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储兵败进口糖 广西糖企今年亏损达30亿

2013-09-02 来源:华夏时报

   曾经的“糖高宗”如今终于“退”位了。国内食糖现货价格指数(CSI)由2011年8月时最高的7932.58元/吨,直落到现在的5496.62元/吨,降幅大约三分之一。(注:笔者此处采用云南糖网China Sugar Index 国内食糖现货价格指数

    糖价大跌,进口糖功不可没。东方先导(广西)糖酒有限公司经理杨时创告诉记者,进口糖的价格每吨比国产糖低1000多元,这让国产糖“价格涨不起来”。“初步估计,今年糖价下跌将使广西糖企亏损达30亿元左右。”广西糖业协会理事长农光说,如果糖价继续低迷,一些制糖企业将面临倒闭风险。

    业界人士曾寄希望于国家食糖收储。但从已经进行的两批国储收糖的效果看,糖价下跌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正是因为托市收购扭曲了市场价格,才使得粮食生产陷入大量进口又大量收储的“怪圈”。

进口冲击

    最近,一辈子跟甘蔗打交道的广西农民梁恩发现,“日子没有前两年好过了”。上一榨季,甘蔗收购价是500元/吨,今年则下调到了475元/吨。前段时间,糖厂还拖欠了他部分甘蔗款,过了一段时间才还清。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糖价的下跌。农光解释说,亏损使得糖企难以兑付甘蔗款给农民,从而影响到广西约2000万蔗农的利益。

    杨时创告诉本报记者,近年来,糖企的人工、物料成本一直在上涨,但白糖制成品的价格却持续下跌。作为一家全国性糖业集团,他们公司目前尚能消化这部分成本,不至于减产或是关门,但受到的影响也很大。

    国内糖看广西,国际糖看巴西,国内糖企的紧日子其实正是拜国外同行所赐。海关统计,2013年7月份中国进口食糖50.0万吨,同比增加10.2万吨,增长25.58%;环比增加45.9万吨,与上个月4.0万吨的进口量相比更是激增1122%。

    整个1-7月份,我国累计进口食糖量已达176.8万吨,而2013年全年食糖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也仅仅为194.5万吨,1-7月的食糖累计进口量已经用去了全年进口配额的90.9%。

内外价差

    曾几何时,我国的食糖自给率高达90%以上。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及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全球食糖进口大国。2010年,我国食糖自给率降低到76.4%。到了2011/12年度,中国食糖进口量已达430万吨,成了全球最大的买家。

    7月,更是食糖的传统消费旺季。由于夏季含糖饮料、冷饮的需求量大增,加上9月中秋、10月国庆“双节”的备货需要,使得食糖的需求量大幅提升,消费预期推动了市场的采购需求。

    只是,需求如此旺盛的市场,如今却在被进口糖日益蚕食,原因就在于内外价差。白糖分析师郭兆庆告诉本报记者,广西产白糖的保本价大约在5600元/吨,而巴西原糖缴纳15%的配额内关税后,再加上加工成本,每吨的成本也不过4200元左右。以5400元/吨的价格销售,其利润能达到1200元/吨。即使是配额外的进口糖,需要缴纳50%的关税,其成本也只有5200元/吨,还是比国产糖低。

    据专家分析,内外价差为何如此之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内甘蔗种植劳动生产力低下、土地利用率低,同时还受到良种缺乏、水利基础设施滞后等条件限制,使得我国甘蔗种植成本远高于国际水平。同时,从2010/11制糖年起,国际食糖市场扭转了供不应求的状态,逐渐呈现出过剩格局,也加剧了食糖国内外价差的扩大。

收储之过

    国内糖企苦盼“春天”,普遍将希望寄托于国家收储。只是,2012/13榨季国家虽已分两批收储食糖180万吨,但效果并不明显。

    更有甚者,还有人将收储制度视作是进口量猛增的罪魁祸首。知名咨询机构金仕曼就表示,中国进口糖攀升是受政府政策影响,政府收储国产糖意味着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从而促使进口增加。

    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也表示,托市收购最大的问题在于扭曲了市场价格,托市收购价格持续提高使得粮价缺乏弹性,陷入大量从国外进口、国内又大量收储的“怪圈”。

    在广西糖业协会高级工程师钮公藩看来,收储制度是治标不治本。自从收储制度从上世纪90年代运行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供需调节机制,导致糖业一直难以走出三年一次的“丰歉循环”。

    分析人士认为,粮食收储制度如今已经到了亟待调整的关口。有媒体报道,由发改委牵头,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粮食政策性收购政策的改革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等决策咨询机构已有专家学者前往东北、河南四川、湖北等地就此进行专题调研。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尽管国家还未定调,但方向应该是朝着市场化回归,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既保护农民利益又减少对市场的干预。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广告位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