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三种形态

0
2022-08-23 来源: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当今世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数据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加速推进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传统产业的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发生根本性转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生产方式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大规模个性化生产转变,刚性生产系统向可重构模块化系统转变,工厂化生产向社会化生产转变。生产组织和社会分工发生重大变化,产业边界模糊化、产业组织网络化、企业组织扁平化、产业集群虚拟化日益明显并有加速趋势,线上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企业组织边界日益模糊,“公司+雇员”的组织模式向“平台+个人”的模式转变。
 
从大的层面上看,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可分为三种形态:即企业数字化,再到产业链数字化,再到产业生态数字化

01
企业数字化
企业数字化是适应数字时代新要求,运用数字化思维,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数据要素为核心,以数字化组织和企业文化为保障,对企业的业务模式、运营流程、管理体系等进行数字化重构和创新,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创造更多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数字企业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进行价值创造。数字企业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从单一产品供应向“产品+服务”组合供应升级,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数字企业可以通过智能制造技术实现柔性化生产,从而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数字企业可以基于智能产品和数据分析,构建起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从而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提高企业服务附加值。数字企业还可以通过社区、社群、众创平台等形式,鼓励消费者直接参与产品设计。
数字企业以技术支撑,用数据驱动。数字企业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汇聚和挖掘企业内外的大数据资源,开发和释放大数据所蕴藏的巨大价值,转化提升员工、机器、设备、系统的智慧能力,赋能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全流程。首先是要建立企业的人与人、物与物和人与物的全链接,连接员工、连接客户、连接设备。通过连接解决业务协同,在业务协同中产生和积累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洞察,进一步驱动业务和运营;随着数据持续积累,进而支持更高级别的自我学习,把实时决策融入业务流程,实现自动化,使运营更加简单、高效、智能,形成闭环,持续优化改进。
数字企业重塑企业组织和文化。数字企业在创新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的同时,调整、重塑其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通过企业内部大规模网络协同和智慧决策中枢,构建敏捷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生态型组织,激发每一个个体的潜能,实现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驱动,通过多部门协同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02
产业链数字化
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具有极强的穿透效应。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物流、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等变得更加便捷、更加融通,从而实现产业链数字化。
工业互联网是产业链数字化的重要手段,以新技术为驱动实现融合创新,以模式创新为核心实现产业赋能。当前国内主流工业互联网平台大致分为五种商业模式。
个性化定制。以海尔 COSMOPlat 平台为代表。个性化定制以用户全流程参与、定制化设计、个性化消费为特征,颠覆了“标准化设计、大批量生产、同质化消费”的传统制造业生产模式。在整个过程中,用户不仅是消费者,同时也是设计者和生产者,这种用户需求驱动下的生产模式革新最大程度契合了未来消费需求的大趋势。海尔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COSMOPlat 集成了系统集成商、独立软件供应商、技术合作伙伴、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渠道经销商,致力于打造工业新生态。用户可以通过智能设备提出需求,在需求形成一定规模后,COSMOPlat 可以通过所连接的九大互联工厂实现产品研发制造,从而产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这种颠覆传统的个性化定制形成了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全新生产模式,实现了在交互、定制、设计、采购、生产、物流、服务等环节的用户参与。
网络化协同。以航天云网 CMSS 云制造支持系统为代表。网络化协同模式是一个集成了工程、生产制造、供应链和企业管理的先进制造系统。网络化协同模式可以把分散在不同地区的生产设备资源、智力资源和各种核心能力通过平台的方式集聚,是一种高质量、低成本的先进制造方式。航天云网的 CMSS 云制造支持系统主要包括工业品营销与采购全流程服务支持系统、制造能力与生产性服务外协与协外全流程服务支持系统、企业间协同制造全流程支持系统、项目级和企业级智能制造全流程支持系统等四个方面,可满足各类企业深度参与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建设的现实需求。
智能化生产。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平台 BEACON 为代表。智能化生产是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工具来提升生产流程的智能化,从而完成数据的跨系统流动、采集、分析与优化,实现设备性能感知、过程优化、智能排产等智能化生产方式。富士康集团于 2017 年开发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BEACON,通过整合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软件以及传感器、工业机器人、交换机等硬件,建立了端到端的可控可管的智慧云平台。平台将生产数据、设备数据进行集成、分析、处理,以创建开放、共享的工业级 App。通过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和改造来实现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
服务化延伸。以树根互联根云应用平台为代表。服务化延伸模式是指企业通过在产品上添加智能模块,实现产品联网与运行数据采集,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提供多样化智能服务,从销售产品拓展到优化服务,如客户增值体验、产品优化方案等。值得注意的是,能够提供服务化延伸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大多已具备工业产品基础或已具备较强的服务输出能力。树根互联打造的根云应用平台,通过平台对设备数据的采集,可以为工业企业提供设备监控和大数据分析,改变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进而提升运营效率,塑造数据的可视化,给企业带来更多价值,最终引领工业模式创新。在当前制造业积极探索由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的背景下,服务化延伸模式可以有效延伸价值链条,扩展利润空间,成为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核心来源。
数字化管理。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数字化管理,打通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实现设备、车间、物流等数据的泛在采集,推动全生命周期、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有效连接,打造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精准执行的数据流动闭环,辅助企业进行智能决策,显著提升企业风险的感知、预测、防范能力,打造数据驱动、敏捷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推进可视化管理模式普及。如树根互联与久隆保险、三湘银行合作,将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分析应用于动产融资、UBI 保险等领域,实现对各档保险的精准定价和定向营销。
 

03
产业生态数字化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与服务、软件与硬件快速跨界融合,传统的以产品或企业为主体的竞争模式已然被打破,以平台为核心、以软件定义为标志的产业链垂直整合日益加速,竞争关键点已从单纯的产品和技术的竞争演变为生态体系的竞争。GE、IBM、西门子、SAP、华为、阿里巴巴、小米、海尔、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龙头企业,都在运用数字技术、激活数据要素,打造自己的数字化产业生态,以创造新的生态商业价值。
当前,产业生态数字化的路径可归纳为以下四种模式。
一是产品=平台。打破原有产品的经营理念,产品不再只是产品,而要围绕用户需求不断进行升级,围绕核心功能进行体系化扩展,使产品成为更多功能的平台载体。比如,海尔智能冰箱不仅可以用来储存食物,还有在线购物、百科问答、生活小常识、信息咨询、语音留言等功能,一台冰箱就可以满足购物、搜索等多种需求。
二是企业=平台。企业通过整合全球资源来构建一个商业生态系统,帮助自身实现战略目标。如海尔过去非常强调对员工的管理和控制,现在则转变成经营生态平台,将权力下放,给予员工更大的自由,海尔每个员工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内部创业,企业被打造成了一个供更多合作伙伴自由创业,供更多用户自由分享的开放平台。
三是员工=平台。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员工个人价值崛起的时代,把员工做成平台是指充分发掘现代知识型员工的个人价值潜力,让员工不再是单一岗位的工作者,而是成为可以拥有更多资源,为公司创造效益的合作伙伴。不少知识密集型企业,如 3M 公司,在其研发中心,新产品发明和新技术应用都是在员工的自由时间产生的,在这些企业里,员工拥有工作时间之外的自由时间,可用来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产生了众多的新产品发明和新技术应用,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四是用户=平台。充分挖掘用户需求,为用户定制生活、工作和交往的系统解决方案。用户的需求就体现在大数据中,企业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分析用户真实需求,在不同的阶段实现精准营销。例如,网联汽车企业在用户购车之后,通过用户数据分析,为其提供一些网联化的服务,如个性化运维等,还可以通过数据的反馈了解汽车的行驶情况,是否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以进行预警等,形成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总的来看,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不断深化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激发数据要素创新驱动潜能,打造提升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能力,加速业务优化升级和创新转型,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创造、传递并获取新价值,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过程。
身处数字化浪潮中的传统企业,要加快建立对趋势的适应能力、对新技术的运用能力、对数据要素的把握能力,从而不断优化传统业务,培育数字业务,持续创新发展,从量变到质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数字新时代获得新动能、赢得新发展。
文/罗培  赵易凡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