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鞋业转型升级 开启发展新征程——中国女鞋生产基地·惠东
惠东制鞋业是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惠东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鞋业发展,坚持因势利导,制定并落实一系列扶持措施,连续举办10届鞋文化节,加快鞋业发展进程,形成原料供应、模具加工、成型组装、包装装潢、产品销售一条龙,以时尚女鞋为主打产品的鞋业发展格局。2006年,惠东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协会授予“中国女鞋生产基地”称号,并于2011年、2015年和2020年连续三次通过复评。2020年和2021年,惠东先后通过全球采购基地(惠东·女鞋)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鞋类)认证。
一、发展历程
1、创业阶段(1981—1990年)。1981年,港商李炳好在家乡黄埠镇办起第一家鞋厂,培养了第一批制鞋人,接着几年黄埠鞋业蓬勃发展,鞋厂林立。随后几年吉隆鞋业跟着快速发展,两镇聚集了近千家鞋厂和鞋料店,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本阶段主要特点:厂房简陋、手工生产,产能较小。
2、成长阶段(1991—2000年)。从1991年起,惠东鞋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步辐射到平山、大岭两镇,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部分厂家开始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从个体向企业、从手工作业到流水线生产、从贴牌加工到自主品牌、从简陋作坊向花园式厂房转变。惠东女鞋时尚新颖,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本阶段主要特点:花园式厂房、流水线生产,产能大幅提升。
3、成熟阶段(2001—2010年)。进入21世纪,惠东女鞋的产品质量、研发能力、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品牌建设和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集群日趋完善。这一时期,惠东鞋企大力进军国内外市场,在国内外各大展会上频繁亮相,惠东时尚女鞋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2003年,黄埠镇被授予“制鞋专业镇”称号;2006年,惠东县被授予“广东女鞋名城”“广东省鞋材生产基地”和“中国女鞋生产基地”称号,成为全国鞋业重要生产基地之一。本阶段主要特点:产业链条完整,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惠东成为国内制鞋三驾马车之一。
4、转型升级阶段(2011—2020年)。由于受到全球经济下行、生产成本攀升、国际贸易摩擦频发等因素影响,惠东鞋业发展遇到瓶颈,开始积极寻求转型升级之路。期间,县委县政府和惠东制鞋人在推动鞋业转型升级方面进行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包括成立广东锐科标准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时尚女鞋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组建鞋业集团,创建省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出台鞋业发展规划,建设国家鞋检中心,建设女鞋电商产业园,成立惠东时尚创意学院,探索鞋业数字化发展等。本阶段主要特点:加强鞋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县鞋业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路,部分鞋企开始朝标准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二、发展现状
1、市场主体
2021年,全县鞋业及配套产业生产经营单位共有5598个,其中:制鞋4750家(黄埠镇501家,吉隆镇1629家,平山街道119家,大岭街道2500家,多祝镇1家),其中规上115家(黄埠镇73家,吉隆镇31家,平山街道2家,大岭街道8家,多祝镇1家),占2.42%;配套产业848家(黄埠镇388家,吉隆镇150家,大岭街道350家,平山街道等20家),其中规上企业14家(黄埠镇4家,吉隆镇8家,平山街道1家,大岭街道1家),占1.65%。此外,全县有女鞋类目网店6000多家。
2、产品产量
惠东主要生产时尚女鞋(其中合成革鞋占97%以上)。2021年,全县产鞋9亿双,约占广东省鞋产量的20%,占全国的6.7%,占世界的4.3%。全县鞋业总产值34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5%。其中规上制鞋企业总产值39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2%。网上素有“全球十双鞋,中国有其六”“中国十双鞋,广东有其五”“广东十双鞋,惠东有其三”“全世界每10个女人中,就有1个穿惠东鞋”之说,从中可以看出,惠东鞋在广东省、全国乃至全球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3、销售方式
惠东女鞋以外销为主。2021年,外销数量达6亿双,同比增长53.8%,占总量的66.7%;外销货值195亿元,占总产值的56.5%。内销数量3亿双(其中线上销售女鞋约1亿双,销售额70亿元),占总量的33.3%;内销货值150亿元,占总产值的43.5%。
4、社会效益
制鞋产业是惠东县吸纳劳动力和创业人员最多的产业,也是惠东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2021年,全县鞋业从业人员约16万人,约占全县非农业从业人员的34%,成为惠东拉动就业的主渠道。2021年,鞋业税收2.86亿元,占全县税收的6%,虽对增加财税收入贡献不多,但在鞋业带动下,全县人流、物流、资金流十分活跃,商贸、物流、饮食、休闲、娱乐等产业a蓬勃发展,近年来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住宿餐饮营业收入等指标位居全市各县区前列,黄埠、吉隆、大岭成为继县城之后又一个城镇集群。
三、政策护航鞋业发展
1、着力打造“惠东女鞋”区域品牌。一是申报注册“惠东女鞋”集体商标。立足产业优势,加强对“惠东女鞋”区域品牌的保护,切实做好申报注册“惠东女鞋”集体商标相关工作。加大区域品牌宣传力度,把“惠东女鞋”打造成为高品质、高性价比、时尚舒适的女鞋代名词,提升惠东女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21年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注册“惠东女鞋”集体商标,目前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反馈意见和申报要求,及时进行了调整和提供了相关资料。二是组建“惠东女鞋”联盟。积极宣传发动,制定“惠东女鞋”联盟章程,明确责、权、利,统筹谋划并组织实施“惠东女鞋”集体商标的营销宣传,大力进军国内电商平台,主动融入国内消费大循环经济圈。目前正在搭建“惠东女鞋”区域品牌服务平台及“惠东女鞋”网站并进行测试,为“惠东女鞋”联盟成员企业提供政企沟通渠道、女鞋产业政策指引、在线咨询、供应商及产品入驻、VR场景展示、女鞋产业配套等服务。
2、发挥国家鞋检中心作用。充分发挥国家鞋检中心的高端公共检测技术服务作用,为“惠东女鞋”联盟会员企业及电商旗舰店的商户提供权威检测报告,提振消费者信心。鞋检中心成立以来,共为惠东鞋企提供免费检测,检测价值700多万元。联合有关商协会,着手制定惠东高品质女鞋系列团体标准,积极尝试从鞋款研发设计、鞋材选择搭配、客户下单、组织生产、成品交付、售后监测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和把关,为打造高品质“惠东女鞋”区域商标提供详实依据,目前惠东县鞋材商会已制定“惠东县鞋材团体标准”,并向社会发布,于2023年1月1日起实施。
3、发挥惠东时尚创意学院作用。惠东时尚创意学院成立以来,开展了大量工作,如:承办粤港澳大湾区鞋业商会、协会会长及秘书长联席会,牵头起草《聚氨酯复合鞋底》团体标准1项,参与起草国家标准2项等。今后将不断完善教学设备设施,充分发挥创意学院的作用,加强学生实习培训、企业培训、产学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等工作,重点加强专业设计人才的培养,为惠东鞋企提供专业技术人才,助力鞋业发展。“十四五”期间,惠东时尚创意学院拟完成中职教育、高职教育与本科及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贯通,为惠东鞋包皮具产业集群提供有力的智库保障。
4、办好两年一届的鞋文化节。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十届鞋文化节,共接待50.5万人/次,签约1221份,交易额达209.53亿元。计划于今年11月举办的第十一届鞋文化节,将广邀国内外采购商参会、举办惠东时尚女鞋直播带货活动、评选表彰惠东十大优秀制鞋企业和“惠东女鞋”十大品牌,通过线上线下同步举办等方式,充分展示“惠东女鞋”时尚魅力,大力宣扬惠东鞋文化,宣传推广“惠东女鞋”区域品牌,让“惠东女鞋”成为惠东的第一名片,进一步拓展鞋业市场,创新销售渠道,提升惠东鞋业形象和地位。
鞋业数字化转型暨电商直播带货培训班
5、大力培育鞋业龙头企业。有关部门、机构联合起来,形成合力,从“惠东女鞋”产业联盟内挑选经营管理规范、依法纳税、落实环保要求、崇尚高质量发展的优质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扶持,让这些企业在用地用工、税收减免、品牌推广、培训检测、社会荣誉等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扶持,树立行业标杆,示范带动全县鞋业高质量发展。参照温州的做法,采取政府补助的方式,设立时尚女鞋展示中心,提供给“惠东女鞋”产业联盟优质企业或优质电商企业免费使用,展示“惠东女鞋”良好形象,定期开展“惠东女鞋”时尚发布和展示活动,努力使惠东成为世界女鞋的时尚发布中心。
6、推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鞋类)工作站建设。一是组织基地企业抱团参加国内外专业性展会,助推企业了解国内外女鞋时尚趋势,提升开发设计能力,加快品牌化进程。二是发展鞋业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建设鞋业数字化公共展示(展销)中心、惠东鞋业文化历史长廊及荣耀展示厅、外贸综合服务大厅,集中展示惠东时尚女鞋魅力,为前来参观客商带来全方位的视觉盛宴,提升惠东女鞋形象。三是积极构建国际国内营销网络,拓展销售渠道。四是开展对外经贸交流对接活动,组织参观学习,交流经验。
7、完善鞋业公共服务平台。一是搭建“惠东女鞋”线上服务平台。依托第三方服务机构,搭建“惠东女鞋”线上服务平台,为“惠东女鞋”联盟会员企业提供政企沟通渠道、女鞋产业政策指引、在线咨询、供应商及产品入驻、VR场景展示、女鞋产业配套等服务。二是搭建鞋类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依托国家鞋检中心,利用国家级检测机构的影响力和集聚效应,拓展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设计院校、科技型企业、科技中介等创新机构的合作,搭建鞋类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三是搭建时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引进、共建、自建鞋类时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优质设计研发、创新材料、产业链服务等资源,形成设计研发链与材料创新链有机融合的新模式,为鞋类企业提供一站式线上线下服务,全面提升企业设计开发能力。四是搭建智能制造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创建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研发,逐步完善帮面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成型段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推动材料数据化、模块化创新,链接智能化制造体系,打造智能制造共享模式,服务中小微企业。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