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拯救食品安全?

2013-06-0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双汇收购美国最大猪肉企业史密斯菲尔德的交易近日备受关注。此前,美国媒体称,曾提出要分拆猪商史密斯菲尔德的康地谷物公司突然力挺双汇,意味着此次并购案距成功又近了一步。

  此次并购案将由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等机构进行审批,还需通过相关反垄断调查。一旦获批,将成为中国食品企业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并购案。

  这次食品行业最大的海外收购之所以有成功的可能,中国不断攀升的猪肉需求被认为是一大关键。5月30日,《经济学人》在其报道《美国猪飞往中国》中写道:“这次收购的推动力来自中国国内的需求。随着中国收入水平提高,中国人的猪肉消费量迅速上涨。中国的生猪存栏量为4.76亿头,约为全球总量的一半,但这个数字依然无法满足需求。自2008年以后,中国成为猪肉的净进口国。”

  近年来,食品行业的海外并购屡见不鲜:上海光明食品集团在2011年以包括债务的5.22亿美元价格购买Manassen食品澳大利亚公司的交易;中粮集团2012年出价1.4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糖供应商徒利糖公司的交易;光明食品还在2012年宣布了购买英国麦片供应商Weetabix食品公司的计划。

  尽管此次双汇收购案还没有得到落实,但外国媒体依然认为双汇收购案仅仅是中国食品行业海外并购趋势的开端,随着中国消费者寻求更安全的产品,西方公司和经济体将成为主要受益者。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愿意促成这起海外并购。《纽约时报》报道称,来自密歇根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国会参议院农业委员会的主席黛比·施塔贝诺声称,她对交易会对美国食品安全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还是有担忧。和之前的一些批评意见一样,她也对食品质量下降的可能性提出了疑虑。

  这些担忧不无道理,毕竟近今年国内的食品行业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安全问题。就连这次并购案的主角之一双汇也在2011年闹出了“瘦肉精”事件。

  虽然双汇方面一直坚称收购后要继续执行史密斯菲尔德原有的产品标准,但是消费者依然存在担忧。

  随着财富的增长与一系列有毒食品丑闻之间冲突的激化,有意进行海外收购的投资者还将高质量的后期加工食品作为一个目标,包括了橄榄油、肉类以及奶酪和酸奶等奶制品。荷兰农业合作银行的分析师潘辰君表示:“国内市场无法说服消费者相信食品的安全性,这类并购还有很大的空间。”

  单纯的依赖海外并购并不能真正的解决国内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有专家指出,国内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是源于技术方面,而是源自监督方面。如果盲目地依靠大规模的海外投资,那么可能食品安全问题没得到解决,反而会套牢中国企业,影响其盈利能力。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广告位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