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以"大陶瓷"格局重塑"世界瓷都"美誉

分享到: 更多
2017-04-06 来源:大江网

新年伊始,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象征吉祥又传承瓷窑文化的葫芦窑举行了鸡年首场烧窑点火仪式,不少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共同感受着神奇古窑的独特魅力。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古窑民俗博览区通过走“陶瓷+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创新理念谋发展,做强陶瓷产业,成为景德镇打造“大陶瓷”产业格局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以“秉承传统,引领时尚”为宗旨,以陶瓷金字招牌为引领,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市场化运作为机制,集世界创意之力量,做精做优日用陶瓷,大力发展高技术陶瓷,创新现代艺术陶瓷,鼓励支持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陶瓷产业发展升级,促进陶瓷产业市场化、高端化、品牌化和国际化,陶瓷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激情。

据了解,去年全市陶瓷工业总产值达366.7亿元,同比增长约9.27%;规模以上企业数达83户,同比增长约3.75%;陶瓷出口1亿美元。

“走出去”“引进来”增添产业活力

“走出去”。为策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搭建陶瓷企业走向世界的良好平台,我市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著名展会。无论是2016年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春季消费品展,还是第三届中国(土耳其)贸易博览会,都留下了景德镇的“身影”。

“引进来”。去年以来,我市第13招商小分队围绕高档日用陶瓷、高技术陶瓷及陶瓷电子商务,先后赴上海、温州、北京等地开展招商活动,考察对接了国内知名日用瓷企业及高技术陶瓷企业。此外,我市还先后接待了来景考察的台湾捷年集团、厦门中港物流等客商,以及来自湖南醴陵等陶瓷产区的考察团。

通过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我市陶瓷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巧借国内外高端平台的展示宣传,我市陶瓷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文化助力”创意产业呈现新亮点

陶瓷是景德镇无法复制的标识,文化是这座城市延续千年的DNA。“陶瓷+文化”理念在景德镇呼之欲出。

凤凰山下的陶溪川文化创意园是我市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标杆。每天,来这里感受创意之美的人络绎不绝,成了中外游客首选的景区。广州众上动漫梦工厂、成都印象、德国麦森瓷器、台湾元生咖啡以及国内知名陶瓷企业武汉功夫小瓷、玉柏、九段烧等品牌入驻,加上正在打造的邑空间,集创意市集和网上天猫旗舰店为一体的线下商城,每周末举行的创意市集活动和每天的大学生创意夜市,使陶溪川成为名副其实的时尚生活和创意工厂的样板,是景德镇陶瓷由传统走向现代、由单一走向多元化的真实写照。

另外,分布于我市老城区的几十家国营老瓷厂内,均完整保留了近现代陶瓷工业厂房、窑炉设备等遗存,也是丰富的陶瓷文化的一部分。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建设文化产业园在我市遍地开花,已经建成并成功运营的雕塑瓷厂、建国瓷厂文化产业园等吸纳了大批创业个体。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澎湃奔流之势,使陶瓷文化品牌效应更加凸显。

“互联网+陶瓷”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去年11月,阿里研究院发布《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6)》中,揭晓了国内淘宝村、淘宝镇的最新名单,其中景德镇市的三河村因大量的陶瓷线上交易而榜上有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数字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陶瓷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产品销售等方面,景德镇越来越多的陶瓷企业抢滩电商,在网上实现订单、预约交货、结算。

与此同时,我市陶瓷企业面临低端产品供给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借力互联网不断加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突出在材料使用、工艺技术和设备、外观设计等方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而且依赖本地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将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中,将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有机地糅合起来,突出景德镇陶瓷产品“工艺陶瓷日用化、日用陶瓷工艺化”的特色。

苦练“内功”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

前不久,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轻工业功能陶瓷材料重点实验室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认定为首批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这是我市在陶瓷材料创新方面取得的又一可喜成绩。

一直以来,我市始终注重陶瓷技术的研发创新。为增强“3+1”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市组建了日用及建筑陶瓷产业和直升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制定了《景德镇市陶瓷工业发展局陶瓷科技创新支持办法》方案。

另一方面,我市在品牌塑造上下功夫,维护“景德镇制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组建了“中国陶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提高了专利申请、确权、维权效率。景德镇检验检疫局以国家陶瓷检测重点实验室技术实力为依托,通过构建“检证产学研”陶瓷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陶瓷艺术品检验鉴证及古陶瓷检验鉴定领域的科学研究,截至目前,中国陶瓷艺术品数据库采集陶瓷艺术品特征信息已突破80万条,为维护“景德镇制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