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解读硅宝科技

分享到: 更多
2015-03-24 来源:中华玻璃网



    中国的有机硅工业发源地在四川,四川还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会用三宝万事通。”注重养生的道家认为,精气神是人内在的精神气象和品德禀赋。
  硅宝科技是四川省第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硅酮胶行业唯一获得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企业。从北京奥运会主体工程“鸟巢”到全球最大单体幕墙建筑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从苏州地标性建筑“东方之门”到有着“东方迪拜”之称的三亚凤凰岛,每一栋建筑的细微之处都体现着硅宝的“精气神”。
  十七年来,硅宝科技不断开创行业先河,实现可持续的内生式发展和外延式增长:
  首批在中国创业板上市,从成立到上市只用了11年时间
  至今为止仍是中国有机硅密封胶行业唯一上市公司
  四川创业板企业唯一一家连续5年业绩增长的上市公司
  “硅宝”商标成为行业唯一一个获得中国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
  硅宝技术中心在业内第一家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
  行业内拥有国家发明专利最多的企业,专利总数达49项
  拥有多位行业顶尖专家、4位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
  2015年,硅宝科技将建成全国最大的高端密封材料生产基地
  ......
  取得如此成绩的背后,硅宝科技有什么可持续增长的秘诀呢?
  中国的有机硅工业发源地在四川,四川还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会用三宝万事通。”注重养生的道家认为,精气神是人内在的精神气象和品德禀赋。一个人有精气神,就具有良好的生命气质和旺盛持续的力量。同样,一个企业有了精气神,方能上下同欲铸伟业,吉祥长寿健康发展。
  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宝)是四川省第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硅酮胶行业唯一获得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企业。硅宝主要从事有机硅密封胶系列产品及专用特种设备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幕墙、电子电器、太阳能、公路道桥与机场跑道、汽车制造、地铁工程等众多行业领域。从北京奥运会主体工程“鸟巢”到全球最大单体幕墙建筑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从苏州地标性建筑“东方之门”到有着“东方迪拜”之称的三亚凤凰岛,每一栋建筑的细致入微处都体现着硅宝的精气神。
  技术创新
  ——硅宝核心竞争力的精髓
  硅宝科技董事长王跃林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身材高大、体格健硕,圆润的脸和高平头发型使50岁的他显得格外精神,鼻梁上架着方形浅色眼镜,讲话直接且精准高效。若不是他胸前挂着“硅宝001号”的工牌,人们很容易把这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与实验室的技术人员混为一谈。
  “恰如其分地说,我既是董事长又是总工。”王跃林如此自我评价。熟悉王跃林的人都知道,他在35岁时就被评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是个地地道道的技术派,如果称呼他“王工”肯定比叫“王总”更容易博得其好感。
  硅宝创始人之一、现任副董事长王有治在有机硅领域同样极有建树。在创业之前,王有治与王跃林曾在原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晨光院)做研究工作,之后又出任过多家化工企业的总工程师,从事有机硅研究超过20年。“二王”都是技术型的管理者,本身就拥有大量专利。此外,硅宝还聘请了晨光院原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授级高工黄文润等国内有机硅知名专家作为公司的技术顾问,增强公司的技术实力。如今,硅宝已经聚集了一大批行业顶尖专家、知名顾问团队。这支以博士、硕士为主力的企业生力军,具有行业领先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的能力。
  在加强人才建设的同时,硅宝不忘与技术创新研发相关的硬件建设。据介绍,坐落在硅宝产业园中的有机硅胶研发中心,总投资5000万元,拥有国内外先进的研发平台、实验设备、检测仪器、标准实验环境、模拟环境实验室等,并在印度建立了海外实验室。2014年1月,研发中心成为行业内第一家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技术中心。“通过CNAS认可,说明我们的软硬件条件建设相当完善,达到了国际认可的水平,具备按相关标准开展有关检测服务的能力和资格,出具的检测报告更具权威性和公信力。”王跃林自豪地说。
  “目前,在技术创新方面,硅宝是国内无可争议的第一。国家硅酮密封胶标准技术委员会共有七八个人,而硅宝就占了三席。”王跃林表示,“技术创新是硅宝成为行业第一品牌的‘杀手锏’之一,自主研发技术,掌握知识产权,始终是硅宝的‘护身符’。”
  先有技术,再做产品,在硅宝身上体现得很明显。用王跃林的话来说,“我们先把竞争对手树立起来,再谋求发展”,可是谁的产品可以与行业鼻祖比肩呢?
  在建筑幕墙领域,硅宝的高性能硅酮耐候密封胶在4℃—5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可挤出性和触变性;快速固化性能可大大降低恶劣气候造成的起鼓、变形的不良影响,高弹性、高延伸率、极佳的拉伸压缩恢复力,对于幕墙正常的伸缩及剪切变形,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卓越的耐气候老化性能,耐紫外线、臭氧、雨水、冰雪等性能极佳;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固化后在-50℃—150℃保持良好弹性,具有长久的防水密封效果;无需底涂,对大多数材料都有良好的黏结性。
  在工业胶粘剂领域,硅宝广受青睐。硅宝为汽车密封、风挡玻璃黏结、发动机密封提供了完备的解决方案;硅宝产品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边框密封,其卓越的耐久性能可在苛刻的环境气候条件下长期使用,大大延长了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硅宝防腐黏结系统为脱硫脱硝行业提供良好的耐温防腐解决方案,还为国内众多企业提供完善的电子用胶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硅宝道路密封胶成功地应用于三峡工程、酒泉机场、九黄机场等国家重点项目,表现出卓越的使用性能。
  “多年来,硅宝奉行技术不断创新、品质精益求精、服务及时有效的宗旨。经过10余年的发展,硅宝已成为有机硅室温胶行业中拥有较多自主知识产权、较高品牌知名度、独特配方设计能力和雄厚技术储备,并能根据客户的多样化需求研发出不同性能产品的国内领先企业。”王跃林介绍,“自成立至今,硅宝已拥有授权国家专利49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0项,发明专利拥有数量居行业第一;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11项;负责、参与起草制定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33项。如今,硅宝密封胶产品已成为‘中国造’产品中的佼佼者,在国内有机硅密封胶市场的占有率名列前茅,打破了外国公司产品在中国硅酮密封胶市场的垄断地位。”
  他指出:“硅宝设计和制造的密封胶生产专用特种设备,不仅受到国内知名密封胶厂家的青睐,也为业内著名的国际大公司所选用,如美国道康宁、美国乐泰、德国汉高、德国瓦克、法国罗地亚、瑞士西卡等。”
  凭借对技术创新的执著精神,硅宝占领着行业的制高点。
  和谐团队
  ——硅宝文化特有的气韵
  企业发展的根本是人才,王跃林把人才优势列为硅宝综合竞争力之首。硅宝地处中国有机硅材料工业的发源地,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优势。硅宝的核心管理层大多出自中国有机硅的摇篮——晨光院。他们都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或高级技术职称,并拥有10年以上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经验。此外,硅宝还充分利用背靠晨光院和四川大学高分子学院的优势,培养了一批技术过硬、吃苦耐劳的实验人员。
  人才流动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而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拥有一支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如何留住现有人才、如何激发人才潜力、如何让人才把自己的最佳价值奉献给企业,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数据显示,硅宝的人才流失率非常低,而且员工在入职多年后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
  王跃林认为,这与硅宝中庸和谐的管理理念密切相关。“管理的中庸之道,要使个人的自由与组织一致目标达到一个平衡,重视团体不必轻忽个人,注重现实的同时并不抛弃理想。管理的和谐性,最要紧的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相互间的安和乐利。”他说。
  “员工即上帝,不仅能够让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还能够给予所有员工上升的空间和发展的舞台。”王跃林认为,“正是基于此,硅宝才建立了良好的企业氛围。”
  对此,车间主任牟泽明感悟颇深。牟泽明是四川沐川县人,因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便辍学在家务农。后来,为了改善家庭困境,牟泽明来到成都这个繁华的都市,干起了最苦、最累、城里人最不想干的活,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人,一直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和出路。
  直到1998年秋天,牟泽明走进硅宝,成为一名正式工人。说起来,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与硅宝创始人、副董事长王有治有关。因王有治出生在农村,对农民工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当了解到牟泽明的个人情况后,毅然决定给他一个学习的机会。没有文化、没有专业技能的牟泽明,对这个机会倍感珍惜,开始把硅宝当成他的“高中、大学”,在这里开始了他新的人生。
  “王总亲自向我传授技术和经验。”牟泽明回忆道。渐渐地,他开始在探究和摸索中懂得了生产工艺原理;在日积月累中,对工艺流程中的故障分析与处理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相继改进了一个又一个“小问题”。在领导和同事的亲切关怀和帮助下,牟泽明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为企业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相继被任命为班组长、生产车间主任。2010年,牟泽明当选为“四川省劳动模范”。
  昔日农民工,今日省劳模,牟泽明在硅宝实现了个人的成长。
  事实上,硅宝不仅帮员工打造职业生涯,还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了丰富企业员工的精神生活,硅宝企业内刊应运而生;硅宝党团工会组织发展良好,活动丰富多彩,每周六上午半天组织员工学习交流;为了鼓励员工动手、动脑,公司设立“合理化建议奖”;公司还设立特色奖项“孝敬奖”和“伯乐奖”。
  “因照顾、探望家里老人或病人而影响了一些工作的员工,公司不但没有惩罚,反而还要奖励。”谈起“孝敬奖”,王跃林别有心得,“讲孝道,不能光说不练。2000年,硅宝就设置了‘孝敬奖’。如果员工对家里的老人特别孝敬,甚至可能因此影响一些工作,我们不但不惩罚,还要奖励。那时我们的奖励额度就是1000元,这种奖励力度在全国企业界都属凤毛麟角。”
  王跃林的逻辑是,公司对员工好,员工才会尽心尽力。硅宝的发展历史也证明,正是怀着这种朴素信念,王跃林带领他的团队逐渐由弱变强,并成长为行业翘楚。
  战略定位
  ——硅宝基业长青的谋略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大批中小企业进入高速成长期,由于竞争加剧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很多成长型的中小企业选择扩张战略来增强竞争力和提升企业价值。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成功的企业都应当经历长短不一的扩张型战略实施期,但盲目的扩张牺牲了一批本来优秀的企业,也导致一批有意扩张的企业迟迟不敢实施扩张战略而贻误了发展机会。
  十几年来,硅宝一直在扎实稳健地成长。那么,硅宝的高管们是如何规划企业发展战略和把握战略调整分寸的?
  “上个世纪90年代,有机硅材料工业的发源地——四川在有机硅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却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于是我们怀着梦想,希望以硅宝的成就重塑成都有机硅行业的霸主地位。”王有治说。瞄准了市场前景和资源优势,1998年,王有治与另外两个股东投资50万元在成都创立了硅宝。
  “从创建伊始,硅宝就立志打造‘中国有机硅材料第一品牌’。”王跃林回忆道。硅宝在发展之初,并没有选择行业里市场容量很大、进入门槛较低的玻璃胶等低端产品的生产,而是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在于技术和研发,因此选择了定位于高端的硅酮胶产品市场,树立自有品牌,走技术创新之路。
  1999年,公司仅仅成立一年,硅宝119硅酮防火密封胶就研制成功并实现了大规模生产。该产品达到 FV-0级的最高防火等级,是当时唯一达到该级别的国产硅酮防火密封胶,而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一半,彻底改变了国外密封胶独占中国市场的局面。
  2000年,为了解决普通密封胶对石材的污染问题,硅宝采用活性内增塑技术,研发出无污染的硅酮石材密封胶。硅宝的石材密封胶很快在西南市场做出了名气,至今许多用户在谈论起硅宝997硅酮石材密封胶时,还不停地夸赞其在使用多年之后,石材的接缝处仍干干净净,胶体颜色如新,弹性保持良好。
  2002年前,硅宝的业务主要是卖制胶专用设备和技术转让。当时国内市场主要在沿海发达地区,而位居西部的硅宝没有市场区域优势,因此时任总经理王有治扬长避短,把自己的制胶专用设备与技术配方捆绑销售。“现在国内很多厂家都是采用我们的制胶专用设备和转让的技术。原来很多行业不用有机硅材料,是我们把这种新材料引入很多行业和领域的。”王有治说。
  以2002年为转折点,硅宝的商业运作模式前后发生了很大转变。2002年起,硅宝转向硅胶产品的产业化运作。“当时国内市场发展很快,硅宝也有了原始积累。更重要的是,硅宝2002年通过了国家标准《硅酮结构密封胶》,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只有8家企业。”王跃林说。于是公司决定改变商业模式,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把产品定位于中高端,以产品性能取胜,随之而来的是雪花般的订单和不断攀升的业绩。
  企业高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当企业经营走上正轨后,要实现更快、更高效地扩展生产,进一步做大做强,只有选择与资本市场结合,这也是技术公司的必经之路。2005年,长期在沿海打拼、接触资本市场比较早的王跃林出任硅宝科技董事长。2008年,硅宝完成了股改;2009年,翘盼已久的创业板正式开板,硅宝首批上市,首发上市就募集资金2。99亿元。
  当记者问起硅宝上市前后的变化时,王跃林动情地说:“硅宝是一个有责任的企业,长时间以来,我们努力保持行业领先的位置。上市让企业的品牌地位提高,市场效益变好,对行业人才的吸引力变大,用户对我们的信任度也提高了。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抱定这样的理念——‘对客户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公司上市后,又加了一条——‘对投资者负责’。”他表示,硅宝的上市进一步提高了公司规范化运作的水平,“先吃螃蟹”的行业规范作用更是不可低估。
  “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需要进行战略调整。”王跃林认为,“尽管硅宝自上市以来取得连续五年增长的佳绩,但对企业思路的适时调整可以让硅宝发展得更稳健。”
  在他看来,中国房地产的黄金发展期已过去,硅宝科技也应该顺势而为,建筑用胶占比适当下调,取而代之的是工业用胶、民用胶等其他产品份额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升。“硅橡胶用途实际上是非常广泛的,公司作为有机硅应用领域的领导者,民用领域将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王跃林介绍说,“在欧美国家的生活用品中有3%为有机硅产品,而且有明显上升趋势。然而,中国的生活用品市场的有机硅产品还不到0。3%。若中国民用市场打开后,这类产品的毛利肯定会比工业品高不少,越靠近消费品终端的硅橡胶制品的产业潜力越大。”
  “下一个阶段是转型。”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和挑战,始终遵循“质量第一、稳中求变”管理哲学的王跃林道出了硅宝“深度、广度、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转型思路,“未来的行业增长出路在于进一步加大非工程领域的份额,业内企业应依靠品牌、依靠渠道,强强联手,立足中国,放眼全球。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硅宝应该责无旁贷地扛起转型大旗。”
  “一方面要扩大硅酮胶应用的新兴领域。未来,越来越多的硅橡胶产品将出现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奶嘴、奶瓶、蒸笼垫、箱包、手套、汽车车灯胶等。”他顺手拿起一个用有机硅材料制作的包具,“比如这款我国自主研发的箱包PISIDIA(皮西蒂亚),使用独创的有机硅车缝技术,解决了有机硅的易破裂难题。哪怕割一个口子也不容易被撕破,现已成功打入西方市场。因此,硅宝的研发方向要积极向民用调整。”
  “另一方面,硅宝科技要成为世界顶级品牌。”王跃林指出,“目前国际市场被发达国家的几个巨头垄断,硅宝已将市场目标锁定为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我们的策略是,先考虑这些国家的市场空间,与本地合作伙伴共建销售渠道,同时建设与产品应用相关的测试中心。我们在国外前期只销售产品,推广硅宝的品牌,待到市场需求足够大的时候再建厂。”
  同时,硅宝还在谋求“引进来”的合作方式。王跃林介绍说,硅宝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合作已经开始。“比如一些中小微的德国家族企业,犹如散落在各处的珍珠。它们的技术代代相传,产品口碑过硬,但囿于是家族企业,规模偏小,而且‘继承者们从何而来’的问题始终困扰企业健康发展,所以他们很愿意找到有资金实力的中国企业合作。我手头上起码有5家这样的企业。硅宝走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不要什么都自己做,要利用市场的手段、资本的手段,收购兼并一些外国企业,扩大自己的规模,提升技术水平,不断朝专业化、细分化方向发力,完善硅宝在细分领域的战略布局。”王跃林说。
  硅宝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全球化?王跃林给记者列出了几组数字——中国现有、在建和准备建设有机硅单体的单位多达20余家,处于全球第一;中国有机硅单体产能2007年为60万吨,2009年为100万吨,2010年突破160万吨,呈井喷式增长;有机硅单体产能在世界总产能中的比例已经从2005年的15%提高到目前的40%以上,随着有机硅单体和产品价格的大幅下降,中国有机硅的消费量快速增长,总生产量和使用量已经处于世界第一的水平。
  “未来,世界有机硅的发展机遇肯定在中国,中国企业‘出海’走向全球势在必行。行业进步需要示范效应,在吸收兼并国内优秀企业的基础上,硅宝将积极进军海外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吸纳整合资源,这就是硅宝的国际化增长战略。我们力争到2020年,海外业务量达到公司业务总量的30%左右。” 他指出,“硅宝将通过内生式的发展和外延式的增长,加强行业整合,提高市场占有率,向国际市场进军,通过品牌的力量为民族工业赢得话语权。”
  十七年风雨兼程、十七年励精图治,硅宝在动态调整企业战略的过程中,完成华美蜕变,实现了打造中国有机硅材料第一品牌的承诺。然而,成功的硅宝并不会裹足不前。硅宝一如既往地为行业做事,亦如一头脚踏实地的老黄牛。怀着成为有机硅材料国际知名品牌的民族工业之梦,硅宝人义无反顾再出发!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