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饮料市场有望得到规范

分享到: 更多
2015-05-12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目前,市场上乳酸菌饮料名目繁多。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相关部门正在对沿用23年之久的乳酸菌饮料行业标准进行修订”,引起广泛关注。事实上,我国的乳酸菌饮料国家标准中活菌数仅为国际标准的1/10。专家指出,若新国标能与国际标准接轨,市场有望得到规范。

  □ 夏文

  乳酸菌标准23年未更新

  乳酸菌饮料是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在经乳酸菌类培养发酵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水、糖液等调制而成的制品,成品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7g/L的称为乳酸菌饮料。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此前透露,乳酸菌饮品产业已连续多年以每年25%以上的速度递增,年产量突破160万吨,产值突破50亿元。与此同时,乳酸菌饮料标准却一直没有更新。据了解,现行的乳酸菌饮料行业标准是原轻工部于1992年制定的,即QB1554《乳酸菌饮料》的行业标准,2003年国家卫生部在此基础上修订了GB16321《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现行的国标也被认为标准偏低,如其中关键指标——活性乳酸菌的数值,国标要求出厂时不小于100万个/毫升,远远低于1000万个/毫升的国际标准。有业内人士认为,低标准降低了行业的准入门槛,让大量的投机企业涌入,导致恶性价格战。

  2006年时,乳酸菌饮料曾酝酿出台新的国家标准,但新标准意见征求稿中对乳酸菌活菌数含量的要求竟比原来的标准要求更低。彼时,不少业内人士对这种“倒退”的苗头提出了质疑。

  乳酸菌市场亟待规范

  虽然新国标的具体内容现在都还不得而知,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乳酸菌饮料市场亟待一次规范洗牌。

  业内专家王丁棉指出,目前市场上销售很火的乳酸菌饮料,很多产品宣传对肠道有益,也让消费者受到误导。他指出,首先乳酸菌饮料并非牛奶,它是牛奶经乳酸菌发酵后加入水、白糖等勾兑的饮料产品;另外这种产品分为杀菌(非活菌)型和未杀菌(活菌)型,只有活菌型的才对肠道健康有益。而且,活菌型乳酸菌饮料应在2℃~10℃低温运输、贮存,还应该标明活菌菌数。

  很多乳酸菌饮料企业在活菌数的标注上含糊不清。笔者注意到,有些乳酸菌饮品在包装上标注活菌含量,有些却不标注。王丁棉表示,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活菌型产品须标注活菌数量,而杀菌型、非活菌型乳酸菌饮品不用标注。王丁棉提醒,目前,活菌型乳酸菌饮品有100毫升、200毫升、500毫升等多种包装,消费者在选购时一定要看清活菌数量的单位含量。有些产品在标注上只简单标注“500个亿”,但未标明具体单位和包装内溶物的重量。

  除了企业标注的活菌数量外,专家还提醒,如果运输、贮藏中冷链不够完善,或运送中又将其放置在了常温下,活菌将加速衰亡,产品的营养价值便会打折扣。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保质期内有多少活性菌在里面,而不是出厂时的数值。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