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五金装饰行业回暖已提上议程

2014-01-16 来源:慧聪五金网

受到国外欧债危机加剧和国内房地产业进入萧条期的双重不利影响,五金装饰领域的行业发展也步入了一个“寒冬”阶段,一些不堪重负的中小型五金装饰企业在步履维艰的坚持着,难以获得发展空间,而纵观整个五金装饰行业的发展态势也是不容乐观。

    为了挽救市场,谋求五金发展之路,各大中小五金企业都将如何引领五金市场回暖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做出了多种尝试,如:下调价格、优惠活动、加大推广、融资等等,但所取得的效果都是不尽人意。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表示,五金企业只有积极探索五金装饰市场的发展规律,追根溯源的找出问题之根本,才能重振五金装饰行业的威武雄风,继续驰聘在五金的商场上,从而创造出佳绩、获得新生!

    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倡导品牌化发展路线

    总结目前我国五金装饰企业的发展特点是:市场规模大、销售系统复杂、管理结构繁冗、品牌杂乱等。要解决上述问题,五金企业必须要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以创新设计来满足消费者的产品诉求,并且还要倡导品牌化的长期发展路线,从根本上将所有问题逐一解决,这样才能保证五金市场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那么,要做好创新首先就是要吸纳人才,这是创新发展的基础条件。作为企业要加大在人才力量上的经济投资,尤其是生产厂商企业更是要做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质量,跳出传统产品设计的框架,制作出更加符合市场的产品,从而赢得消费者市场的肯定与支持。

    而倡导品牌化发展路线,就是要将多元化产品划整归一,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一个品牌,这样就改变了多种品牌打混战没有一个突出成就的平面化局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品牌意识也日益重视,所以五金企业只有走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领域化的品牌战略路线,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取得骄人的成绩。

    以技术全面提升质量多元化渠道打开市场

    近年来,国内外五金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五金企业虽然纷纷开始产业转型、优化升级,但由于受到旧观念的生产理念束缚,某些中小企业仍停留在追求数量的层面上,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甚至一些小企业完全忽视质量,大打“低价牌”,这样不仅扰乱了正常五金装饰市场的发展规律,同样的也给整个行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据悉,11月初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2011年第一期《生产领域木家具产品质量状况公告》也指出,部分木家具产品质量不合格多因五金配件不达标。可见五金配件已成为影响家居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质量始终是产品的第一诉求,作为五金产品生产厂家更是要严格把好质量这个关口。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如果五金产品的质量提升不上去,不但市场将难以扩大,同时也不利于品牌建设,甚至这些经过重重困难已经赢得的稳定市场,也将逐渐失去。

    所以,五金企业通过引进人才后,全面改善五金装饰制作的技术,最大限度的完成科技向成品的转换,从而提高产品质量,节约成本。就现在市场发展变化和趋势,五金企业可以通过打开多元化的营销渠道,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拉动销售额的增长。同时也可以涉足其它的经营方式,比如:挺进三线市场、放低代理商门槛、允许经销商代理多个品牌等,最终实现产品多个渠道共同发展的整体格局。

    以消费者为市场导向善于挖掘潜在的需求

    五金企业要根据消费者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产品研发计划,充分做到以消费者为产品市场导向,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内在需求,这样才能保证产品面世后被受众所接受、喜爱。

    企业除了要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外,也要善于挖掘潜在的市场需求,不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比如,有一些装饰性的五金产品既可以满足实用的功能,还富有强烈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带有鲜明的时尚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就很能吸引消费者注意,从而引发购买行为。另外,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出了差异化的产品,凸显出了新奇个性的效果也助于刺激消费。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五金装饰企业内部的管理架构都是非常不合理,从而导致了人力资源的白白流失,以致产品营销成绩也不理想。所以五金企业一定要强化内部管理,建议一套科学的、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内在文化深于产品服务,让产品的品牌内涵更丰富,最终打响产品品牌,走上品牌化发展之路。

    除了以上所叙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其实还有很多需要注意和有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五金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定位去结合市场做出具体分析了。

    相信,通过五金企业积极探索出的新市场,一定会是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而未来的五金装饰市场将依然不可小觑,让我们一起期待它的华丽变身,届时将赢来一场五金市场的繁荣新景象!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广告位

中国轻工业网公益广告文章页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