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刚:LED植物照明发展的关键

分享到: 更多
2014-09-30 来源:新世纪LED网

9月17日,大阪府立大学公开了“大阪府立大学绿色生物钟新一代(GCN)植物工厂”的内部情况。该工厂采用了13,000个飞利浦开发的植物培育用LED。其他日本大企如松下、东芝及夏普也陆续在开展植物工厂业务,美国的通用电气在今年7月宣布,与专门从事蔬菜栽培的风险公司在宫城县多贺城市合作开发出了使用LED照明的完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

  LED植物照明灯具相比传统植物灯,以其独有的节能环保及智能操控性等优势,逐渐成为新一代植物照明光源。据调查,全球LED植物生长灯产值在2013年起开始呈现高速成长,产值虽仅千万美元规模,但预估2014年将逾3500万美元,2017年更可望挑战3亿美元。

  随着LED植物生长灯渗透率的提升,中国市场进入爆发期。近年来,国内LED植物照明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与农业研究机构合作开辟LED植物照明这一细分市场。LED植物照明是否如OLED照明一样,暂时还只是一场虚火?企业又应该如何去抓住这一时机发展市场?日前,新世纪LED网记者采访了南京农业大学的徐志刚教授,为业内人士一一分析LED植物照明市场的现状及未来,以供参考。


  南京农业大学的徐志刚教授

 企业联手科研 把握合作关键

  徐志刚教授向记者提到,目前,LED植物照明的应用市场还比较窄,它的应用场合主要包括可控环境的植物培育和可控环境中的植物生产。前者主要是指用于科研领域的植物培育,后者主要是指用于高附加值的植物生产,如工厂化育苗生产、高档食用植物生产和观赏植物生产等。针对工厂化育苗和科研领域的植物培育,植物品种的选择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能够根据用户实际需求,为用户定制合理的补光方案及其配套农艺措施。

  这两个应用场合均属于中高端市场,缘由于LED植物灯的硬件投资成本高,如果定位面向市场销售的植物产品供应,只有选择高价值的植物品种,才能获得合理回报。虽然如此,低端市场也有一定的应用需求,如生产型温室,并且这个市场的规模潜力很大,但需要较长时间的市场培育。徐志刚教授强调,在当前一个较长时间内,应该重点做好应用示范。

  与其他照明领域不同,国内LED植物照明的市场模式还是基于企业与农科院合作开发,这种“互相依赖”的市场模式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徐志刚教授向记者解析道,光源企业的研发人员对植物及其栽培原理缺乏深刻的认识,实际工作中往往以LED为主体,而没有以植物为主体,没有从植物栽培原理的总体性需求综合考量;而另一方面,农业领域的研究人员对光和光源缺乏深刻的原理性认识,因而难以从光和光源的角度,为植物对光的合理需求并为光源研制应用提供适宜的方案。

  光源要在农业中得到应用,光源企业首先想到的就是跟农业院校或者农业科研院所合作,以期发挥各自优势,这是很自然的结合。但目前两方的结合不是很贴合、相互理解也不是很通畅,借用一个歌曲的名字来描述目前的状态,那就是“白天不懂夜的黑”——彼此难以理解对方。此外,植物生长需要光、温、水、肥、气的综合协调配合,仅仅考虑光是远远不够的。

  虽然暂时不能互相“理解”,但目前国内LED植物照明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这种合作模式才能共同促进国内LED植物照明的发展,那应该如何去把握这种合作的关键?徐志刚教授从自身团队的经验及对于行业的了解,为企业提供一些建议:

  作为LED企业,在与农业院校或农科院所合作时,应该把握如下几点:

  (1)自身要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持久的耐心;

  (2)初期不能指望从农业照明项目中获利,需要其他项目的盈利支撑;

  (3)要有一支相对固定的研发团队。这个团队的领军人物必须是复合型人才,具有生物、光电、工艺等方面的综合性知识,具有广阔的视野;这个人可以不是自己企业的员工;

  (4)要有自己的试验农场和生物学实验室,实验农场面积不小于2000平方米,实验室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

  (5)不要定位概念炒作,要埋头做研发,踏踏实实做示范及推广, 按照自己的规划培育市场;

  (6)与政府沟通,从政府的需求出发,为政府做事。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农业用户资源和项目支持。

  “急功近利”是发展的最大障碍

 植物工厂在过去也曾掀起过几次热潮,但都没有正式形成产业。目前产业化时机已经成熟,国外已经有很多LED植物工厂,可以实现植物批量化生产,国内在这方面发展相对较慢;从全球市场来看,LED植物灯的销售市场主要还集中在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日本则为植物工厂发展最快的国家。在今年7月份,日本“311”大地震灾区宫城县多贺城市向媒体展示了采用LED照明的人造光型植物工厂,这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全部采用LED照明的植物工厂,预计每天能收获约1万棵生菜等。PIDA认为,未来日本市场需求量将逐年走升,预估今年将达3200台,2015年可望达9000台,2020年上看1.8万台。

  反观国内市场,受到成本和价格的相对接受度的影响,LED植物照明发展相对缓慢,销售市场较少。我们不禁疑问,国内离LED植物照明产业化还有多远?

  对此,徐志刚教授表示,LED植物工厂的技术是成熟的,它在国外发展得很好,但在国内发展相对较慢,导致这种差距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不少人会把这都归咎于技术方面的不成熟,但这并不是主要的原因,在我看来企业急功近利的做法对植物工厂在国内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LED在植物工厂中的应用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还有一些问题还没有显现出来,有待研发人员的发现并加以解决。如在植物工厂条件下,LED光源与植物生理活动的相互关系、LED光源对植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内在规律、LED光源与其他环境因子的匹配关系等等,这些都需要从业人员获得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LED植物照明才会有真正的应用和市场支撑。

  炒概念?或是“虚火旺盛”?

  国内LED植物照明因在综合型人才缺乏、成本投入高等因素限制下还没有产业化,并且也暂时只能针对中高端市场。于是业界传出一种议论,“目前LED植物照明还只是一把虚火”。徐志刚教授坦言,“由于业界人士都意识到,通用照明的市场竞争极其惨烈,大家都想避开这个局面,另辟蹊径,往专业化细分市场发展。而农业照明正好迎合了这一需求,于是出现了炒概念、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局面,最后产生这种说法。这个说法虽有失偏颇,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植物照明的主体是植物,而植物是生命体,植物能否健康生长发育是各种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仅仅考虑光和光源是远远不够的,光源只是为植物提供光照的工具而已,也就是说,植物才是主角,光和光源是配角。植物栽培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并不简单。而业界人士基于长期形成的偏见和经验做出判断,进入了LED植物光照领域,把主次搞混,做法失当,受到挫折及惩罚也是情理之中的,无需抱怨,这是“学习”过程中该交的学费,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这种情况衍生出的虚火论也是在所难免。

  最后问及LED植物照明的未来发展前景,徐志刚教授信心十足谈到,光源在植物中的应用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这是一项真正利国、利民、利己的事业,是真正有有益产出的活动。但由于农业产业性质的特点,要想挣快钱是不可能的。技术和市场需要长期积累和培育,最后的成功只是自然而然的结果。“LED植物照明只要形成了真实的市场,这个市场将是长久深入的、大规模的。可以这样说,人类有多久,植物光照的市场就有多久;人类的发展规模有多大,植物光照的市场就有多大。”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