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业今年亏损预计超百亿 卖一吨亏1034元
国内糖业仍深陷巨亏泥淖。作为国内第二大产区,云南糖业上一榨季亏损约23亿元。
最新数据显示,2013/2014榨季,云南省产糖230万吨,但由于成本、销售价严重“倒挂”,吨糖亏损1034.23元,糖产品亏损23.28亿元。
不过,近期糖价已有回升。据相关糖业专业网站统计,1月19日,广西柳州、云南昆明等地白糖现货报价多在4500元~4600元/吨左右。而2014年,国内白糖报价一度跌破4000元/吨。
“上一榨季是亏损最严重的时候,不少糖企都破产重组。”某券商白糖期货分析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至于国内糖价未来走势,其认为,短期白糖价格上涨仍面压力,“未来走势如何,取决于国家如何控制进口糖量。”
预计全行业今年亏损超百亿/
广西糖网的统计数据显示,1月19日下午,国内白糖主产区广西柳州和南宁、云南昆明等地新糖报价区间为4500元~4600元/吨。另据云南糖网统计,1月19日上午,昆明现货市场有制糖企业新糖报价提高至4500元/吨(含税)。
虽较前期有了小幅回升,但国内白糖价格仍在低位徘徊。与2011年时糖价最高时的7810元/吨相比,如今每吨跌去近3000元。“2014年亏损比较多,连续两年亏损。”上述白糖分析师指出,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甘蔗等原料收购价格高、成本高,导致糖企大面积亏损。
云南糖业协会理事长邓毅日前对媒体表示,2013/2014榨季云南糖业亏损超20亿元,新榨季前景仍不乐观。邓毅透露,上一榨季,云南糖产量约230万吨,糖价4300元/吨,远低于5400元/吨的成本价,如今新榨季 “云糖整个行业依旧处于长期亏损状态”。
《云南日报》近日报道称,2013/2014榨季,云南省制糖企业吨糖平均含税成本5400.28元,吨糖含税平均销售价4366.05元,吨糖亏损1034.23元,糖产品亏损23.28亿元。
对应2012/2013榨季,云南省制糖企业吨糖平均含税成本5445.69元,吨糖含税平均销售价格为5315.58元,吨糖亏损130.11元,糖产品亏损2.69亿元。
“目前糖产量下降,企业处于亏损,2014年就有企业破产或者重组,近期也有广西糖企破产重组。”上述白糖分析师表示。
“广西是主要产糖地,亏损面比云南更大。”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所长谭宏伟表示。
“我国糖业已连续两年出现亏损,2014年全国亏损31亿元,按照目前的情况,2015年全行业亏损预计将突破100亿元。”在2014年的一次糖业会议上,中国糖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贾志忍曾公开表示。
进口糖带来巨大冲击波/
如今,进入新榨季,糖企原料成本稍有下降。
据悉,广西的甘蔗收购价格由2012/2013榨季的每吨475元下降到了目前的400元。
对于糖价未来走势,谭宏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长时间低位运行之后,现在以及未来肯定会有所回升,因为“全球种植面积都在减少”。
“进口糖是国内糖业面临的压力之一。”谭宏伟认为。
“国际市场的冲击是造成亏损的最大因素。”邓毅也表示,2013/2014榨季,全国食糖进口量达到461万吨,近三年进口总量平均数已到国内食糖产量的30%。其建议,国家应对食糖的进口进行管控,适当减少外糖进口。
国泰君安期货[微博]产业服务研究所日前一份针对白糖产业的研报即表示,虽然阶段性产需数据已经转好,但是全榨季的供需关系仍较为复杂,且进口量能否得到控制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总体供需形势持续宽松的背景下,配额内进口价格就是国内糖价的‘地板’,配额外进口价格就是国内糖价的‘天花板’。以15美分/磅计算的配额内价格为人民币3650元/吨,配额外价格为4650元/吨,而目前南方主产区的价格已经接近配额外价格,沿海食糖加工区的价格则高出配额外价格100元~300元/吨,这意味着控制进口量会面临较大的压力。”上述研报指出。
至于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上述分析师认为,目标价格管理应尽快落地白糖产业,“目前国家政策比较明确,进行目标价格管理。2014年对大豆和棉花进行了目标价格管理,目前还在总结经验。糖是未来最适合实行这一政策的作物。”
相关新闻
- 2014年1-10月自行车行业亏损额同比2014/12/24 17:19:15
- 2014年1-10月自行车行业亏损额同比2014/12/24 17:19:15
- 前三季度全国食品行业累计亏损额同比增长62014/11/18 9:40:11
- 前三季度全国食品行业累计亏损额同比增长62014/11/18 9:40:11
- 2014年1~6月全国食品行业亏损面为12014/8/22 9:16:14
- 2014年1~6月全国食品行业亏损面为12014/8/22 9:16:14
- 2014年一季度家具行业累计亏损额占轻工2014/7/11 9:43:28
- 2014年一季度家具行业累计亏损额占轻工2014/7/11 9:43:28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