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追溯体系 小酒企或将成为未来整治重点领域

2014-03-20 来源:山东商报

    近日,我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预计今年年内出台的消息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证实。新《食品安全法》将加大推行食品可追溯制度以及质量安全授权人制度。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制品、肉制品、酒类(主要是白酒)等行业将率先推行可追溯制度,然后在全国逐步推开。

    在业内人士看来,《食品安全法》 无疑将成为悬在食品领域之上的一把利剑,在提高食品安全门槛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企业犯错惩罚的力度。食品可追溯制度对食品问题至关重要,但是,如何保证新食品法顺利实施,这需要企业配合、以及看政府的执行力度。

    小酒企或将成为未来整治重点领域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副司长陈传意介绍,我国去年启动了《食品安全法》的修订,“目前国务院法制办已讨论通过,正在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这部法律今年有望出台”。

    一位酒行业监管部门的人士对记者表示,新《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已经接近尾声,食药总局已经在几个月前就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就质量安全授权人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沟通。

    食品行业推行可追溯体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安安心心食用。据悉,一些大酒企为了检查酒品的真伪,也已建成追溯体系。而占比整个酒行业90%份额的小酒企,它们或许是未来整治的重点领域。

    酒业追溯体系建设重在执行

    中国酒业协会副会长、白酒分会秘书长宋书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食药监总局之前与协会有过沟通,在酒行业内推行追溯体系和安全责任人制度,我们已经挑选了北京红星和泸州老窖(000568,股吧)作为试点企业推行。

    宋书玉认为,建立追溯体系从技术上没有太大难题,如何做到共治是政府部门和企业应该考虑的事情。“国内几大职能部门必须做到信息共享,有了信息共享,在监管过程中才能对各个环节作出适当的调整,只有共治,才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白酒行业建立追溯体系存在一定的难度。“白酒业中,因酿造工艺不同,所用原料也不尽相同。追溯基酒还是散酒?散酒如何追溯,这些问题不明确,很难实现酒业产品可追溯”。这为新食品法的顺利实施增加了难题。

    新食品安全法将加速行业洗牌

    白酒行业的调整已一年有余,行业洗牌是大势所趋。但是白酒行业防御性和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属性,短期内让行业出现大的洗牌尚有难度,不过,新《食品安全法》规定白酒业建立追溯体系,对多数企业来说是一种挑战。

    业内人士表示,白酒业的洗牌会因国家加大食品安全体系建设而提速。资深白酒专家肖竹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食品安全法》会加速一批中小型食品企业和小酒厂退出历史舞台,也有可能加速行业的兼并和重组。另外,有关白酒行业的一些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都是几十年以前制定的,标准缺失或国家标准不健全,国家有关法律条文缺位也是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些要素。

    肖竹青认为,目前国家强制推行质量可追溯体系对大中企业影响不大,但是对一些小型企业影响巨大,而且目前食品安全隐患,也集中存在于中小型食品企业和小型酒厂。食品安全授权人应该就是企业法人,否则难以对企业食品安全担负起责任。

    宋书玉也赞同上述说法,新食品法实施必将加速白酒业的洗牌,而只有在完善相关标准和法规的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出重拳治理,才能让不规范的小酒企退出市场。

    鲁酒企业追溯体系建设有待进步

   那么,鲁酒企业在追溯体系建设方面进展如何呢?记者采访了山东糖酒副食品商会会长薛剑锐。薛剑锐告诉记者,其实早在2005年在广东举办的全国酒业大会上,就提出全国酒类流通管理条例,重点建设酒类流通溯源机制。并且,国家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也作出相关规定,酒类流通实行《酒类流通随附单》(简称《随附单》)制度。《随附单》即酒类批发企业(含酒类生产企业)在批发酒类商品时必须填写的表明该批酒类商品来源、去向、品名、数量等内容的单据,可详细记录酒类商品流通信息,附随于酒类流通的全过程,单随货走,单货相符,是酒类商品的身份证。《随附单》由商务部统一制定,各省酒类监督管理部门实施。景芝和张裕是全国酒类追溯体系建设在山东省的两个试点,已实行两年有余。追溯体系的建设和《随附单》制度的实施,促进了鲁酒企业在安全体系建设方面的提高,消费者也可根据《随附单》对产品进行溯源,很大程度上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从全省范围来说,追溯体系建设仍不甚完善。

    记者了解到,山东聊城、菏泽等市,在追溯体系建设方面已走到前列,但包括济南在内的其他地市仍有待进步。《随附单》制度的实施,需要各部门相互沟通协调,并建立专门的执法监察队伍去督促实施,但由于目前尚无此方面的硬性规定,导致了执行方面的不足。新《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及实施,将会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从源头上给予消费者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