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商标侵袭户外品牌 打擦边球抢注商标
这两个月来,先是飞人乔丹与乔丹体育之间的官司,后是阿迪达斯与阿迪王公司之间的纠纷,一茬又一茬的商标争夺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其实,当业界感叹披着"洋皮"傍着洋品牌发展的本土企业状况百出时,另外一种"山寨"势头也在兴起。
国辉CBA被传斥资买回"C13A",ABC遭遇"A13C",利郎男装与利郎商务酒"纠缠"多时……这种抢注山寨商标的行为,开始向国内的自主品牌转移,令人防不胜防。
市场多人抢注商标 本土品牌频被"山寨"
在今年的第十五届鞋博会上,一个关于各种鞋品牌商标转让的广告牌挂在了其中一个展位上。如此醒目,似乎要锁定与会者的目光,引起来自全国乃至国际鞋业界人士的关注。
其中,在一个以狮子头为主图的商标下,赫然标着"狮牌户外"四个字。记者的第一反应就是,疑惑。疑惑于这个商标是否就是晋江市盛狮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旗下的那个户外品牌,更疑惑的是正蒸蒸日上的盛狮王体育已经在转让自己的商标了吗?
为一解心中疑惑,记者以购买者的身份拨打了转让商标公司广告牌上的电话。负责该商标转让的李先生向记者表示,公司只是注册了图形商标,在商标之下加上"狮牌户外"四个字,其实是为了看起来更有影响力,这样做可能会吸引更多对这个商标有兴趣的购买者。其实这四个字在商标上已经被注册了,但李先生进一步向记者兜售,表示其实还是可以将这四个字注册为公司名称的。
原来,盛狮王公司并没有转让商标,这是一个抢注的山寨商标在打擦边球。
实际上,早在"狮牌户外"被打擦边球之前,已有晋江的男装品牌"利郎"被一家酒商"傍"上。如今,那家"利郎"酒业正如当初的阿迪王一般,借着"利郎"名,发展得如火如荼。但许多消费者不知道的是,利郎酒业与利郎男装,二者之间没有丝毫关联。
记者发现,还有一种更令人哭笑不得的"山寨"模式:一些瞄准了抢注商标或类似商标商机的投机者,正不断以注册无限接近一些发展势头较好的本土品牌的商标来获利,甚至混淆消费者的视听。
如国辉(中国)有限公司旗下体育用品鞋服品牌CBA,几年前就被有心人抢注了"C13A"品牌,由于"B"与"13"二者在设计上可无限接近的缘故,被合法"山寨"品牌的国辉体育只好出重金买下这个商标。而如今,童鞋品牌ABC也迎来了竞争对手"A13C"。
对此,抢注"A13C"商标的投资公司老板李先生表示,正是由于此前看到CBA品牌企业出重金买下山寨商标(据这名李先生称,国辉当时出了30万元买下了"C13A"品牌。该说法并未得到国辉方面的证实),所以自己也注册了ABC品牌企业的山寨版商标"A13C"。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福建天衡联合(泉州)律师事务所对商标抢注案件一直颇为关注的律师黄露也向记者表示,类似"利郎"商标被抢注或者ABC、CBA等品牌被山寨的现象早已不是个案,类似的案例还有"百度"牌避孕套、"水立方"牌白酒、"林丹牌猪饲料"等等,社会上,恶意抢注商标的行为正逐渐泛滥。
德尔惠(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何苦曾在其新浪博客中发表了一篇文章:《泉州有多少"鸟"品牌》。的确,在品牌之都晋江,正是由于有了众多的优秀品牌作庞大基数,使得抢注商标,或者抢注类似商标搭顺风车、打擦边球的行为日渐猖獗。
现行法规有"利润空间" 抢注商标成"投资渠道"
为什么恶意抢注商标现象层出不穷甚至屡禁不绝?
"要么ABC企业自己来买回去,要么我转让给有心做童鞋的企业,这个商标跟ABC的相似度很高的,只要童鞋企业使用这个类似商标,生意一定不差,因为这就是商机。"上述李先生向记者表示,自己注册这个商标不过花了1000多元,但这个商标的价值最少的行情价也是四位数甚至五位数以上。
记者了解到,目前社会上有一大批李先生这样的职业抢注人、专业抢注公司,出于"利字当头",借助大量出现的专业商标交易网站、商标拍卖会等机构,通过抢注后高价转让或提起民事索赔等手段,将恶意抢注和转让牟利打造成产业链,恶意抢注商标已成为这些人热捧的"投资渠道"。对"李先生们"而言,这样的行为只是一次类似买彩票一样的"游戏",花在注册山寨商标上的钱不多,但若因此而额外获利,则是意外之财。没有卖出去的话也无所谓。
对于这种利益诱惑,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尴尬现状,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中国商标注册机构技术和意识的严重缺失。对此,福建天衡联合(泉州)律师事务所对商标被抢注案件颇有研究的律师黄露表示赞同。
据黄露介绍,我国商标法实行"注册产生权利"的原则,忽视对商标使用的要求,致使商标权获得和维持的成本低,潜在的收益高,给恶意抢注人留出了很大的利润空间。如一件商标申请的规费为1000元,一旦核准注册,每十年续展一次,续展费为2000元,年平均成本为100至200元,只要花费很低的成本就可以将他人的商标抢注到手,然后高价转卖牟利。
"此外,我国现行法律对恶意抢注商标行为的打击力度不足也是原因之一。'商标的生命在于使用',恶意抢注促进了虚假的商标交易的繁荣,但这种'繁荣'与国家倡导的'实施商标战略,繁荣商标市场'中的繁荣是背道而驰的。"黄露认为。
被傍品牌多数愤慨 却极少企业主动防御
"抢注品牌商标或山寨品牌商标,这是一种缺乏商业道德和心理浮躁的表现。"利郎男装相关负责人胡诚初向记者表示,品牌是企业历尽千辛万苦,在企业主和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在消费者的心里经过长期沉淀而建立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品牌商标也是另外一种知识产权。而抢注者,无非是想通过不劳而获的卑劣手段窃取别人已有的成果为己所有,去蒙骗消费者而获利,这对品牌企业是一种伤害。
虽然多数品牌企业表示愤慨,但记者惊奇地发现,大部分本土品牌企业竟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漠视和放任的态度。
就有人注册"A13C"商标一事,记者联系采访ABC童鞋企业品牌经理黄炜成。作为专业的品牌负责人,其对此事的态度却并不以为然,并表示早在2009年就已知道此事,但公司尚未作出任何应对。
业内人士分析,这种态度的由来,应该存在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被傍品牌的伤害品牌企业还没有切身体会到;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许多品牌企业发展初期对自主品牌的保护意识还十分薄弱。就像何苦所言,"不能怪老板没有眼光,当初做生意的时候只是想养家糊口,并没有想到品牌将来会成为可以卖钱的无形资产。"一句话,道出了许多本土品牌企业的心境。
"许多被山寨被抢注的品牌企业出现这种态度,也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在乎,而是因为恶意抢注商标会使正常商标申请遇到更多的商标障碍,导致审查期限变长,甚至迫使部分正常经营的企业不得不放弃已使用的但未全类别注册的商标;同时,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来处理被抢注的纠纷,也会使得品牌企业无法安心生产和经营。"黄露分析,基于此,不少品牌企业会抱着一种放任的态度来对待被抢注被山寨事件,希望被抢注者并不会真正对商标投入使用。
当然,也有一些已经上市的规范品牌企业如利郎男装,在面对被跨行业傍品牌的行为时,懂得积极维护自己的品牌商标合法权益。
胡诚初表示,品牌企业必须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要清醒地认识到商标对于企业特别是品牌企业来说就是颜面,就是企业的形象,企业的文化,她向外传达的是企业的理念和对消费者的态度。因而,绝不允许那些偷鸡摸狗的抢注者来抹黑自己的企业,抹黑自己的品牌形象。
"为此,首先,品牌企业在注册时就要有前瞻性的思维,不但注册现有业务范围,也要考虑未来可能从事的行业,让抢注者无孔可钻;其次,要积极争取把自己的品牌做到'着名商标'或者'驰名商标',以进一步得到商标局的保护;最后,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自身要不断创新,让抢注者永远跟随你不断奔跑,因永远跟不上你的步伐而趴下。"胡诚初表示,对于抢注者和山寨商标,不但要看谁笑得最好,还要看谁笑到最后。
做好防御性注册
运用法律维权
品牌企业如何应对商标被抢注或被山寨的行为?律师黄露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四种方法"狙击"抢注者。
"一是异议途径,若抢注人申请注册的商标处于初步审定公告阶段,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二是争议程序,若抢注商标已经注册,商标所有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撤销该抢注商标;三是诉讼途径,如果错过了法定的异议期限或争议期限,在先商标使用人还可以以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三种方法都是抢注事发后在先权利人非常重要的救济手段,但缺点是会遇到组织证据比较困难以及证明标准比较严格的问题,因此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最好的方法是第四种,即防御性注册---针对一个要保护的核心商标,选择进行全类别的商标注册,实践中,不少富有远见的企业正是通过防御性注册来主动对抗他人的商标抢注行为。尽管防御性注册暂时会给企业增加一些成本,但从长远来说,可以为企业储备大量的品牌资源,同时,也是对商标---市场竞争中最锐利的武器的最好的保护办法。"黄露介绍。
"说到底,遏制商标抢注行为,既需要企业家增强商标维权的法律意识,实施企业自身的商标战略;也需要立法、行政执法、司法机关加强能动性,提高恶意抢注人的机会成本和违法代价;更需要老百姓对恶意抢注这一不诚信行为的危害形成统一认识并自觉抵制。"黄露表示,相信在一个真正讲究诚信经营、尊崇踏实创业的社会环境中,恶意抢注者会因为巨大的道德风险,而最终面临形单影只的局面。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