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呈五大发展趋势 橱柜企业明晰谋发展

分享到: 更多
2016-01-05 来源:中华橱柜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商模式异常火热,不知不觉蔓延到了橱柜等家居行业。在去年,很多企业做了电商方面的尝试,双十一期间的收获也卓有成效。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在2016年,橱柜等家居行业的电商或将呈现以下五种趋势。


    O2O是电商永恒的话题


    去年的家居O2O可谓受到不少的挫折,在年中,业内便公布了一份O2O“死亡名单”,其中便包括了宜家家装、家装360等著名的家装O2O;5月份,全国首家O2O家居商城郑州乐E家忽然倒闭。一连串的事实也不得不让业界看清:烧钱取暖。当然,纵观大范围的O2O建设,亦不乏林氏木业、滴滴打车、饿了么这些特立独行的企业。而在家居范围内,林氏木业以自身产业结构优势与大数据,催化O2O模式的不断扩散。但另一方面,林氏木业独有运营模式与发展背景又注定了这所企业的特殊性与不可复制,一个广泛、合适的家居O2O模式仍在云中雾里。


    2016年,O2O或将要再经历一段持续的阵痛期,而且在经济大环境颓靡的情况下,不单单是橱柜行业,恐怕各行各界的O2O业务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庆幸的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阵痛”来临,O2O行业“烧钱”的模式将会暂停,企业更多的向生态、创新的方向迈进。


    原创成橱柜企业坚持的方向


    在过去的2015年当中,阿里与京东“掐架”成瘾。在两者多次交手的过程,京东多次多次抓住淘宝“假货成灾”的弱点进行攻击,让阿里有苦难言。确实,以淘宝为首,各大电商平台都有不同程度地出现这种“非原创”现象。为了维护声誉,以及保证市场占有率。近日,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首席平台治理官宣布,在阿里2015财年整体不再新增员工情况下,额外新增200名员工专职打假。阿里这个行为不仅表明了自己打假的决心,同时也为下一年整个电商走势标配上了新的代名词:原创。


    如今,在整个电商环境被人诟病成“假货泛滥”与橱柜电商环境虚弱之际,橱柜企业只有将两者问题结合,坚持原创,才是长久的出路。种种迹象表明,2016年橱柜电商可能出现的一大变化,就是产品的创新性与独立原创性,过往“同品不同店”的现象将随着消费者保障制度不断的完善变得越来越少,这也是促进电商良性发展的正道。


    智能化已经不是臆想


    家居智能化早已经不是科幻片中的“臆想”,随着时代的进步,家居智能一体化逐渐变成现实。凭着人们对物联化网的理解与运用的加深,未来家居智能化的普及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个趋势。自去年以来,智能家电和可穿戴设备一直都是一个风口上的词语,而智能家居更是互联网下的物联化体现,与传统的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家居的所有功能,还同时具备了网络通讯、信息、和设备自动化等特点。在2016年,智能家居的广泛应用将成为趋势,橱柜企业正在运用他们对互联网的理解以及相关智能科技,逐渐改善人们的家居生活。


    网购家居产品成消费者常态化选择


    曾几何时,网购家居市场仍然一片空白,而仅仅经历八年的发展,这片市场就呈现出了空前的繁荣。现实生活中,网购已经变成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网购意识的加深,八零九零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网购家居产品在未来很有可能消费者购买家居产品的“第一梯队”选择。


    到实体店购买家居产品,消费者常会受到空间与支付方式的制约。而网购家居产品则因为互联网的应用以及O2O体验店的普及,网购家居产品逐渐呈现多元化、普及化的趋势。不但如此,近年来电商行企围绕“最后一公里”大做文章,逐步完善家居产品的售前售后服务,也让消费者切身感受到网购家居产品的便捷与可靠。有调查数据表明,愿意在网上购买家居产品的消费者比例在逐年上升,这预兆着离全民网购家居产品的时代已经不远了。


    竞合成大势所趋


    低迷,是近几年来对家居电商状态最简单的总结。造成这个结果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在外受制于大市房地产影响,当这个怀抱不再热情,下滑是必然的结果;二则是在内家居电商与传统家具行企之间,永无终止的斗争。


    说到底,传统与电商之间的斗争是出于形态上的差异。以橱柜行业为例,传统橱柜有着良好的售前体验,而电商则是更便捷的支付和览阅商品方式。两者既是双生子但又有着各自不可复制的优劣之势,在面对寒冬之时,为求生存,大多数企业选择的是“内战”,才导致如今电商残破不堪的局面。企业与企业之间亦是如此,特别在家居行业,同质化竞争正损害行业利益,产能过剩与价格竞争负面影响让寒冬更为漫长,因此行业内更需要一种“共赢”的思想。


    寒冬漫长,目前,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始意识到彼此之间需要的更多是“竞合”环节,如此看来,橱柜等家居电商之路破局的关键,将离不开跨界合作与竞争融合,同时,这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