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在“闯关突围”论坛上的发言
2020-05-19 来源: 中国乐器协会
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器乐专委会)在疫情期间经受了不小的考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专委会会员的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和制造企业遭遇重大危机——关门停课、停工停产停销、房租水电、固定人员成本等让会员单位不堪重负。其次,国家为了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教育部下发了延迟开学,所有学校全部停课,要求学生在家做到不外出、不聚会,这也对学校乐器普及项目带来了严重影响。第三,疫情打乱了专委会上半年的工作计划,大量工作计划不得不搁置或延期。
在困境中,专委会积极寻求各方帮助,解决现实问题。在为会员服务方面,专委会联合北京乐器学会推出了疫情调查问卷,了解会员所需,及时发布中央和北京对因疫情受挫小微企业的帮扶政策,向上级单位汇报企业面临问题等。多方举措助力乐器行业中的机构与企业。在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的高校乐器普及项目中,由于受疫情影响,教师由原来的线下课程转为现在的线上教学。线上教学会遇到与以往不同的问题,包括网络课程以什么样的呈现形式能达到教学目标和进度?部分学生没有乐器,教师线上教学平台软件不会操作,网络卡顿等一系列问题。就这些问题专委会工作人员与北外乐器普及课程的教师们开会并商定了解决方案,对线上教学遇到的问题一一提出并逐一解决,改变教学大纲、切割知识点、录制针对性的教学微视频等;让没有乐器的学生购买练指器或使用模拟乐器软件练习。专委会工作人员带领教师和学生测试各类直播平台并对教师进行一对一操作指导。以上举措保证了线上教学的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成效。
毎一场危机的背后,都蕴含着发展机会。由于线下活动受限,大量音乐培训机构迁移至线上,线上课程的教学模式发生了一定转变,教师的教学重心及教学目标都需重新调整。完善的线上教学体系、适应数字时代的音乐师资力量以及线上平台教学的转型,在这次防控疫情中凸显作用。疫情过去之后,整个线上教育资源必将空前丰富,为教育开发了另一条道路。
我们认为,民族器乐文化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行业,但是在数字时代更应该与时俱进,适时拥抱5G、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否则行业终将走向没落,经营会越来越困难。我们要以产品与服务的持续创新(新技术、新功能、新体验)来激发消费者购买动机并开拓新的消费市场。当然前提还得做好布局,重视数字时代教师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打造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建立线上教学体系,及早拓宽自己的招生、获客方式。如果能做好这些工作,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之助力,即使是微小型线下培训机构,只要有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师资,也会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并不断发展。
疫情过后,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将放在两方面,即“提升音乐教师素养+数字化能力”以及“音乐进社区、乐器进家庭”。计划与北京乐器学会与北京润合基金会合作“2020年全国器乐师资培训公益项目”,以提升音乐普及教育师资素养,建立教师职业发展平台为目标;推动传统民族器乐普及教育+互联网,以提升全民音乐艺术素养,扩大民族器乐市场受众规模为发展目的,提升全国器乐师资素质及数字化能力,扩充音乐普及教育师资队伍,推动传统民族音乐在数字时代条件下得以继承和发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促进音乐事业的发展。
“音乐进社区、乐器进家庭”项目,致力于打造出一个以器乐文化普及为目的的社区音乐活动中心。利用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线上运营宣传,利用优秀的师资、良好的环境、惠民的条件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音乐活动,将音乐活动中心打造成为轻松娱乐,放松身心,使人全身心投入其中的音乐学习场所。
后疫情时期,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行动,抗击疫情。以饱满的情绪,积极的态度恢复学会各项工作,全力配合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