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民间再出绝技 奇女子在蛋壳上刺绣

分享到: 更多
2015-08-10 来源:固原在线

        六盘山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民间无数能工巧匠,他们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在固原市有这样一位女子,她在传承刺绣、雕刻、剪纸等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禽蛋雕刻技法,创造出六盘山区域别具一格的禽蛋刺绣艺术。一枚枚鸡蛋、鹅蛋、鸭蛋,经过她的手,神奇地变成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她创造的在完整蛋壳上刺绣的技法,在国内民俗技艺中独树一帜。8月2日,记者见识了张晓萍的“蛋壳艺术”。

  师承祖辈  从小学技

  张晓萍出生于1966年,祖上是书香门第,奶奶从小受传统文化熏陶,擅长刺绣、剪纸、雕刻等手工艺品制作,逢年过节、子女婚嫁、新生儿出生,张晓萍的奶奶、母亲总要制作各种刺绣品祝福。张晓萍说,对于祖辈人来说,女人刺绣、剪纸,就像准备一日三餐那样简单。她母亲今年81岁,各种布料、丝线,不用构思便可绣成老虎枕、蟾蜍包等,成为具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艺术品。

  “小时候,每次见到奶奶和母亲制作手工艺品,我就跟着学。”张晓萍说,她的舅舅也是木雕手艺人。从小耳濡目染,让她对那些赋予吉祥寓意的精美手工艺品有着特别的情感。初中毕业后,张晓萍带着对传统艺术的无限热爱,报考幼师专业。这样,她在学校系统地接受美术教育,加上善于钻研、细致耐心,让她的手工制作更上一层楼,对传统剪纸、刺绣、雕刻技艺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另辟蹊径  钻研创新

  在学习传统艺术期间,细心的张晓萍发现,每逢节庆,她的奶奶和母亲就给家人赠送染过色的“彩鸡蛋”,还在蛋壳画上花鸟、鱼虫等图案,写上“福”“寿”等字,并将废蛋壳剪成各种小动物,祝福家人平安健康、吉祥如意。这个时候,张晓萍就成了奶奶和母亲的帮手,她也逐渐喜爱上这种制作手法。

  于是,张晓萍思谋着将传统蛋绘变成人们更容易接受的观赏性艺术品,而不仅仅局限于节日使用。开始,她在鸡蛋上绘画,但鸡蛋在没有取蛋液的情况下,时间长了容易变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她在蛋壳大的一头居中打孔,用一次性注射器吸出蛋液。“取蛋液是一门技术活,在蛋壳上开的孔过大,就会影响后期制作影响,孔过小会影响蛋液清理。”张晓萍介绍,取出蛋液后,还要用一次性注射器把清水注入蛋壳内,反复数次洗净蛋壳,直至蛋壳在光线下变得通透才行。

  取出蛋液后,张晓萍结合传统木雕、剪纸技艺进行创作。在张晓萍工作室的陈列柜中,摆满各种各样的蛋类艺术品,有蛋绘、蛋雕、刺绣等,素材有人物肖像、花鸟鱼虫、京剧脸谱、诗文字画,还有一些西式风格的作品。这些艺术品融传统技法与现代艺术为一体,运用阴刻、阳刻、线刻、浮雕、影刻、点刻、拼雕、套雕、衬雕、镂空、镶嵌等诸多复杂多变的雕刻技法,主辅相成,形象惟妙惟肖。

  “蛋类传统艺术品制作,最难的是选材。”张晓萍说,尤其创作系列艺术品,要求禽蛋必须色泽、大小统一。可是,蛋和人的指纹一样,世界上根本没有一模一样的蛋。张晓萍为了创作系列作品,不得不大量购买鸡蛋,从中挑选基本相同的蛋。“十几斤鸡蛋,最多挑选出两枚基本相同的蛋。”张晓萍说,制作艺术品的禽蛋必须外形圆润、表面光滑、色泽鲜亮。她创作的十二生肖图,仅鸡蛋就买了几十斤,张晓萍留下蛋壳后,将蛋清和蛋黄炒了吃。“一日三顿全是鸡蛋,家人都吃腻了!”张晓萍笑着说。

  在蛋壳上创作,首先要构图,但蛋壳不像宣纸那样柔软,且吸附性极差,张晓萍每次创作前要对蛋壳进行打磨处理,然后构图。此外,由于蛋壳易碎的特性,在蛋壳上雕刻,对双手配合和协调力度要求特别高。除了制作者具有娴熟高超的技艺外,还需要有耐心。“一个孔、一条线,都要做到极致,否则就会影响蛋雕的整体艺术性。”张晓萍说,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做到心如止水、淡定自如,进行切割、钻孔、打磨、装饰随时都要保持精力集中,用力过重,就会打碎蛋壳;用力过轻,便无法完成刻画。

  张晓萍用传统的手工雕刻手艺把蛋壳雕琢成一件件造型别致、色彩绚丽、图案精美的艺术品。其中,让她最引以为傲的是在蛋壳上刺绣,在国内创造出在不打破蛋壳的情况下进行刺绣的技法。

  由于蛋壳是立体且封闭,不像布匹、纸张那样是一个平面,如何在不破坏蛋壳完整性的情况下刺绣?张晓萍不知尝试了多少遍。开始,她先将蛋壳一分为二,在半个蛋壳构图后,按照刺绣方式在蛋壳上打孔,接着穿针引线进行刺绣。“往往一个小花朵,需要在蛋壳上打二三百个孔。”张晓萍说,经过在半蛋壳上刺绣成功后,她又开始尝试在完整蛋壳上刺绣。

  考虑到蛋壳形状,她最开始尝试用手术针,由于手术针弯度过大,稍不留神就会损坏蛋壳,在尝试多次后以失败告终。接着,张晓萍又尝试采用六盘山地区传统的掇绣手法,在蛋壳上绣制,虽然成功了,但掇绣受到触碰后极易脱落。为解决脱落问题,张晓萍又给蛋壳里注入蜡,虽然固定了丝线,可另一个问题又出现。“原本利用蛋壳空心特性做刺绣,灌入蜡后变成了实心。”张晓萍说,这样制作有些得不偿失。

  就在张晓萍为蛋壳上刺绣尝试各种方法时,她的母亲建议用对称的方法刺绣,这适时地提醒了她。张晓萍利用鸡蛋的椭圆形特征,根据图案在蛋壳上打上对称针孔,随后用长针绣制,最终获得成功。受此技法启发,张晓萍在蛋壳上刺绣技法越来越成熟,作品更加精致。

  让张晓萍对自己蛋壳上刺绣信心大增的是,2012年她在出国交流期间,把绣有中国传统图案的作品做为礼物赠送给学生、同事、国际友人时,他们赞不绝口,为蛋壳上的刺绣称奇。此外,张晓萍的作品还被北京、武汉等地的艺人收藏,并得到国内专家的肯定。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