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宝庆竹刻:历经时光雕琢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旧时称为宝庆的邵阳,靠着漫山遍野的南竹,成就了蜚声中外的滩头年画,也成就了另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宝庆竹刻。只是,在传统民间手艺日渐式微的今天,要让它们重拾往日的辉煌,靠的却是手艺人的一份坚守与毅力。
竹刻艺人张宗凡是宝庆竹刻项目国家级传承人曾剑潭的徒弟,他不仅将已渐渐被人淡忘的竹刻艺术一点点拾起,而且将这门技艺传授给更多的孩子。记者走进坐落在邵阳市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校宝庆竹刻研究所的作坊,刻刀在张宗凡略显粗糙的手掌中灵巧地游走,发出沙沙的轻响,走近,丝丝竹香沁人心脾。“一件满意的竹刻,需要上万个动作才能完成,必备的刀法就有30余种。”张宗凡介绍说。
“传统宝庆竹刻,要先将竹子去青去节,剥削出竹簧,经过煮、晒、碾等工序后,压平贴于木胎或竹胎之上,再抛光打磨,运用不同手法在上面雕刻人物、山水、花鸟,雕刻出来的成品色泽犹如象牙。
“宝庆竹刻的珍贵,在于雕工的细腻与工艺的复杂,譬如要雕刻一个花瓶,有30多道工序,包含上万个动作。要剥削出一片竹簧,就有300多个动作,才能把1厘米厚的竹基削成2毫米厚的竹簧。雕刻环节费的功夫就更多了。”近25年来,张宗凡不断给竹雕融入新的元素。他的作品把刀工与画技融为一体,以刀代笔,在疏密有致的线条中营造出极具金石韵味的古典中国画风格。“现在我们已把玉石雕刻的技法薄意浮雕引入竹刻,出了不少有特色的作品。”
“保护这项民间老手艺,很迫切!”张宗凡非常忧心。近年来宝庆竹刻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价格和成本极不对称,仅存的20多名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年事渐高,家庭作坊式的小型竹艺厂只有两三家,主要生产茶叶盒、笔筒等实用品和工艺品。
不过,他仍很淡定。4年多来,他开办的宝庆竹刻研究所招收了近50名残障青少年,经过文化、美术基础和竹刻技艺的系统培训,他们不但掌握了一门赖以谋生的绝技,还成为宝庆竹刻的新生代接班人。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