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政府工作报告对家居业有何启发

分享到: 更多
2018-03-06 来源:中华门窗网

在每年的两会期间,与会成员的相关言论或政府工作报告总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发布的重大事件、发展方向、利好政策也对各个行业释放出不同的信号,而这些将会对有关行业及至各个细分领域的发展带来影响。间接地说,它与每个产业分支、每家企业、每个人的利益攸关。

3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正式举行,李克强总理作了2018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往五年的政府工作,并对2018年的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除了突出了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力度、深化改革等内容,政府工作报告突出了不少要点。

这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包括供给侧改革、深入开展中国制造、打造智能生活、倡导科技创新、推动工业互联网的构建等在内的相关工作规划,都将间接对家居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小的影响。

通过对近两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供给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或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双创、消费升级以及环境保护与大气治理等等是连续两年都有提到的关键词。

20172018政府工作报告有何异同?

近两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同点在于: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匹配情况;②仍然主推实体经济的改造与转型升级、看好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力度保持一致性;③继续推进中国制造,强化制造业,保持对外开放等等。

不过,与2017年报告相比,2018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有可能影响家居行业的内容主要发生了三点变化:

1)从2017年到2018年,政府提到持续推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演化成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打造双创“升级版”;

2)在关于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的板块中,2018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不仅要发展智能产业,同时也要拓展智能生活、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这意味着新兴产业集群未来将进一步扩大;

3)而在各行业推动线上线下整合的基础上,报告还指出要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鼓励线上线下结合、大中小企业融合,这些理念同样会间接影响到家居行业的发展。

2018政府工作报告中,哪些因素将对家居行业产生直接影响?

尽管这些词所代表的意义看起来并不都直接与泛家居行业具有直接的联系,但无论从宏观角度来看,还是从产业延伸性来看,上述报告内容都将对家居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它将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发展智能产业和工业互联网平台

中国制造2025不光是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频繁出现在2018年各地方两会的关键词。

在对于狗年春节作出的全国15个地区政府工作报告的深度解读中,多地提到要加快构建“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实施智能制造行动计划,并且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等等。

这一次,2018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信息则意味着国家对智能产业、大数据等产业的重视,同时也代表着我国对包括家居行业在内的制造业的大力扶持。

2、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降低制造业行业税率

实体经济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发展经济的着力点,它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家具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中的“一员”,也将享受到国家带来的利好,如降低行业税率、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平台经济等等。

家具制造业是我国制造行业下的子行业,目前已在国内形成了具有规模的四大家具产业区,未来,这些产业区将有可能在国家的支持或引导下,结合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通过与智能制造、大数据、工业4.0等概念、技术的结合,从而形成新的产业集群,这或许是未来较长时间内十分值得期待的一件事。

3、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一直是近年政府及各地区工作报告中的要点。

比如,国家在2017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明确排放不达标企业最后达标时限,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绿色再制造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等等。

而在2018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再度强调了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等等。不过,有关蓝天保卫战的用词已经从“打响”换成了“巩固”,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将降低环境保护的力度,相反,有关蓝天保卫战的相关政府措施还将持续且有力地推进。

在近年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其实还能找出不少和家居行业相关的要点。比如,2017年政府工作部署指出,要加强股权市场的积极发展与规范发展,家居行业在这一年果然有不少企业纷纷登陆创业板、A股主板市场。

无论是看似较为宏观的命题,还是与家居行业打了个“擦边球”的相关政策,深耕在产业里的创业者、从业者或产业媒体都不能忽视“政策”所释放出的重大信号,它们有时会给行业发展带来重大利好,有时则可能间接地影响到整个产业的未来发展走向。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