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公司冲刺A股,冷酸灵翻身机会来了?

0
2022-06-08 来源:北京商报

“冷热酸甜,想吃就吃”的冷酸灵要上市了?6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从证监会官网获悉,冷酸灵母公司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登康口腔”)已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A股上市。

在业内人士看来,经过多年发展,冷酸灵在细分领域确实有着一定的优势,但目前牙膏市场处于老品牌分割、新品牌抢入的局面,冷酸灵的优势难以体现,此次能否借助母公司上市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还不好说。

寻求A股上市

根据证监会官网信息,登康口腔已经完成招股说明书的提交,拟在深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中信建投担任保荐机构。

说到登康口腔,鲜为人知,但提及冷酸灵牙膏,公众认知度会大大提升。公开资料显示,2001年12月,重庆牙膏厂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重庆百货、机电集团、化医集团和新世纪百货共同成立登康口腔。

目前,登康口腔旗下品牌涵盖牙膏、牙刷、漱口水等等,口腔护理品牌有“登康”“冷酸灵”,其中,“冷酸灵”是登康口腔的核心品牌,此外,还有高端品牌“医研”、儿童口腔护理品牌“贝乐乐”,以及婴童口腔护理品牌“萌芽”等。

针对此次寻求上市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对登康口腔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根据登康口腔披露的招股书,2019-2021年,登康口腔的营收分别为9.44亿元、10.29亿元和11.4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3亿元、0.95亿元和1.19亿元。

在快消行业新零售专家鲍跃忠看来,冷酸灵作为传统牙膏品牌,有着多年发展历史,此次冷酸灵母公司冲击A股寻求上市,对于冷酸灵品牌的发展来说有很大的益处,上市带来的资金将带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的投入,推动品牌的创新发展。

囿于“抗敏”?

“冷热酸甜,想吃就吃”,冷酸灵一度成为牙膏界抗过敏的代名词。根据登康口腔披露的数据,2019-2021年,冷酸灵在抗敏感细分领域线下市场分别占60.08%、61%和59.61%份额。同时,根据公开报道,2006年期间,冷酸灵累计总销量近36亿支,位于中国抗过敏类牙膏的销售榜首。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冷酸灵在牙膏市场上的竞争力,主要源于自身的差异化,虽然冷酸灵并非整个牙膏市场的主要竞争者,但有足够的差异化特性,且在垂直赛道有一定竞争力。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在垂直赛道上不断加强自身竞争力,是冷酸灵上市后最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冷酸灵虽然在抗敏感牙膏细分领域拥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整个牙膏市场的排名并不靠前。根据公开报道,冷酸灵牙膏市场零售额份额位居行业第四,前三分别为云南白药、好来(黑人)、宝洁的佳洁士。同时,冷酸灵主打的抗敏功能市场需求相对较低,据艾媒咨询调查显示,牙膏美白类的需求占比28%,位居第一,其次为中草药,占比21%,抗敏感需求则只占到总需求的9%。

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登康口腔的营收主要依靠冷酸灵。数据显示,以冷酸灵为主的成人牙膏产品为登康口腔的主要收入来源,2019-2021年在主营业务收入的占比分别为82.14%、81.92%和78.90%。2021年,登康口腔儿童牙膏产品和儿童牙刷产品在主营业务收入的占比分别为6.54%和2.09%;而电动口腔护理产品(即电动牙刷)和口腔医疗与美容护理等产品的收入占比均不足1%。

竞争加剧

牙膏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从市场份额来看,排在前三的云南白药、好来、佳洁士在2021年的线下市场份额分别为23.86%、20.1%、8.84%。反观登康口腔市场份额,仅为6.83%。高露洁、薇美姿的舒客、联合利华等品牌紧随其后,分别为5.64%、4.88%、4.06%。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行业品牌竞争的同时,一些新锐口腔护理品牌也进入赛道,在资本的扶持下,快速抢占市场。譬如成立于2018年的口腔护理品牌参半,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8轮融资,其中仅2021年的融资就占4轮,该品牌推出了漱口水、牙膏、口喷等产品。淘宝旗舰店多款产品付款人数超过万人。

登康口腔在招股书中披露称,在口腔清洁护理用品行业,品牌整合营销推广、消费者的培育与转化、营销网络的建立与维护、技术及产品研发的投入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持续投入。

鲍跃忠表示,对于牙膏产品而言,单纯从功能方面寻求营销突破比较困难。冷酸灵现在最需要做的是通过用户经营产生稳定的用户群体,这也是未来牙膏类产品寻求突破的方向。另外,牙膏品类使用周期比较长,顾客容易流失,所以对于冷酸灵而言,更应该打造全面的产品线,比如布局漱口水、电动牙刷等口腔护理用品用具,同时提升多品类业务的营收占比。

根据招股书信息,登康口腔此次IPO募集资金6.6亿元,2.2亿元用于智能制造升级建设项目,3.7亿元用于全渠道营销网络升级及品牌推广建设项目,3500万元用于口腔健康研究中心建设项目,3500万元用于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北京商报记者 张君花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