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增长背后找不足工具五金寻求“长阳”

分享到: 更多
2015-06-11 来源:消费日报网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兼工具五金分会理事长石僧兰颇为感慨地表示:“参加本次会议的企业都是国内工具五金行业各细分领域的骨干和精英,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分析了目前中国工具五金行业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更为难得的是,这些骨干企业丝毫没有敝帚自珍,都愿意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与同行分享,这对于加强工具五金行业的竞合,创造良好的行业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中国工具五金制造业的长久繁荣做了良好的智慧积淀。”

  14.79%出口增长的背后

  根据海关统计,2014年中国工具五金行业出口再创新高,达142.83亿美元,同比增长14.79%。但行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的背后,企业也感受到了来自外在和内部的巨大压力。

  国内规模最大的工具制造企业——文登威力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性江直言,2014年和今年一季度,虽然威力工具的总体销售规模还保持了一定增长,但也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情况。从外部因素看,主要是由于人民币汇率变化以及发达国家工具制造业回流所造成的;从内部因素看,部分产品缺乏竞争力,品牌和渠道的短板依旧存在,也使得企业在经营和销售上遇到了一些问题。

  于性江董事长的发言引起了不少企业家的共鸣。

  “做扳钳类传统手工具的企业现在压力的确很大,我们公司去年的销售上升了15%,但利润却下降了16%。除了每年都在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外,来自环保方面的压力现在也是越来越大,为了应对最新出炉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我们公司去年到现在投入了近2000万元进行厂房和设备的改造。对于环保,我们制造业应该责无旁贷的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且环保门槛的提高,实际上对于我们这些有资金投入能力的大企业来说也有有利的一面,因为一旦政策严格执行,一些生产不规范、不具备实力的小厂将面临淘汰出局。但在国际上,我们的一些竞争对手,比如印度,他们在劳动力成本和环保要求等方面没有我们这么严格,更容易将成本降低进而实现对中国工具业的低价冲击,因此未来来自新兴国家工具制造业的挑战不容忽视。”亿洋公司董事长杨春炜表示。

  金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亚楼也表示:“手工具生产企业的生存时间会很长,但要做好很难。中国的手工具制造业经过几十年时间发展,装备水平每年都在提高,品质也越来越好,产品在欧美市场主流市场也占据重要位置,但现在人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企业以前一年定一次工资,现在几乎每个月都要研究工人的工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住企业的销售业绩和利润水平,需要依靠提高工业级产品的占比,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这就需要企业在提升装备水平和自动化程度方面多下些功夫。”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企业家提到了行业竞争的问题。龙口新达工具有限公司张洪亮总经理就表示,手工具行业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比如在龙口地区就有三、四十家生产企业,这些小企业很难把产品做好、做专业,但却很容易影响到市场的价格秩序。大企业唯有做好技术改造和企业机制化管理,更加专心专注的把专长做好,才能通过差异化的竞争手段在市场上更好的立足。

  工具五金分会秘书长周继华认为,中国工具行业经过30多年时间发展已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欧美一些老牌工具制造强国的本土工具生产企业数量急剧减少,产能大量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转移,甚至连一些知名的检测机构,也开始为中国的工具企业提供检测和服务。在这种大背景下,行业龙头企业更应该把握机遇,推动行业由量变向质变的提升,目前虽然企业仍面临着各种问题,但中国工具五金总体向好的趋势不会变。

  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

  在说出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困难之后,各位企业家并没有就此停住,而是提出了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供行业参考。

  于性江董事长表示,在意识到企业面临的问题后,文登威力的做法是及时梳理产品线,逐步把一些没有竞争力的产品生产线淘汰。于性江说:“我们意识到,单靠我们一家企业是无法把所有的工具产品做到最好,有一些产品是我们非常擅长并做得很好的,那么我们就加大这部分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还有一些产品是同行做得很好的,我们可以通过采购等合作模式,把这部分产品纳入我们的产品线,这样就可以使威力的产品得到全面提升。”

  同时于性江也提出,应通过提升装备自动化程度,降低对人工的过度依赖。据介绍,威力公司员工最多的时候达到5000多人,近几年通过自动化设备的引进,现在已经降到3000人左右,但公司的人均劳效增量明显,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浙江三鼎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江也表示,要通过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控制,降低因人工出错而出现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因素,提高技术和品质控制,让合格率变成合规率。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