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产型企业精益生产方式下的成本管理
2023-05-15 来源:新工业网
在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只有强化成本管理才能够使生产成本不断降低,维持市场竞争力。在精益生产方式下,企业的成本管理思想充分满足了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企业,是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思想,能够当作低成本战略的一项企业发展方向。从这个角度来看,应积极研究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当前企业成本管理的概况
在新时期,以往的成本管理模式无法准确提供出企业所需要的成本信息,难以使企业的决策经营生产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不能帮助企业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市场竞争力。伴随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生产型企业不可片面地把成本管理视为成本降低,而是要在优化资源配置的情况下进行高效率的成本管理工作,也就是强化自身的成本管理、减少产品生产所需的成本并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精益生产成本管理充分结合了成本管理和精益生产,是一种企业成本的高效管理模式,近年来逐渐成为生产型企业成本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强化精益生产成本管理也是生产型企业节约生产成本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方式。
从目的上看,生产型企业的经营和生产是为了通过最小的经济投入产生最大的产品产出,以此来增加自身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提升的关键环节就是成本管理的强化,不断降低生产产品所需的成本。强化成本管理本质上决定了生产型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经过不断地发展,成本管理已经由以往的生产方式转变为精益的生产方式。基于精益生产方式开展成本管理需要符合精益化要求,让精益思想贯穿企业成本管理的始终,全过程控制企业中发生的各种生产产品,能够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成本管理。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帮助生产型企业减少生产成本,加深成本管理的控制、决策和预测能力,进而促进生产型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特点与方式
(一)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方式
基于精益生产方式的成本管理全面结合了不同管理技术、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成本管理体系,在该管理体系中,各种管理方法、管理思想彼此关联并发挥各自功能,以此来实现时间短、品种多、成本低、质量佳的系统目标。以往的企业成本管理大多是管理制造和生产中的各类消耗,但精益生产成本管理则是管理生产过程中的作业,其最终目的是让企业对资源的占用尽可能地减少,使生产成本有效降低。
与以往的企业成本管理相比,精益生产成本管理优化了分析、核算、控制、计划等方面,将不超过真实水平的成本降低企业活动称作成本改善。客观来讲,企业成本改善主要借助各种类型浪费的排除,让企业加工和生产的成本降低。
精益生产成本管理可采用以下成本改善方式,一是借助工艺技术的改善使生产成本降低,二是通过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来追求最低生产成本,三是利用作业成本管理将不增值的作业识别出来并及时消除,四是基于约束理论中的生产瓶颈工序,让生产线逐渐平衡,提高企业整体产出效益与人均生产效益。以上成本管理方式优势互补,能够将坚实的工具基础提供给企业的成本控制。
(二)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特点
基于精益生产方式,企业成本管理具有全关系性、全过程性、全局性、全动因性、全方法性、全面性等特点。第一,内容的全面性。企业的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既要进行作业成本管理,又要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第二,目标的全局性。企业的精益生产成本管理并非以局部目标的角度使成本降低,而是以战略高度对自身成本进行规划。第三,计算的全方法性。企业的精益生产成本管理主要面向多个目标,成本计算以多种计算口径、计算程序实现,比如约束理论和作业成本理论等。第四,管理的全过程性。企业的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注重过程管理,不仅需要管理产品成本,而且需要管理作业成本。第五,构成的全动因性。企业的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既涉及费、工、料,又包括资源和时间等多种动因。第六,形成的全关系性。企业的精益生产成本管理对成本形成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时间、质量、成本能够彼此促进、相辅相成,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
(三)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优势
现阶段,生产型企业自身成本对其市场竞争力起到决定性作用,只有对成本管理工作持续强化,使不具备价值的成本全面降低,才可以占据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实现快速发展。在新时期的经济环境下,成本管理既要追求企业的最大化利益,又要借助精益生产成本管理,始终将客户当作中心,让客户价值有效地实现,使实际成本有效降低。整体来看,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注重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得到更多的获利优势和企业决策优势,从而与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相适应。企业采用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优势如下。
第一,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成本核算的先进性。一般来讲,企业以精益思想展开成本管理时,主要核心是作业成本法,结合具体的企业生产状况得到资料数据,从而合理、准确地分析不同生产环节中资源的具体投入,从而将有效的成本管理信息提供给企业决策人员。
第二,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有利于成本的降低和生产力的提高。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任何环节都存在资源浪费问题,贯彻成本管理的精益思想,能够促进企业生产流程的更新与升级,使资源浪费的状况得到切实减少,全面提高企业生产率以及实际盈利水平。
第三,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有利于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伴随着企业经济快速发展,沿用以往的生产成本管理模式会使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大量资源的浪费情况,以至于无法占据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与主动地位。而采用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模式,能够让成本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得以实现,将企业成本管理在全周期内的产品生产问题及时找出,制定合理的处理举措,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新时期,生产方式的精益化既是企业成本降低、效率提高的现实需求,又是顺应社会经济潮流的必然要求,只有做到精和益,才可以让成本管理的现代化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有效消除管理、生产、设计、开发等生产过程中不具备价值的生产活动,使企业的浪费有效减少,得到更多的技术优势、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
(四)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重点
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讲,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重点是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把经营生产中的资源划分为非增值作业与增值作业,将客户价值当成作业增值的衡量指标。由此可以得出,作业成本管理既能够将较为准确的企业成本信息提供给企业,又能按照作业中心提供的作业分析结果展开科学管理,从而让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要想进行作业成本管理,对成本核算框架进行搭建,企业就应核算自身的作业成本。
一般来讲,作业成本关系到成本动因、成本对象、作业、资源等多种要素,以上要素根据特定规则加以整合,共同构成了作业成本核算框架。实施作业成本管理需要基于成本核算框架来进行,这对作业成本法的运用极为重要。
三、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现存问题
(一)滞后性管理
在精益生产成本管理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种情况往往是人为原因所导致。实施精益化管理离不开大量的物力与人力投入,在构建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框架的初期,企业内部的工作量会大幅增加,以往的成本管理思维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使一直以来的工作状况被打破,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显著的成效,因此会让企业的整体业绩受到较大影响。一些管理人员出于对生产工作量、切身利益方面的考虑,将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实施推迟或妨碍,这不利于企业落实精益生产成本管理。
(二)部门协调性差
进行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时,部分企业各个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较少,甚至缺少必要的沟通,虽然每个部门都和财务部门频繁沟通,但是几乎不会与其他部门彼此沟通和走动,出现了信息阻断的现象。许多员工往往只重视个人工作内容,将自身接到的工作任务按部就班地完成,并未发挥将不同部门信息彼此连接的纽带作用。一旦减少了部门间的配合与协调,企业所投入的成本将会增加,企业中的管理者出于成本降低的目的,在未全面调研整个市场的情况下便将相应生产任务下达给部分执行部门,使得企业虽然将足够的产品生产出来,但是与市场的切实需求无法完全贴合,以至于产品囤积和积压。
与此同时,一些销售人员只顾自身销售指标,降低了企业的回款能力,大幅增加了应收账款,让企业面临复杂的财务处境,带来大量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影响,难以让精益生产成本管理在企业中有效实现,从而让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留有隐患。
(三)信息关联性差
采用精益生产成本管理,对生产型企业的管理及时性、管理有效性要求较高。任何一批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企业的人事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对物料报废量、人员工时等方面展开分析,在此条件下获得的信息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财务报告大多为制造分摊费、材料用量、工资率等方面的分析,无法使车间管理人员据此掌握及时的信息并有效改进各道工序。由于成本信息的收集不具备有效性,因此当前成本管理模式无法为精益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支撑,严重时还会影响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的企业决策。
(四)精益管理思想不深入
现阶段,许多国内大型企业的管理部门都会综合考虑自身的承受能力、生产能力等不同方面的因素,无法将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有效地进行落实,一些管理部门通常只会见到同行业的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成功案例或效果后才会后知后觉引入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然而,在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十分匮乏,在落实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往往无法有效符合精益生产成本管理要求,致使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思想难以在企业中全面落实。
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将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重心放在了生产产品过程,而对于非物质成本管理的关注程度却远远不足,进行成本管理时经常有管理不当、疏忽等情况出现,企业决策不明确,掌握各种专项费用的程度不够精准,使得自身成本管理与整个市场经济相脱节,无法及时跟上市场经济发展步伐,逐渐偏离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思想,从而让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
四、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有效策略
基于精益生产方式,要想做好精益生产成本管理,企业应紧紧围绕客户的切实需求来制定生产目标,对成本支出展开科学策划,深入分析成本管理方法与不同生产步骤,对生产成本做出有效控制,熟悉不同产品制造阶段的资源需求情况。随后,应改进相应的生产环节,使产品服务、管理、生产、开发等过程中不具备价值的环节不断减少,通过生产设计的优化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与成本效益。
(一)优化目标成本法目标
为了实施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生产型企业应优化目标成本法目标。当企业所处环境发生改变时,企业的预算便会与具体生产成本产生偏差,若企业所作出的预算不能够达到企业发展要求,则生产成本必须及时调整。在市场需求变动的情况下,生产型企业需要将生产方向作出针对性调整,使一些产品减少实际生产数量,适当调整产品的种类多少。基于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思想,生产型企业的产品分析应从源头入手,对所有产品进行重新设定,实时跟踪各个产品目标的落实情况,保证市场经济发展、企业管理、企业生产之间彼此契合。
以某产品的生产为例,假设该产品流通了一定的时间后,其产品价格维持于100元左右,A企业通过研发将该产品生产出来,但经过核算管理后,发现该产品在生产、人工、物料等方面产生的成本超过100元,要想使该产品继续流通,就应基于产品的成本增添利润价格,这样一来,A企业推行的该产品价格就会比该产品的市场价高,导致A企业推行的该产品丧失价格上的优势,难以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若企业事先调研该产品的市场,随后开展相应的市场成本核算,对企业自身期望加以考虑,以产品质量保证为基础进行成本限制,若成本比预算高,则对成本重新调整或将该产品项目放弃,从而使自身的合理利润得到保证,后续可借助技术增值的方式将产品价格适当提高。
(二)增加科技管理投入
要想进行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生产型企业应合理增加科技管理的投入。基于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思想,企业应充分意识到自身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结构变动、技术变动的影响。企业应在管理和生产过程中积极引入科技,积极做好结构和技术的变动分析。
从技术变革角度来讲,企业应加强对工具创新和信息创新的重视,让以往的工具、结构、技术朝着真实变动的方向改变,确保生产型企业能够与全新结构、技术模式的管理和生产相适应。企业应对人机配合加以优化,将成本计划、工艺设计、现场布局、实际作业当作切入点,找出生产过程中存在浪费的环节,将相应数据信息完整地收集和整理,对浪费形成的因素逐个排查,检查材料加工、生产过程、采购材料等环节是否有浪费成本的状况存在。除此之外,企业应及时修正自身的生产工艺,借助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机械来进行原材料的入料,通过这种方法让调料次数、翻料时间大幅减少,从而让精益生产成本管理取得更好的成果。
(三)加强生产信息管理
为了落实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生产型企业应加强生产信息的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管理形式与管理思想,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涉及企业的多个方面,要想使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正常运作,企业应将信息化支撑提供给精益成本管理与精益生产,使不具备价值的生产有效减少,将其落实于企业方方面面。应积极构建与自身管理、生产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数据的查询、汇总、分析与采集,使有关部门在该系统的帮助下进行信息共享,大幅提高成本数据获取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从采购物料来看,企业应将市场中的相关信息全面收集,构建内部的市场数据信息库,对不同时间段的市场变化情况加以把握,通过信息系统来传递信息,让供应商对企业中的物料需求、库存及时了解,当企业的订单增加时,有关供应商便能够第一时间掌握订单信息,将企业需要的物料提前备好,确保企业能够不间断地生产。与此同时,企业应确保成本管理中数据的透明性和流畅性,让成本准确率不断提高,实现动态的成本核算。比如,管理材料的工作人员对材料退库进行记录时,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信息系统实时掌握该信息,快速将有关材料费计入成本中。
从生产成本核算来看,企业应借助信息管理系统来管理目标,促进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落实。一旦发现预算、生产二者存在偏差,企业就应在第一时间对容易产生的危害作出分析,适当加以调整,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风险。企业还能够通过信息系统了解产品增值、作业进展给企业带来的贡献,确保管理人员可以掌握成本控制中的各项薄弱环节,尽早制定应对举措,使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大幅提高。
(四)提升成本控制观念
要想提高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效果,生产型企业应提升所有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观念,使其形成高度的成本控制意识。受成本控制意识所影响,工作人员在平时的生产过程中便会将产品成本的不必要成本减少。
为了做到这一点,第一,企业应让工作人员了解内部政策,根据管理部门提出的相关要求来进行生产,定期举办成本管理的专业化课程,要求所有人员参与课程学习,使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观念得以提升,确保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企业流程制度及有关要求开展生产工作。
第二,企业应加强工作人员彼此间的交流和沟通,借助该方法找出自身成本管理的各种纰漏,同时提出相应的处理举措。
第三,企业应构建激励考核机制,对所有工作人员形成制度上的约束,促进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进一步落实。应将成本管理目标、成本控制需求二者有机结合,根据需求对专项奖励和团队奖励进行设置,全面调动企业工作人员的生产热情和积极性,让精益生产成本管理得以实现。应构建科学的考核制度,设置关键业绩指标,建立生产环节指标、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等多种管理考核体系,对比实际数值和计划指标,做好生产情况的分析工作,及时找出生产差异,用于工作人员成本控制的考核评价,向成本控制落实情况好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对成本控制落实情况差的工作人员进行经济处罚或批评通报,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思想,逐渐形成精细生产、成本节约的良好习惯,全面推行和落实企业制定的各项政策,从而让企业利益最大化得到保证。
(五)打造企业成本文化
为了让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有效落实,生产型企业应积极打造企业成本文化。企业对消费者的需求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始终坚持消费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据弃狭义的服务思想,做到跨职能的合作。而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则应对企业文化里蕴含的知识分享、信息分享有一个系统的认知,对企业信息进行开放和共享,促进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实现。工作人员应构建企业文化自信,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将成本管理精益化落实到方方面面。客观来讲,优秀的企业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所有工作人员,作为领导人员,更应为优秀企业文化的构建付出努力,通过企业文化为工作人员提供鼓励,帮助其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
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企业应将公平、和谐、能够展现个人才能的平台提供给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提升责任感、敬业精神,对于成本管理始终以饱满、热情的态度来进行,适当增加成本管理的宣传力度,发挥出互联网、黑板报、企业报刊等媒介的功能,使工作人员意识到成本管理、个人薪资、企业效益间的内在联系,对成本管理知识进行普及和宣传,提倡成本节约。应做好工作人员的引导工作,加强成本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的协调与配合,通过培训学习、市场调研、座谈会等多种方式丰富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知识,掌握不同生产环节的重点,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企业成本管理中。
除此之外,企业应按照自身的实际状况对企业愿景加以设计,制定详细的发展目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社会义务,将企业追求充分地体现出来,向工作人员传达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能力水平等,将设计出的企业愿景当作连接成本管理、精益生产的桥梁。
五、结语
总而言之,研究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有效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人员应对当前企业成本管理的概况有一个全面了解,熟悉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特点与方式,充分把握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现存问题,能够通过优化目标成本法目标、增加科技管理投入、加强生产信息管理、提升成本控制观念、打造企业成本文化等多种方式进行精益生产成本管理,从而让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资源配置优化和企业管理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作者:山东高信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付莉君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