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身器材还缺啥?
有关社区健身器材的问题,很民生,很有存在感,也因此备受关注。去年11月,本栏目推出了“关注社区健身”系列评论,其中一篇《社区健身器材坏了谁来修?》戳中了很多读者的痛点,取得良好反响。有读者来电反映问题,有人发邮件建言献策,还有企业愿助一臂之力……如今近半年过去了,从走访和读者的反馈来看,不少社区安装了全新的健身路径,很多“超期服役”的器材已被更换。不过与此同时,在很多社区,健身器材老化、损坏、“带病坚持”的现象依然存在。
对于健身器材的体检、保养、维修、更换,看似繁琐,其实很简单,市民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热线电话而已。当前很多健身器材都有维修电话,如果仍在保修期,打一个电话过去就会有人提供维修服务。但问题是,保修期过了之后呢?看到器材损坏,如果没有便捷的报修渠道,很少有人会不辞辛苦、不计时间成本地找物业、找居委会、找街道,毕竟太麻烦!对此,社区居委会或街道文体中心不妨在健身路径附近竖块牌子,公布联系方式,让市民发现问题时能找到人,让健身器材真正摆脱放羊状态。
当然,在维修电话的背后还需要工作机制。社区的健身器材安装主体各不一样,责任主体也就不清晰,当器材损坏、居民反映强烈,一般没维修经费的会予以拆除,有经费的则上报申请维修。对此其实应该有规范的工作机制,应该有专门统筹,比如体育部门设有群众体育处(科),不妨定期向各街道、社区下发通知,要求对小区健身器材定期排查、“体检”、上报;平时也应该设置“上报-核实-维修”的工作机制,让健身器材的管理、维护有章可循、有经费保障。此外,社会力量也可以有所作为。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