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热衷海外并购 将开启LED照明新时代

分享到: 更多
2016-08-08 来源:照明周刊

2016年,照明行业已经发生多起并购案,其中最受瞩目的,无疑就是历时一年多的欧司朗光源业务收购案。7月26日,欧司朗监事会决定将朗德万斯出售给一家中国的财团,该财团由战略投资公司IDG资本(简称“IDG”)、中国照明企业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木林森”)以及另一家财务投资者义乌国有资产运营中心组成。至此,木林森凭借企业雄厚的资本及强大的竞争力成功并购欧司朗光源业务。
  众所周知,资源整合最快捷的手段莫过于企业间的并购整合。无论是大企业吞并,还是股权收购,都直接促进了双方资源的整合。随着LED照明需求的快速提升,LED行业迎来发展高峰期,行业内各个的企业都开始扩产、布局渠道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并购作为其中一条最便捷、见效最快的路径受到众多LED企业的青睐。
  LED企业为何热衷并购
  随着行业的发展,大量资本不断涌入,产品利润低、同质化问题日益明显,LED企业面临残酷的优胜劣汰的命运。2015年,LED行业整合并购频繁,开始选择纵深产业链,生产、销售高附加值的产品。据《2016-2021年中国LED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产业链并购整合案例已超过40余起,并购总金额已超过300亿元,其中不乏中国资本收购国外品牌照明企业的案例。
  2015年12月10日,飞乐音响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飞乐投资有限公司在英国设立的特殊目的载体INESAUK Limited(暂定名),以现金13,840万欧元收购Havells集团持有的喜万年品牌的80%股份;同时,又拟通过全资子公司飞乐投资以现金预计1,040万欧元收购Havells EximLimited(简称“香港Exim”)的80%股份。
  2016年3月11日,三安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拟以自有货币资金合计美金226,000,000元(折合人民币14.7亿元)的交易总价合并英属开曼群岛商环宇通讯半导体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不断涌现的LED并购事件,反映的是行业正处于加速整合、洗牌阶段,产业调整转型渐成当前发展的“新常态”。LED企业为何在近几年动辄数千万、几亿、十亿将一些企业收入囊中?事实上有几点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一、资源互补实现资源整合
  当前阶段,国内的劳动力相对便宜,在LED应用整机生产技术方面有较高水平,能够短时间内完成产品制造,这是国内厂家的优势,如何走出去需要LED企业开辟一些新的途径。不管是从并购双方的发展轨迹,还是从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抑或是目前正在上升的市场环境来看,并购似乎成了在行业洗牌中规避风险并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佳“出路”。
  收购本身应该是一件好事,兼并重组有助于企业整合资源,提高规模经济效益,让企业以很快的速度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确定或者巩固企业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有助于企业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企业降低了资金成本,改善财务结构,提升企业价值;此外还能实现并购双方在人才、技术、财务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增强研发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谋求并购战略价值等。
  事实上,对于一些拥有渠道和品牌、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且资金相对充裕的大企业来说,行业临近爆发性发展的时刻也往往是选择出手并购的好时机,尤其是出于对未来市场的良好预期,一些国内外大企业已明显对并购和产业链整合表现出浓厚兴趣。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强强联合、垂直整合产业链等方式巩固市场地位。
  从国际大厂的动态来看,之前飞利浦频频收购LED照明厂商,以借此巩固不同领域的照明品牌地位;欧司朗借收购专注于建筑、商店及酒店专业照明的Traxon,获得开发专业LED照明解决方案技术,积极抢攻新兴市场。中国LED芯片与封装厂家也通过庞大的资源优势展开供应链垂直整合布局。
  二、加速品牌渠道的开拓
  在众多企业并购中,海外并购占绝大多数的比重。伴随着LED产业的爆发性发展,一批中国照明企业积聚了生产制造、市场开拓、资本积累的雄厚实力,除了布局国内市场,也把目标定在海外市场,从诸多中国照明企业实施海外投资与收购计划可以看出,中国照明企业在大举开拓海外市场方面,呈现你追我赶之势。
  通常意义上来讲,海外并购是一些企业快速走上国际舞台、拓展海外市场的有效手段。过去受限于资金人才的欠缺,中国照明企业很难涉足国际专利封锁市场,对很多国内企业来讲,品牌名声不够响亮,缺乏一定的海外消费族群,本土品牌在国外市场立足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借助国外成熟品牌以及国外现有的市场渠道优势,可以大大缩短市场开拓周期,节约精力,通过投资和收购国外大型的照明企业,掌握全球先进的专利技术、市场渠道优势。
  在今年2月26日东芝照明技术公司宣布,计划将在中国制造和销售灯泡和照明器具的子公司出售给中国家电厂商康佳集团,出售额估计达到十几亿日元,并且将撤出中国的消费者产品市场,向康佳提供东芝品牌。
  7月14日,科锐宣布,决定将科锐电子旗下最赚钱的功率和射频业务部Wolfspeed出售给德国芯片厂商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这次收购将进一步增强英飞凌在电动交通、可再生能源以及与物联网(IOT)相关的新一代蜂窝基础设施等增长型市场上作为功率和射频(RF)功率解决方案供应商的领先地位。
  这些收购行为,为照明厂商打开问题缺口且全面进军海外市场提供了机会,也是企业踏入全球市场的绝佳途经。
  LED企业海外并购需注意风险
  企业并购是企业整合资源的主要手段,是实现快速发展的捷径。比如很多企业抓住了海外并购机遇并因此受益,但由此受挫的也不在少数,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并购是把双刃剑,因而LED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活动时须注意的风险有以下几点:
  1、融资风险。合理的融资方式,可以使并购企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方式选择不当,就有可能背上沉重的财务负担,甚至会影响并购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有些企业为了尽快筹到并购所需资金,忽略了企业自身所处发展时期,盲目求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徒增融资成本。如果企业筹资不当,就会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杠杆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时,只有及时足额的筹集到资金才能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
  2、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资产不实风险。许多并购案例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解决好并购中的价值评估风险,使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企业并购,本质也是一种商品的交换关系,对于交易双方来说需要有灵通的信息,需要有人做促进工作,所以需要建立服务于并购的中介组织。
  3、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不和谐。企业在兼并收购中,一定要确定自己有没有能力去整合这家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研发能力、渠道能力、品牌能力,都是可以通过收购获得的,但如果不能有效地整合企业文化,并购回来后就会有很多问题出现,无法将资源最大化利用。
  4、人才的流失。人才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源及人才问题尤为重要。本国人才对国外的经营环境、法律环境都比较陌生,在思维模式、业务能力、价值理念等方面还不能充分满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所以,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事摩擦,充分利用被收购公司的人才继续开展海外业务,进一步构建全球化组织的各项核心能力人才体系也是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近年来以行业整合、消除产能过剩为特点的中国企业并购浪潮持续高涨,并购已成为LED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的有力手段,也是LED企业登上国际市场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对我国照明行业是一个比较大的冲击,有正面影响,同时也有负面影响,企业应冷静看待。当前行业整合无疑成为行业趋势,强者更强的局面得到了充分显现,无论针对技术还是针对渠道的整合,对行业来讲都是为了迎接更崭新的照明时代。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