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的“新朋友”—碳交易
有这样一位“新朋友”,他也许可以让节能减排不再成为沉重的负担,他也许可以让保护环境成为利益的共享。他,就是碳交易,一个对于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而言业已熟悉的市场机制。但是,对于近年来挨了板子的造纸企业来说,结识这位“新朋友”多少还是抱有非诚勿扰、敬而远之的心态。新的朋友、新的思路,造纸行业需要新的尝试。
势在必行何不早点动手
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是大型造纸行业在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中所无法推卸的责任。减排、环保好像现已成为一种企业的被迫行为,然而,怎样才能让企业这种被迫行为变成主动参与?碳交易,似乎可以为这个问题写上一“解”。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其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
对于这位“新朋友”,造纸企业多少有些顾虑:他到底是一个政治概念还是一个可操作的商业行为?在这个平台上,到底能不能挣到钱?这是一个长期打算的事,还是一个眼下就要去做的事?
中国轻工业投资发展协会秘书长赫然在一次造纸行业会上说,碳交易在国际上主要指清洁发展机制(CDM)。CDM是《京都议定书》的产物,《京都议定书》又是全球政治框架下的产物。所以碳交易的机制设计有国家跟国家之间政治博弈的色彩,但最终是落实在企业之间的交易行为上。它是碳排放社会责任的一种交易,而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机制,这样就给共同交易成本的不同减排、不同环保投入的企业之间产生了一个机制,能够让最低成本的企业在市场上大规模地去做节能改造和减排。
6月19日,深圳市碳交易开市,标志着中国碳交易试点正式启动。2012年1月13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深圳市获准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到2015年我国将基本形成碳交易市场雏形,大部分的城市都要进行碳交易,这是势在必行的。所以对于早晚都会来的事,与其被动去等,不如早点动手。毕竟,一个机制的起步阶段,国家都会有相应的扶持政策,企业能够得到一些切实的利益。因此,率先进行碳交易的企业都有可能优先得到利益,之后则会越来越难。
不管是机遇、挑战要先去“握握手”
“找呀,找呀,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不管碳交易对于造纸企业是机遇还是挑战,都要有勇气去和他“握握手”。
2012年5月20日,国家发改委根据《关于印发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公布了“十二五”期间“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企业名单及节能量指标。其中,涉及的造纸企业共有500家,节能总量达到标准煤近531万吨。如果按照标准煤l吨排放二氧化碳2.7吨计算,“十二五”期间,造纸行业将要减排二氧化碳1433.7万吨。
对于国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的现状,国内造纸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国内碳市场的前景并把握住此次机遇。根据世界银行报告,2009年,发达国家碳排放配额市场的二氧化碳交易总量就达到73亿吨,市值达1200多亿美元。这对资金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而且正在越变越大的蛋糕。我国造纸企业目前参与碳交易的项目极其有限,作为碳资产巨大的一个行业,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纸企应积极参与到自愿减排交易当中并获得应有的收益。
然而,这也是一次艰难的战役。可以看到在7个试点省区有造纸企业的,基本上都将制浆造纸企业纳入到温室气体管控范围,造纸企业肩负着减排任务。这对本来面临着市场疲软、环保压力巨大的造纸行业来说,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可能会给部分造纸企业新的压力。不少国内低碳项目在匆匆投资后,现在却遭遇了滑铁卢。从碳交易中赚到真金白银,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如所想一般。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申请之路越来越艰难、漫长,国际碳交易市场价格动荡、行情不明朗都会成为纸企鞋中的一粒石子。这些失败的案例也会让纸企开始怀疑,通过市场化的手段,真的就能通过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吗?
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找新路
前一段时间有一家做碱回收炉的企业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做碱回收炉的企业还能做多少年,以后用生物方法可能就不用碱了,做碱回收炉的企业往哪去生存呢?思路决定出路,企业不能仅仅埋头做自己的制造业。如果今天企业不抬头看路,明天必定会迷失在丛林中。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副主任、全国工商联纸业商会独立监事郭永新说。对于碳交易,郭永新更希望造纸企业可以视其为打开利益之门的又一把钥匙。新的出路,要敢于去尝试。
我国是清洁发展机制(CDM)最大供给国,2008年我国CDM项目产生的“排放减量权证”成交量已占世界总成交量的84%。中国的碳资产规模之大,对于碳资产潜在所有者的企业来说,如果不能高度关注,将可能丧失重大机遇,或者遭受隐性风险。目前,世界范围内对碳减排已形成了共识,国内碳交易市场也已起步。
2005年以来,造纸企业在CDM项目申请中,有成功的有失败的,失败的也不是因为本身基础不好,而是在执行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专业技巧有所欠缺,或者技术路线没有达到碳排放的效果。目前造纸企业尤其是大型造纸企业将主要精力都放在扩张产能上,更多关注节能而不是碳减排;造纸企业很多项目不完全符合CDM 开发要求,没有单独的可研或者环评批复或者相关的备案文件,造成CDM开发上的一些困难,使得有些企业畏难不前;关注造纸行业碳资产管理的专业化公司不多,加之碳资产管理需要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导致有些CDM项目半途而废。
专家建议,大型造纸企业要充分考虑到自身快速发展所面临的碳排放配额不足的问题,加强自身碳资产管理,可以考虑通过CDM项目开发培养和建立自己的碳资产管理团队;对于造纸企业CDM项目的开发工作,建议考虑设置专业的部门或者人员负责CDM开发及碳资产管理,并培养出一批碳资产管理的专业人才,从而在碳交易市场中占领自己的一席之地。(冯璐)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