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建陶产区2016年发展现状及规划
纵然市场环境持续低迷、环保压力居高不退,2016年开年后,各地陶瓷企业也陆陆续续恢复生产,问题也随之接踵而来;但是由于各产区的产区特色、发展阶段不一样,呈现出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有在环保重压下前途未卜的产区,也有产区趁势而起喜迎“开门红”,还有一些新兴产区摩拳擦掌,酝酿着打造新的“瓷都”……
2016年第一季度已经结束,目前各产区的现状如何?面临的问题是哪些?将从哪些方面进行提升和调整?针对上述问题,本报记者精心策划,采访几大建陶产区政府及陶瓷协会的主要领导,权威解读各产区2016年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
江西省建陶产业基地管委会书记 胡江峰
全面启动“1.2.3.5工程”,高安将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建陶产区
2015年,高安市陶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81.45亿元,同比增长16.8%,实现利税26.6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的主营业收入达165.6亿元,税收15.05亿元。根据高安市工信委提供的相关数据来看:高安市近50家陶瓷企业税收3.5亿元,陶瓷企业和相关的包装、化工以及模具等整个建陶产业链(不含物流)税收超过7亿元人民币。在2015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上,高安建筑陶瓷以608的品牌强度和39.1亿元的品牌价值,列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价值排行榜第34位。
高安产区属于新兴产区,发展速度比较快,除了部分企业缺乏资金积累和管理沉淀,大部分企业的发展势头都比较好;虽然有企业会因发展速度过快、或资金和管理上的短板以及企业管理者自身的能力等因素将企业带进困境。但是,这些问题企业在被收购或重组后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这就证明产区的企业生存能力很强。因此,我们认为,高安产区在坚持渡过2年的困难期后,将成为全国竞争力最强的产区。
2016年,全国多个产区都遇到了库存爆满、环保高压、复产率低等问题,但是高安产区仅有2家企业因为资金紧张无法正常开工,其他企业全部按时复产,大部分企业都能够全线投产。相比于其他传统的建陶产区,高安产区的生产线具有比较明显的硬件优势,包括节能环保设备、新技术的应用都代表着国内最高水平。未来,这些优势还会更加凸显。
如今,高安陶瓷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与广东出口企业的合作走出了国门,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出口渠道拓宽的路线。高安口岸办正与中国建材进行战略合作,借用该公司的办事处帮助高安陶瓷销往世界各地。
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战略来推动高安建陶行业的发展。今年,高安市就陶瓷行业提出了“1.2.3.5工程”,即1个战略:建陶产业升级战略;2大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打造陶瓷交易平台;3大提升:陶瓷产业配套功能升级,区域品牌升级,基础设施升级。
此外,5项实事则包括:一、确保中节能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随着2017年中节能项目建成,我们要把整个建陶基地打造成花园式园区;二、筹办首届高安市陶瓷博览会,扩大产区的区域品牌影响力;三、全面探索“互联网+”发展模式,除了跟专业的公司探索“陶瓷互联网+”的营销发展模式,同时,利用“互联网+”发展模式,提升整个产区链的物流平台,打造专业的陶瓷物流交易市场,降低物流成本,加大提升零单物流;四、为了园区的发展,我们正在规划设计800亩科技园,引进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以及专业的陶瓷设计等相关的企业,打造创新性的科技园;五、全面提升园区的形象,投入1200多万改造基地内老旧的基础实施。
同时,高安市政府也积极搭建金融支持平台,目前银行对高安陶瓷的放贷额在30~40亿元。对一些需要帮扶、融资难的企业,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平台,提供金融保险一体化。此外,政府也在为企业去库存寻找出路,例如4月开始会启动百县大战,利用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四川省夹江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 刘荒
加强企业整合,未来产区将保持50家企业、100条生产线
回首已经过去的2015年,夹江产区在大规模治理环保的同时,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夹江县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夹江县陶瓷产业产值已经突破150亿的大关,全年总产量也已突破5.5亿立方米,是我国西部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除此之外,2015年夹江产区在新线建设方面的成绩也十分的突出,据协会数据统计,全年共有十几条新线建成投产,分别涵盖瓷片、全抛釉、外墙、西瓦等产品。
2015年,全国各大产区都频繁传出陶瓷企业倒闭的消息,出现倒闭潮的根本原因是产能过剩。尤其是近年来,新兴产区不断兴起,新建了一大批大产量陶瓷生产线,从而导致产能严重过剩。除此之外,去年大规模的环保整治也是导致出现倒闭潮的一个重要原因。
进入2016年,受到去年低迷的市场形势影响,今年开年后夹江产区陶瓷生产线的复工时间有所延迟,但是随着销售逐渐回暖,产区的生产线也开始不断恢复生产。往年开年后产区内都会迎来一波销售热潮,帮助企业消化去年所积压的库存,今年同样也不例外。截至目前,产区内大部分的陶瓷生产线都已经恢复生产,企业基本上也能够达到产销平衡。
今年整个陶瓷行业发展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环保治理与监督仍然是政府狠抓的重点。去年产区内进行了大规模的环保整治,对陶瓷企业在生产过程产生的硫化物、粉尘以及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专项整治,而今年的主要任务是对企业的治理效果进行验收和环保设备进行监督,同时督促部分没有进行整治的企业继续治理。
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政府在“十三五陶瓷产业发展规划”中也指出,对于企业在产品研发创新、区域品牌打造、页岩开发等方面取得巨大突破的企业给予现金奖励,与此同时,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难题,政府还将组织搭建银行与企业的合作平台,让企业与银行进行直接对接。当然政府也是希望银行能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但是由于当前陶瓷行业不景气,所以银行会选择与优质的企业合作。
2016年开年,夹江政府在组织企业探讨产区自身发展的整体定位中就曾明确提出产能突破10亿平方米的目标。首先要对产区内陶瓷企业进行整合,未来产区内陶瓷企业保持在50家左右,生产线保持在100条左右;其次要着重打造本地品牌,使本地品牌占有率达到80%以上,提升区域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最后要加大页岩的开发力度,鼓励企业加大页岩的研发投入。
河南省内黄县陶瓷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 董彦伟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全力打造中原瓷都
内黄县陶瓷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目前入驻陶瓷及其配套企业44家,建成55条生产线,年产量2.8亿平方米,是中原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和集散地,也是河南省重点打造的百亿级陶瓷产业集群。
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及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近两年陶瓷行业遭遇“寒冬”,严重的产能过剩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陶瓷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也加速了行业“洗牌”,2015年出现倒闭潮就是例证。不过危和机都是并存的,洗牌对行业发展不无裨益,从长远来看,不但能够推动行业变革,也符合中央“去产能”的精神。
在形势不利的背景下,今年内黄陶瓷产业仍然实现良好开局。综合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陶瓷企业开年复产率比较高,并且在复产时间上与往年相差无几,大都在元宵节前后,并没有出现其他产区延迟复产的现象,甚至还有部分企业春节也没有停产。其次,产销率也比较高,特别是进入3月份以来,陶瓷企业产销两旺,产品供不应求,个别企业甚至出现了缺货的状态。
再次,陶瓷企业推新品的力度加大,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从原来的抛光砖、瓷片到超平釉、喷墨抛光砖、镜面砖,产品不断升级,年后部分企业又推出了金刚釉、大理石、异型砖等新产品,奠定了内黄在北方产区中的引领地位。另外,从销售区域来看,内黄陶瓷产品销售除覆盖全国省区外,还出口到欧美、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不但推动了产业转型,也在弱市的环境下拓展了新的销售渠道。
同时,为促进陶瓷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去年内黄累计环保投入1.135亿元,主要用于在厂区周围安装防尘网、封闭料场、改造脱硫设施、改造废气环保设施、安装在线监测。也实施了天然气调压站、污水处理厂、煤气集中供应站等工程。
从当前来看,内黄陶瓷产业发展仍然具有诸多优势,内黄地处中原腹地,对四周具有强大的辐射力,这样的区位优势是别的产区不可比拟的。另外,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内黄产区具有了扎实的产业基础,无论是产区还是产品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对客户的吸引力和集聚力都比较强。
在今后陶瓷产业发展上,我们将重点围绕“提升档次、丰富品种、延伸链条、完善配套”,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同时,我们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陶瓷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针对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我们设立了企业还贷应急周转金,当陶瓷企业资金周转暂时出现困难、且具有还款能力、银行给予续贷的企业提供垫资服务。
目前我们正在规划建设陶瓷博览城,建成后将成为集产品研发、展示交易、仓储物流、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全国性陶瓷产品集散基地。当时机成熟了,我们还将举行内黄陶博会。无论采取怎样的措施,目的就是确保内黄陶瓷产业健康发展,真正建成立足河南、辐射中西部地区的“中原瓷都”。
山西省阳城县建筑陶瓷协会会长 石国平
建陶产业初具规模加速转型升级增强抗风险能力
作为新兴的建陶生产基地,近年来阳城建筑陶瓷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发展,目前全县拥有建筑陶瓷企业40多家,建成国内一流的陶瓷生产线68条,年产内外墙地砖1.9亿平方米,其他建材构件3亿件,总产能约占全国产能的3%。
去年以来,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陶瓷刚性需求缩减,供大于求的矛盾愈加凸显,进而引发了席卷全国的关停倒闭潮。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产能过剩加剧;二是陶瓷企业资产的杠杆率升高;三是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另外,原料、运输、人工等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也让陶瓷企业背负了沉重压力。
开年以来,阳城县建陶企业整体运行不错,复产率达到了100%,这在其他产区是很难见到的。特别是在开春市场回暖的形势下,阳城建陶企业的产销率也明显回升,多数企业达到了90%以上,个别企业产品甚至供不应求。
另外,今年阳城建陶产业发展呈现两方面好的趋势。一方面,陶瓷企业更加注重新产品开发。阳城瓷片生产企业居多,目前不但生产市场最为畅销的镜面砖,个别企业也在开发生产剥开釉、超晶石等行业新品,推动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了引领北方建陶产业发展的趋势。
另一方面,陶瓷企业的品牌意识明显增强。当地企业家的外向型思维正在形成,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显著增强。今年部分企业将参展佛山陶博会,这对于阳城建陶产业发展来说是一个突破。而金玉集团、华冠公司在拓展中亚市场方面已经先行一步。
尽管如此,阳城建陶产业相对于先进产区来讲,仍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制约,专业人才引进机制还不完善,产品创新研发还有差距,营销模式相对单一,内部管理过于粗放,品牌竞争力还不够强等等。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加速阳城建陶产业转型升级,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
阳城建筑陶瓷协会去年12月份才正式成立,但是我们针对阳城建陶产业发展做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也进行多次研究讨论。作为协会,我们致力于为阳城建陶产业发展搭建平台,促进企业之间交流沟通,凝聚更为强大的力量,推动阳城建陶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针对当前的行业形势,经过理事会讨论,我们制定了推动阳城建陶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一是以协会为平台,成立互助基金会,解决陶瓷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二是员工工资基本统一,提高工人的稳定性;三是在设备、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价格上进行互通,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恶性竞争;四是强化对贴牌商的规范和管理;五是抱团对外,同一商品同一价格。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升阳城建筑陶瓷产业的影响力。
山东省淄博市建材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 张志勇
建设“生态淄博”,三年完成陶企转型升级
2015年,淄博陶瓷产业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绩,尤其在工艺创新方面。其中以“连续球磨”、“干法制粉”为代表的两大技术工艺均通过了部级鉴定,并且双双获得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的科技创新一等奖,新博企业获“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山东统一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获得2015年第二届淄博市市长质量奖,不少陶企产品创新的例子也有目共睹。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建陶行业也不例外。2015年,全国多地陶企关停倒闭现象频发,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的,而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可以看作是对建陶行业近年无序发展的洗礼。
众所周知,今年一开年,淄博市政府就非常严厉地对陶瓷产业进行了环保整治,力度之大、措施之严厉都是前所未有的,这足以表明淄博政府对此次环保整治的信心与决心,同时也透露着政府对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的态度。
之前,多数陶企普遍存在环保排放不达标的情况,所以环保整治成为淄博陶企年后工作重点。而从政府以前提出的转型升级工作可以看出,就是以严抓环保为中心。早在去年下半年,政府就开始要求陶企喷雾干燥制粉只能是在白天生产,而明令禁止在夜间进行等等。
淄博市委、市政府立足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要求,确立了“一个定位,三个着力”的总体发展思路,提出了实现“十个新突破”的工作重点。其中三个着力之一就是“着力建设生态淄博”。自今年春节过后,一直到2月底,政府从环保入手主抓建陶企业环保整治,围绕生态淄博建设而提出的“绿动力提升工程”,对全市191户建陶企业的292条生产线实施综合整治。我认为,2016年对于优秀企业而言,仍将是快速发展、转型提升的一年,而对于落后企业,则会被市场加速淘汰。
未来三年内,为基本完成淄博市主城区南部区域建陶企业转型升级工作任务。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鼓励建陶企业搬迁入园发展。
第二,扶优扶强。对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山东名牌”、“山东著名商标”、“山东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和“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以上品牌荣誉和研发机构的企业,拥有院士工作站和通过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环保厅审核并完成整改的清洁生产企业,允许暂时保留,进行提升改造。
第三,对全市范围内,不能搬迁入园、不能实行集中供应煤制气或使用天然气、不在建陶发展规划区或达不到提升改造标准的建陶企业,全部关停淘汰。
第四,对污染排放不达标、无环保或安监手续,未按规定进行搬迁改造的建陶企业,依法予以关停淘汰。
第五,对全市建陶企业实行统一制气、统一制粉、统一废弃物处理、统一外立面整治的“四统一”综合治理,建设烟气除尘、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
我相信,通过3年的提升改造和转型发展,淄博建陶将迎来脱胎换骨的崭新局面。
相关新闻
- 6月中国塑料主产区景气度趋稳2015/8/19 10:31:53
- 6月中国塑料主产区景气度趋稳2015/8/19 10:31:53
- 多地塑料景气指数趋冷,主产区景气度降低2015/7/27 10:47:41
- 中国塑料主产区景气度趋稳2015/4/10 9:34:50
- 2013年我国乐器主产区生产和贸易分析2014/3/20 11:16:12
- 2013年我国乐器主产区生产和贸易分析2014/3/20 11:16:12
- 塑料分地区景气指数冷热不均,主产区指数保2014/2/18 9:15:45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