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玉鲍鱼”吗?扬州大师花费两月用石包玉制成

分享到: 更多
2016-08-16 来源:中国江苏网

    蕴藏有玉之石,被古人称之为璞。自古以来,人们对璞玉都十分珍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曾有详细记载。在现代,也有不少人称之为石包玉。日前,记者了解到,扬州大师花费半年时间,用石包玉制作了一块鲍鱼把玩件。

  大师花2个月制作

  俏色巧雕栩栩如生的“玉鲍鱼”

  中国江苏网8月14日讯 石包玉很珍贵,也并不常见,但是由于在玉石料包含了一块石头,因此在制作前对于创作者的设计和制作功底有相当高的要求。

  日前,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杨光用这样的石包玉制作了一块栩栩如生的“鲍鱼”。他表示,在购买这块石包玉之前并不知道中间内部的情况,在剖开石头后发现玉质相当不错,“这块既有浆石,也有糖玉,白玉肉质也不错。”他表示,经过多番思考,便用石包玉精心雕刻了一个玉雕中并不常见的“鲍鱼”,为了吉祥的寓意,上面还雕刻了花生、铜钱等。

  近距离观察,这一“玉石鲍鱼”上面有明显的螺纹,壳内的鲍鱼似乎还在蠕动。鲍鱼壳用石包玉的糖玉设计,而外层的浆皮部分则雕上了花生和铜钱,十分独特。杨光透露,为了让制作的“鲍鱼”更加真实,他曾经购买了活的鲍鱼回家仔细观察,从壳上的孔洞到内里的鲍鱼都是模拟真实的鲍鱼制作而成的。

  据了解,这件小把玩件一共花费了2个月时间制作而成,贝壳的纹理错综复杂,且十分细小,全部需要手工梳理打磨才能成功。杨光认为:“雕刻的艺术在于细心,用心去观察才能创作出活灵活现的作品。”

  在杨光看来,其实这件作品采用的也是俏色巧雕的方法。“此前我们曾经用玛瑙制作出了一块‘一本万利’,利用本身色彩,雕刻出牡蛎的形象。”

  也有赌石风险

  近年来出现了造假石包玉

  不少人经常遇到的“赌石”是赌翡翠,一些工艺展商也出现了“赌石”,赌的就是和田玉中的石包玉。

  “石包玉,一般来说外面看起来像石头,但里面玉质并不能确定。”业内人士陈先生告诉记者,有的可能切开第一刀是玉质很好的“肉”,第二刀切割时却只剩下浆石等不好的材料了。

  陈先生说,尽管石包玉一般密度很大,“在挑选时,里面有玉的一般比重都要比是石头的要重,但是也有一些浆石的比重与玉石相差无几,所以也就增加了赌石的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石包玉也是有好有坏。近年来,和田玉价格一路飙升,也催生了种种造假手段,其中就包括石包玉造假的方法,比如用河道里的鹅卵石,镶嵌一小块和田玉籽料原石进入其中,造出假的“天窗”。让购买者以为内里都是天然玉石,其实只不过是石头中放入一小块又用抹水泥石灰等方式将其封闭制造出来的假石包玉。

  陈先生指出,石包玉的出成率较低,购买时要非常谨慎。挑选玉石需要专业的知识,“特别是‘石包玉’需要很专业的知识,因此遇到‘石包玉’时千万不要盲目参与。”

  【新闻延伸】

  你知道吗?

  和氏璧很有可能是石包玉

  和氏璧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块美玉,它又被称为和氏之璧、和璞。由于和氏璧已经失传,和氏璧究竟是什么样的玉,众说纷纭。

  “最早的《韩非子·何氏篇》说是‘璞’。”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杨光告诉记者,璞就是藏有玉的石头,外面是石头,美玉藏中间,故而“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璞玉在和田玉中有多种,有的是一层很薄、呈多种颜色的外皮,称为皮子;有的外皮很厚,是糖色(有外包和内渗之分)和石头,称石包玉。有专家认为这种石包玉就是美玉被包在石头中,根据和氏璧“玉璞”的特点,和氏璧很有可能是石包玉。

  “而且卞和的故事也从侧面印证了和氏璧很有可能是‘石包玉’。”业内人士陈先生说,但是一开始没有人识得这块璞玉的真实面目,最终到文王时期,卞和再次献玉,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