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LED照明行业的“天作之合”
在LED照明行业里有着各类以不同形式组合在一起的“天作之合”。这些企业或以战略合作或以兼并购等方式进行配对,从此同舟共济,共行商海。那么他们是谁?在携手背后又有些什么故事?
一、战略合作型:
雷士+海尔家居,欧普+华为,阳光照明+京东微联,鸿雁电器+阿里,飞利浦+思科,GE+苹果高通……
特点:
1、优势互补;2、强强联合;3、大多为跨行合作,主要为智能家居/物联网等。
新晋配对:雷士+海尔家居
2月10日,雷士集团与由海尔家居等企业联合发起的少海汇以及有住网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成立“有屋&雷士智能研发中心”和“有屋&雷士集成屋设计中心”,致力于在智能照明领域取得更多突破,雷士集团由此打入智能家居生态圈,成为其核心成员之一。
雷士集团董事长王冬雷、总裁张鹏以及海尔家居(少海汇创始人)刘斥、有屋科技副总裁周生磊等领导共同出席了签约仪式,这也是继雷士签约中科院智慧城市之后的又一大战略合作,雷士将以创新科技的智能照明解决方案助力构建智能家居生态圈,标志着雷士向智能家居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成熟配对:欧普+华为
欧普与华为早在2016年4月18日就正式宣布牵手成功,宣布将在智能路由与芯片、移动智能终端与智能照明装置互动、云平台对接与数据共享、渠道及市场推广、品牌建设和标准协议等方面形成全方位的合作关系。
与众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式大于内容相比,欧普与华为双方门当户对、配合亲密无间,不用经历磨合期,一直处于蜜月期。2016年8月31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16上,欧普照明作为华为首选的照明战略合作伙伴亮相大会,并在华为HiLink智慧家庭生态发布会上发布了合作后的首批产品。2016年12月20日,双方跨界合作的智慧家庭套装也正式上市。
据专家产品评测显示,双方跨界合作推出的智慧家庭套装真的有“料”——欧普&华为Hilink产品套装本身的亮点体现在四大方面:1、控制升级,开关面板、手机、遥控三种控制方式,适合不同人群;2、配网升级,HAWEI HiLink 一键配网,快速连接;3、光色升级,智能调光调色,一灯匹配多变需求;4、功能升级,搭配JBL蓝牙音箱,实现光与音结合。
二、参股、兼并购型:
德豪润达+雷士,国星光电+佛山照明,飞乐音响+喜万年,木林森+朗德万斯,康佳照明+东芝照明(中国)……
特点:
1、横向、纵向,国内、国外,合作形式多样化;2、收购变豪购,合作一方或多方财大气粗;3、跨界并购增多,主要领域为体育、教育、VR、无人机、医疗健康领域等。
曲折配对:木林森+朗德万斯
此前宣布收购德国欧司朗普通照明业务的木林森,终于如愿以偿。欧司朗官方宣布此项交易已经获得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的批准,木林森也宣布将会在2017年彻底完成交接之后,借助欧司朗的品牌影响力,大力开拓LED照明市场。
2016年7月26日,欧司朗已正式同意以4亿欧元(约合4.39亿美元)向木林森、战略投资集团IDG资本、义乌市国有资产运营中心出售刚刚独立运营的照明业务公司朗德万斯(LEDVANCE)。交易涉及的标的有主营的家用照明灯具、传统光源业务、智能家居灯具业务、LED照明光源及灯具业务的欧司朗子公司朗德万斯。同时此次收购还包括商标许可使用权。即朗德万斯(LEDVANCE)未来还将继续使用欧司朗和喜万年(Sylvania)品牌。
由于木林森所收购的欧司朗普通照明业务,遍布于全球多个地区与国家,因此欧司朗海外资产的交割需要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审核:美国、马其顿、波兰、土耳其、德国、墨西哥等。而美国对于中企跨国并购海外企业的审核尤为严格,在2016年12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曾下令禁止德国半导体企业爱思强将美国业务出售给中方企业。不过这次木林森参与的是欧司朗的普通照明业务,并不涉及高新技术、国家安全等,因此进展也较为顺利。
欧司朗作为全球第二大照明企业具有极其优秀的产业优势、品牌形象和营销渠道,木林森则是全球中低功率白光LED市场的最大提供商,收购完成后,欧司朗实际上会因此在LED业务及技术上补强提升,获得更好的获利空间。而拥有全球知名品牌和覆盖150个国家销售渠道的欧司朗,则为处于快速规模化扩张的木林森提供了很好的“出海口”。
产业纵向配对:
德豪润达+雷士照明:LED芯片企业+照明龙头
国星光电+佛山照明:国内LED封装龙头+灯王/昔日现金奶牛
跨界配对:
跨界教育:
勤上光电+龙文教育/英伦教育/小红帽教育/爱迪教育集团
长方集团+特蕾新教育/贝壳金宝
雪莱特+明师教育
跨界体育:
雷曼+澳超劲旅纽卡斯尔喷气机俱乐部……
编评:从上述的这些结合配对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市场的日益复杂、用户需求的日渐提升,企业已从传统的“单打独斗”不断迈向多元整合、跨界模式,这不仅是一种市场上技术上的互补与分享,更是一种新运营思维。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