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山乡老人 精湛竹编织出文化风景
“这是我在裸心谷工作期间,与众多国际游客的合影照片。这是我在上海大学主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班上,与全国各地和部分外国留学生的合影照。”近日,筏头乡东沈村七旬老人宣国维接受记者采访时,不仅详细介绍了自己精湛的竹编技艺,还介绍了自己与多国友人结下的深厚友谊。
山乡老人本来姓张,因为东沈村收留、养育,所以自己独创的手艺成为“东沈竹编技艺”
宣国维作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技艺项目的传承人,今年已经71岁了。祖籍在东阳。1973年,因为家庭贫困,已经 28岁的宣国维一直未能成婚,最后决定只身一人投奔在筏头乡东沈落户的舅舅。
宣国维说:自己本来姓张,因为东沈村的收留养育,恰巧舅舅有个朋友姓宣,无子女。经过一番撮合,便过继给了宣家,并在这里成家扎根,也把自己的手艺留在了东沈,所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将老人的手艺命名为“东沈竹编技艺”。
“学手艺,三年是学徒,第四年才顶半个工,要学七年才能出师。就好比小学、初中、大学一样,没有到期限,很难修得正果。”宣国维介绍自己的学艺生涯时说:自己出生在东阳竹编世家,父亲7岁学艺,自己也是7岁开始跟父亲学竹编手艺。父亲是当时远近闻名的篾匠师傅,不过,在他父亲那一代人手里,都以制作竹编农具或生活用品为主,如果按照这个轨迹,宣国维日后也许只是一个技艺高超的竹编师傅而已。
因为宣国维是上世纪60年代的高中毕业生,属于有文化的一代人,又因为宣国维落户东沈后,在余杭、安吉等许多家工艺竹编厂担任设计师、艺术指导,不断尝试对传统竹编工艺的创新,所以自己的竹编编织技艺日益精湛,工艺花色不断丰富。
“东沈竹编技艺”除了传统的剖篾、刮青、编织、上格、织藤、定型、防腐防虫处理等工序外,最独具特色的还是染色秘法。” 宣国维说,许多人赞叹他编的容器特别漂亮,不仅能够在容器底部编出复杂的锁纹、城墙纹以及文字,而且花纹和文字还是黛色的,这有别于竹篾的天然本色。这些编字、编花纹的竹篾都是宣国维用一种果实汁液进行浸泡后染过色的,这个方法为他个人独创。因为果实汁液是纯天然的,所以他用的彩色竹篾符合环保要求。
乡村国际旅游高潮带来大批异国游客,在裸心谷里工作,有趣的事真多
这两年,环莫干山异国风情休闲观光线越来越美,“洋家乐”接连不断地开张,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裸心谷。
“我在裸心谷里上班,有‘三免费’。一日三餐免费吃,同时,住宿免费,穿衣(工作服)免费,每天250元工资,每周回家报销来回车费。” 宣国维谈起在筏头乡裸心谷工作的日子,似乎特别高兴。
在裸心谷度假中心,宣国维有自己专门的工作室,还有两个助手。在这里旅游度假的客人都喜欢来参观、体验学习竹编。正如黑龙江某学校的一位老师在这里参观后留言:纯手工竹编,作为农耕文明的一个重要产物,是过去家里最常见的生活用品,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这些手工制品正成为一道渐行渐远的风景。
“有一天,来自美国、英国的两个留学生跟我学竹编,大约两个小时后,仍没有掌握要领,就流露出畏难情绪。通过翻译后得知,留学生说竹编真难,比学电脑还难。”宣国维说:我就耐心地告诉她们,中国有句古话:会了不难,难了不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耐得住寂寞,刻苦用心,就一定能够出师。两位女学生不停地赞叹:中国人吃苦耐劳,有智慧。
“外国小孩子很好的,每次进门都要用稚嫩的话问问:我能进来吗?得到允许后,总是说声:谢谢爷爷!” 宣国维说:每次看到五六岁的孩子来学竹编,我都奉劝他们的家长,孩子太小了,每小时要交110元的学费,实在有点浪费。可家长微笑着说:没关系,主要是让孩子经历、感受竹编技艺的复杂和伟大。“我总是教孩子编织青蛙、小鸡、眼镜蛇、圆球等喜爱的物件。有时,家长也会出钱购买很多竹编精品作为留念,惟妙惟肖的竹编小动物最受孩子欢迎。”
“我还有个洋名字,叫Eden,谐音:伊登。是裸心谷总经理马凯给我起的。很多外国游客都与我合影。有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新加坡、委内瑞拉等等。”宣国维一边指着玻璃板上许多照片讲解,一边从钱夹里拿出了许多外国游客给他留下的名片、写下的联系电话,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长年的坚守和创新,老人的竹编技艺成为宝贵的遗产,正受到特有的重视
哇,这些竹器都是你编的吗?面对记者的惊叹,宣国维平静地说:是的。
都说“竹篮打水一场空”,可在宣国维家的院子里晒着一个他精心制作的竹器——鱼篼,漏不出来一滴水。“这种编法,也是我的独家技术”,宣国维说:这种器皿要用双层竹篾编织,并经过“十锤九晒”,才能使篾丝间距更为紧密,然后再漆上桐油和光油,最终制作出不漏水的鱼篼与竹篮。
蚕匾、笠、竹耙、躺椅、篾席、被笼、睡榻、豆腐篮、花瓶……一楼房间里琳琅满目的竹器,令人眼花缭乱。“这个是米筛,乍一眼看去,这和蚕匾还有几分相似,用细竹条编制而成,圆形,底有细小筛眼,用于筛去粮食谷物中的沙石和碎粒。现代人家中基本都用上了不锈钢的米筛,即便有这种米筛的也大多只是用来盛放物品了。”
时代发展,篾席、竹篮逐渐离开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竹编工艺却不应该荒废、远离。竹编手工艺这一行不比简单的加工业,从一根普通的竹子到做成一只精美的手提包,需要经过十几个老艺人的手,包含了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宣国维说,竹编文化是中国自古以来传承了几千年的东西,现在湖州地区的竹工艺人大多在60岁以上,年轻人愿意学习的很少,传承成了急需的事情。
“今年8月初,在上海大学主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班上,文化部专门将筏头传统的竹扇纳入到非遗培训计划内,我受邀参加培训班,并作为老艺人为培训学员教授竹编手艺,传承竹编非遗技艺。”宣国维欣喜地说:现在,我越老越值钱了。受邀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授课半个月,学院的副院长和教授已经安排一位硕士研究生专门作为我的助手,负责料理生活起居。该学院领导说,现在关于竹编的书籍很少,学校计划组织多名学生跟踪老人,摄影、摄像和文字记录竹编技艺。同时,正在计划收集老人的竹编作品,进行专题展览。
“三年不打铁,四年不作篾,人家都要歇。”这首歌谣形象地表明了当年手艺人的重要。宣国维说:过去,每个村庄都有竹编手艺人,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手艺慢慢荒废了。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载体,纯手工艺的竹编传承非常必要而迫切。我们生长在竹林里,有责任义务传承好这一行!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