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以工业电商为切入点 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落地

0
2020-09-16 来源: 新华网

当前,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部署,以平台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正成为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重要发展力量。工业互联网和工业电子商务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基础设施和典型应用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颠覆制造模式、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重构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

 

01

工业电子商务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新周期

从全球产业数字化发展历程来看,欧美发达国家生产和流通的数字化是与消费端同步发展的,既产生了消费电子商务巨头,又形成了高度数字化、智能化的供应链体系,这与其市场环境、流通体系以及消费者的成熟度相匹配。而我国则以消费电子商务率先发展来带动工业电商发展,最终实现生产端和消费端数字化转型全面发展。随着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新阶段,工业电子商务正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新周期。一是我国消费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取得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当前,我国消费端电子商务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规模约为美国的3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4.81万亿元,其中网上零售额10.63万亿元,同比增长16.5%。去年“双十一”全网成交额超4000亿元,同比增长30.1%。2020年,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在“618”期间,累计下单金额超9600亿元,增长势头强劲。我国消费电子商务的发展取得了非常骄人的业绩,赢得了世界瞩目。二是我国工业电子商务发展相对滞后,仍有广阔空间。我国的工业电子商务由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产业端电子商务交易额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一,总体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但发展潜力巨大。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我国工业电子商务销售额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4%、5%和6%,呈逐年稳定增长趋势。2019年我国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61%,汽车、电子行业电子商务应用领先,纺织、食品、轻工行业逐步渗透。

三是随着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为工业电子商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正式跃升为新时期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政策引导和产业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工业电商平台百花齐放,进入价值增值和创新发展的新时期。工业电商平台功能多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个性化定制、体验式消费、分享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其中,产业数字化增加值约为28.8万亿元,对数字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达80%。这离不开工业电商平台赋能传统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持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释放消费与投资方面发挥的作用。

02

工业电子商务是引领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生根的重要切入点

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夯实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为新时期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工业互联网为工业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提供了基础,而工业电子商务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生根的重要切入点。随着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正在逐步形成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操作系统”、以工业电子商务平台为“业务载体”的数字新型基础设施与商贸流通体系。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互联网的中枢和操作系统,代表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加速制造业数字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核心驱动力,也是新形势下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有力支撑。工业电商平台以订单驱动为切入点,能够集成前沿技术完成对全产业链、供应链的智能调控和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工业品的服务质量,拉动后服务市场发展。工业电商平台对推动工业互联网加速完善载体功能、优化资源调配、强化生态建设,形成以消费引导生产端供给的新范式,加快打造以需求为牵引的国内经济循环引擎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有助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功能完善。工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功能从信息、交易服务向物流、金融、供应链精准服务等一体化服务体系转变,加快构筑IT和OT融合、产品全生命周期环节贯通的供应链数据资源体系,完善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载体的功能。

  二是有助于专业化解决方案的培育实施。工业电子商务可不断拓展供应链数据资源集成、分析、应用能力,并基于供应链丰富的场景需求,积极促进上游供应链精准管控、下游供应链精准营销及设备/产品预测性维护等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培育与实施,加快推进以数据为驱动的供应链资源优化配置。

  三是有助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生态构建。工业电子商务以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为核心,可充分集聚工业企业、上下游企业、终端用户、平台企业、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各类主体,并探索建立多种协同演化的商业模式与合作机制。

03

工业电子商务平台是构建工业经济“双循环”新格局的重要抓手

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带来重大挑战,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降低制度成本,打破区域壁垒,促进要素与资源在经济活动中运转通畅,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工业电子商务以平台为支撑,实现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资源汇集和数据共享,以创新链带动完善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构建协同生态,能够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潜能,提高经济循环的效率。

一是平台促进了供需弹性匹配。数字化转型的快速推进为供需实时计算匹配提供了坚实基础,推动以消费使用与生产服务深度融合为路径,以供给侧与需求侧弹性匹配为特征的工业电商平台逐步深入发展。

二是平台驱动供应链优化。工业电子商务能够最大化地打破纵向一体化的落后的营销渠道和供应链渠道,动态重构生产流程与供应链,实现基于国内大市场的需求创新。如中微半导体通过供应链协同平台和区块链技术,实时掌控供应商生产过程数据,有效满足关键零部件质控要求,提升供应链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是平台通过逆向价值传导创造了新机遇。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对制造流程的主导作用持续上升,正在打破原有稳固的产业链关系,倒逼制造业价值链逆向传导,使得以订单驱动的代工厂模式正在向以用户驱动的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变。如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采集用户个性化定制信息,并根据相关信息驱动设计、生产、仓储物流等环节的内部协同,推动了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响应。

      在今年应对疫情的阻击战中,一批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和工业互联网企业响应快、劲头足、办法多,在抗疫物资保障、复工复产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平台在畅通工业经济循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地位。比如,百布、国联股份等平台逐步从订单驱动的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成为实现全要素连接的工业互联网体系。一方面,通过IIoT(工业物联网)和SaaS服务提升了交易环节的匹配效率和交易体验,另一方面,辅以一体化仓配网络、物流管理、金融产品等增值服务,提高了供应链的流通和交易水平。

04

通过构建平台共生发展生态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工信部信发司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发力,发布了《工业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打造了一批成效显著、极具推广价值的试点示范项目。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紧密围绕当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立足国内大市场,发挥制度优势,打造中国方案,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融合发展,开辟新的价值增长空间。

一是打造工业互联网生态评估体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基于前期双跨平台遴选指标,构建覆盖全国、行业和区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监测分析体系,以及时反映产业运行情况,提升风险预警能力。开展重点平台发展情况评估评价,结合平台监测的量化指标,采用企业自证和第三方评价结合的方式对平台生态建设情况开展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双跨平台遴选的重要依据。同时,规范监测数据的应用与管理,注重数据对平台的服务和价值反馈,研制发布平台解决方案图谱、产业知识图谱、发展路线图、平台景气指数等数据产品,反哺产业发展。通过工业互联网运行监测与生态建设评估工作,将实现以监测强落实、以评估促发展、以评价强治理,推动平台动态优化、健康发展。

二是协同推进平台发展与信创工作,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与信创相结合,推动新技术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持续推进“平台+技术”体系,引导平台增强5G、人工智能、区块链、AR/VR等新技术支撑能力。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供给侧改革相结合,以解决方案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优势,助力制造业响应变化,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三是持续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平台+”生态体系,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推动“平台+行业”“平台+场景”在垂直领域的融合应用,强化设计、生产、运维、管理等全流程数字化功能集成。因地制宜推动“平台+区域”体系,以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先行先试,带动县域经济、块状经济发展。打造“平台+人才”“平台+金融”等跨界融合模式创新,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成立开源基金会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支持建设工业互联网人才实训基地,推进信息技术“新工科”建设。加大平台宣传推广力度,通过服贸会、中关村论坛、工业互联网大赛、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数字中国等系列活动,全面推动平台创新生态建设。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