多亿,而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约在1万亿。一季度整体损失约为3万亿。随着国内复工复产进度进一步加快,人们慢慢地会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疫情虽然还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正在逐步弱化,例如3月份PMI指数就已经恢复到荣枯线以上。3月份国外疫情开始爆发,这对我们的出口、国际产业分工带来冲击。总体而言,无论是全球经济还是中国经济,今年的经济形势虽然会受到较大冲击,但这种冲击是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外部因素造成的短期冲击,与1929年全球经济衰退、2008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等由经济机制自身问题带来的经济衰退,有本质差别,疫情缓解后各国经济都会迅速恢复正常运转,不会出现非常严重的持续深度衰退。



二、数字经济前景广阔,但需结合区域实际并强化制度保障。
从全球范围看,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水平都居于领先地位。在长三角等一些地区,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方面也走在了国际前列,展现了巨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和其他经济形态发展一样,数字经济发展也需要考虑资源禀赋等因素,不同发展阶段、产业基础、科研能力、人力资本、开放程度水平的地区,发展数字经济的条件也不一样,因此,不能一哄而上,而要综合考虑自身条件,探索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
同时,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如何界定数字经济的内涵?如何衡量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制度创新来解决。此外,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迫切需要加强数据资产权属界定、数据资产交易规则设计、数据隐私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用好的“数字治理”推动健康的“数字经济发展”。
三、疫情在短期内对就业会有冲击,但中长期我国的劳动力供给不足才是问题。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的就业形势、经济增长,大的趋势是现在正处在劳动力供给越来越不足的状态。人社部公布的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从2010年的一季度开始,70个大中城市的求人倍率比提高到1以上,到2018年四季度的时候,求人倍率提高到1.27,这意味着企业将近有30%的劳动力需求得不到满足。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劳动力供求格局,已经从过去的过剩转变为总量供给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国的经济保持正增长,就业方面的问题就不会很大,就业的问题主要是供给不足和结构性问题。例如,大学生就业问题。一方面,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大,招工难是普遍现象。另一方面,不仅是本科院校,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毕业生对就业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总体而言,当前的疫情冲击主要还是短期影响,从中长期来看,对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以及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应该是有限的。

02

后疫情时代,关注数字化转型为就业带来影响

 

后疫情时代,数字化转型将给就业带来更显著、深远、复杂的影响。一方面就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另一方面灵活就业形式将越来越普遍。




一、数字化转型正在改变工作的性质
数字化转型改变就业结构。数字化转型一方面创造出大量新岗位,如围绕机器人的设计、制造、培训、融资、自动化解决方案等,围绕电子商务平台的网店设计装饰、网络模特、购物保险、网店客服等;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也在替代现有就业岗位。麦肯锡预计2030年,在自动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全球约有8亿人、中国约1.18亿人将会被机器替代。
在疫情影响下,涉及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甚至还有一些业务拓展空间。今后我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会不断增加。国家在新基建方面的投资增长,也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契机。下一阶段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也可能就出现在数字经济领域。
二、数字化转型导致灵活就业方式更加普遍
互联网平台的兴起改变了工业时代以长期雇用关系为主的就业方式,在一些服务领域创造了基于平台的灵活就业方式。疫情后,灵活就业方式将更为普遍。一方面,平台企业一边连接劳务需求方,一边连接劳务提供者,通过算法调度、精准高效匹配供需双方。另一方面,劳务提供者则可以选择专职或兼职工作,自行决定工作时间长短,劳务需求方可以在线点评反馈;平台则根据反馈情况对劳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价,并据此自动派单。联合国2017年《新技术革命对劳动力市场和收入分配的影响》报告指出,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动传统工作安排向“零工经济”转变,非正式工作岗位将继续增多,这增加了工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挖掘了细分就业机会,但许多非标准工作安排会导致不稳定的工作关系,带来就业和收入风险。
三、数字化转型的就业替代效应不断强化
疫情之后,数字化转型随技术进步而逐步拓展、逐步深化。研究发现,在数字化转型初期,数字产业自身规模有限,应用领域也相对较窄,主要冲击的是体力类的程序性工作,如生产线工人、记账人员等常规性岗位。中长期看,人工智能技术将对认知类的程序性工作产生冲击,如行政人员、研究助理、信息处理、律师会计岗位等。
2016年美国白宫《人工智能、自动化和经济》报告指出,未来10到20年内,因人工智能技术而被替代的就业岗位数量将由目前的9%上升到47%。下一步随着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结合,那些容易被计算机化、代码化、程序化的岗位或环节,预期将陆续被人工智能等技术所接管或替代。

03

“政策保障+人才培育”以数字化转型促就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随着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数字人才将日益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竞争力。数字人才不仅是拥有信息和通信技术专业技能的人才,更涵盖了其他与信息技术专业技能互补协同的跨界人才。

就业是最大民生。笔者认为,未来国家应立足数字化技术在不同行业的扩散应用态势,抓紧制定就业促进规划,大力培育数字化人才,应对数字化转型给就业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继续壮大数字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全面落实国家相关大力发展新基建,促进就业等文件要求,充分释放数字化转型在激发创新、创造就业方面的潜力。将各类就业新形态纳入国家“就业优先政策”,鼓励和支持灵活就业,并将其纳入就业监测体系,把握新就业动态和趋势,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二、完善灵活就业相关的保障制度和政策。充分发挥平台数据和技术优势,创新劳动者保险保障的机制和模式,完善新就业形态人员保障措施,支持网约车、快递等平台企业按订单、按里程等方式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商业性的职业伤害保险。借助平台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社保服务,向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人员宣传就业、社保相关政策,引导平台就业者积极参保。后疫情时代,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功能作用,拓宽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三、实施促进新就业形态的扶持政策。将促进各类数字经济新就业形态发展作为“稳就业”工作的重要手段,将支持就业的各类政策延伸覆盖至新就业形态人员,真正做实“稳就业”工作。研究制定符合灵活就业新形态特征的非标准劳动关系体系,明确各种非标准劳动关系在相关方权利和责任、社会保障、劳动基准等方面的规范。健全失业预警机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人才供应和市场需求匹配度,减少劳动者转岗和搜寻成本。
四、建立适应数字化转型的教育培训制度。解决高素质人才缺乏和中低端劳动者相对过剩的关键是重构教育体系和完善技能培训体系。数字经济时代,我们一方面,要让数字技术成为教育的“必修课”,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社会化机构等开设针对性课程,开展数字知识和技能教育,满足数字化转型对高技能数字化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支持市场发展各种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方式,建设开放学习平台,满足终身学习需求,持续增强劳动力对技术变革的适应能力。

小结

 

疫情对经济、就业的影响和冲击是短期的,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在国家强有力的决策和部署下,以及此前国家和各地一系列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的引领下,面对这次突然的外部冲击,我国经济有能力实现软着陆。疫情下新兴业态如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体现出我国创新的能力和潜力,对于打造增长新动能起到积极影响,但还需不断关注变化、研判新趋势、完善治理体系。

 

就业的问题需要从稳定中小企业以及关注农民工、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入手,短期支持和帮扶,长期则需不断提升人力资本,释放人力资本红利,才能实现更好的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解决结构性问题。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