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建荣 :大数据思维与新基建发展

0
2021-10-13 来源:信息化时代
“大数据”作为一种概念和思潮由计算领域发端,之后逐渐延伸到科学和商业领域。大多数学者认为,“大数据”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98年,美国高性能计算公司SGI的首席科学家约翰·马西(John Mashey)在一个国际会议报告中指出:随着数据量的快速增长,必将出现数据难理解、难获取、难处理和难组织等四个难题,并用“BigData”(大数据)来描述这一挑战,在计算领域引发思考。
 
2007年,数据库领域的先驱人物吉姆·格雷(Jim Gray)指出,大数据将成为人类触摸、理解和逼近现实复杂系统的有效途径。他认为在实验观测、理论推导和计算仿真等三种科学研究范式后,将迎来第四范式“数据探索”。后来,同行学者将其总结为“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开启了从科研视角审视大数据的热潮。
 
2012年,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nberger)在其畅销著作《大数据时代》中指出,数据分析将从“随机采样”“精确求解”和“强调因果”的传统模式演变为大数据时代的“全体数据”“近似求解”和“只看关联不问因果”的新模式。这一推断引发了商业应用领域对大数据方法的广泛思考与探讨。
 
2008年,自然杂志出版了大数据专刊,分析了大数据对科学的影响和意义,探讨了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的方向;2011年,《科学》杂志推出《数据处理》专刊,从互联网技术、超级计算、环境科学、生物医药等方面介绍了海量数据所带来的技术挑战;2013年,DeepMind将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两者精髓合二为一,提出了深度增强学习。
 

大数据思维与变革
 
大数据给社会各行各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
 
首先,大数据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包括分布式存储与计算、数据挖掘与分析、商业智能等。其次,大数据推动了相关研究方法的改变,包括科学研究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大数据协同创新、抽样调研变为网络海量行为分析等。其中,大数据提供的科学研究第四种范式,就是用数据来寻找科学路径,通过数据挖掘、数据优化、数据应用来找到科学的路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大数据的方法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健康码的推广应用。而大数据最重要的革命性变革,是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变革,让人们由过去的业务驱动转向现在的数据驱动,用大数据的方法来决策。
 
从经济方面看,数据就是最宝贵的资源。数据驱动的决策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大数据资源是重要战略资源。大数据思维能够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优势与不足,从而找出短板,获得前进的动力。二、大数据是各类客观规律反映。市场的变化、工程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都要通过数据来反映。三、大数据是创新转型主要依据。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很多企业渴望转型升级,但转向哪里、升向何方?这就要用大数据找方向,用大数据来寻找市场机遇、寻找创新依据。
 
大数据思维就是实现经验与现象的数据化与规律化,在应用传统的统计学、计算数学、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方法的基础上,从单一维度转向多维度统筹融合,开发知识处理和寻找规律的新方法。简单说,就是通过对海量数据高时效的处理,发现新的知识和规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大数据可以在新的关联中找出必然的关系,从整体的观念、大局的观念来看问题,来把握问题的症结,这是大局观。大数据强调了数据协同、数据匹配,这是协同观。数据挖掘、数据聚合,最后要聚焦到某几个结论上,这是聚集观。大局观、协同观、聚集观三种思维方式,成为大数据思维的主要特点。
 

大数据与新基建
 
新基建的主要内容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
 
在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中,最基础的是5G新一代通信技术,它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推广的重点。通信技术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是同步的。如今,我们要构建智慧城市、智慧工厂,要建立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智能社会,这就需要5G的支持。5G将对大数据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将推动数据量急剧上升,从而产生质的飞跃。5G增强移动宽带、大规模物联网、超高可靠性低时延通信,这三方面都会使数据量急剧增加,为大数据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也对大数据提出更高的要求。
 
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是新基建的一个重要内容。数据将通过全球网络基础设施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和储存。大数据中心不仅是传统的数据中心及其承载的分布式海量数据储存和处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运用大数据的思维和技术。另外,结合工业互联、智能制造,可以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产品实际设计中,包括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的关键技术、大批量定制电梯产品与数字化智能化设计技术等,将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科学的基础。
 
(本文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 谭建荣的最新公开演讲整理而成,未经本人确认。)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