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雕刻在光福集聚发展
为期一个月的“巧夺天工——光福雕刻艺术展”刚刚在国家大剧院落下帷幕,另一个好消息再传来,9月份子冈杯玉石雕博览会将在这个工艺美术之乡举办。如今,光福的玉、核、木、佛四大雕刻巧夺天工,已成为当地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销售收入达6.59亿元,产业产值占全镇GDP的30%以上。
政府搭台多方联动
传统技艺集聚发展
光福雕刻最早兴起于宋、元时,至明清已具规模,工艺技艺已相当成熟。在改革开放后,光福镇工艺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户如雨后春笋般剧增。以“四大工艺雕刻”为代表的传统雕刻行业成为了光福镇的支柱产业。
随着市场的逐渐扩大,来自国内外直奔光福寻觅“宝贝”的收藏爱好者络绎不绝,传统分散的家庭小作坊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从产品设计、加工、制作到销售及售后服务等难以形成成熟的体系。2008年,中国工艺文化城落户光福,借助这一契机,光福传统工艺雕刻行业也明晰了自身发展的方向——走集聚发展之路。
在镇政府的推动下,光福不断加大投入,为工艺雕刻搭建平台,通过改造或新建工程,打造了有着完善功能配套的光福工艺街、冲山佛雕一条街;在工艺文化城内建起了光福核雕城,目前入驻工作室109家,云集了许忠英、陆小琴、周建明等大师级人物;光福红木交易展示区内集中了22家品牌红木艺术馆。
“各大载体平台的建成投用,有效推动了光福工艺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光福镇党委委员许文清告诉记者,在集聚效应的推动下,2013年光福镇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工艺雕刻之乡”荣誉称号,“江苏省工艺美术传统特色产业基地(苏州核雕)”也随之落户光福。“国家级和省级金字招牌的摘取,为光福工艺文化产业构筑了更高的发展平台,目前全镇工艺文化年产业值近10亿元,且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长。”
版权“护驾”
雕刻艺人探索原创精品
在传统的光福雕刻作品中,民俗民间系列所占比例很大,作品相似度高,而且极易被模仿。光福核雕代表性传承人陆小琴告诉记者,“雕刻艺人一旦有创新作品,市场上很快就会出现仿品,鱼目混杂的现象非常多。”为了保护自己的版权,陆小琴在她的每个核雕作品上都刻上了独特的落款。“但这也治标不治本,落款也会有被模仿的一天。”
另外,光福的雕刻精品想要进入国际市场,版权也是必须要过的一关。然而,传统艺人主动申请作品版权保护的几乎是凤毛麟角。许文清说,“对雕刻艺人来讲,知识产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光福镇与苏州市版权局沟通争取,建立了版权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免费为雕刻艺人提供申请作品版权的服务。版权公共管理服务平台成立后,雕刻艺人只要提供相关的材料,工作站将免费为其申请版权。同时,光福镇加大了版权保护意识的宣传力度,鼓励创新、生产原创精品,那些积极申请和版权多的雕刻艺人还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
玉雕艺人钱建良是版权公共管理服务平台的首批受益者之一,他雕刻的一个白玉香薰炉成功申请了版权。“我从铜手炉上得到灵感,经过一番创新后雕成了白玉香薰炉,如果没有申请版权,相信很快就会被模仿。”钱建良告诉记者,作品版权申请成功后,他每年只做5个白玉香薰炉,求精而不求量。
创新培养模式
人才摇篮变人才高地
作为雕刻之乡,光福堪称雕刻人才摇篮,有数据显示,目前光福镇从事雕刻行业的人员近7000人。然而,各级工艺美术师不到150人,拥有省级、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就更加稀少了。
“这并非表示光福缺少顶尖的艺术大师,而是受困于严格的职称评定机制。”许文清告诉记者,因为局限于旧有的“子承父业”、“徒从师授”和“厂间教培”人才培养模式,光福工艺从业人员整体文化层次偏低,“不少人都是中学一毕业就跟着师傅学手艺,在评职称时往往达不到学历的要求。”
为解决这一困境,建设一支梯次配备、结构合理的工艺美术人才队伍,光福镇多措并举,积极扶持推动各类工艺师去学院进修、参评奖项和参加展览,引导现有的工艺大师进行技艺、文化“双修”,进一步提升素养。2014年,光福镇联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开办“光福苏作雕刻班”,光福的艺人均可报名参加,毕业后可获得成人大专文凭。
“作为民间工艺的传承人,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喜爱,并能参与到传统工艺中来,让光福的雕刻事业后继有人、发扬光大。”玉雕传承人、光福镇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长孙林泉介绍,为了培育更多人才,现在很多大师愿意走出自己的工作室,开办系列讲座,或者去学校担任客座教授,传授雕刻技艺,跟我们老一辈匠人“比起来,现在的学生文化底蕴更高,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我看好他们能接过衣钵,把雕刻艺术引领到新的高度。”
许文清介绍,为了将人才摇篮变为人才高地,光福已将目光瞄向了年纪更小的群体。目前,光福已在苏州香雪海小学建立“光福工艺雕刻技艺传习基地”,通过编撰工艺乡土教材、布置工艺文化走廊和工艺雕刻展示室,让光福学子从小接受工艺文化熏陶,培育工艺文化传承因子。(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