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出助出口茶叶市场回暖 下阶段将加强检测保质量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茶叶出口市场回暖迹象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政策扶持获得多方利好。但是,出口形势依然严峻,针对这一情况,除了继续释放政策红利外,也突出了茶叶检测的重要性。加强检测有利于保障茶叶出口质量,树立我国茶叶品牌,由此看来,检测设备投建当引起茶企重视。
出口茶叶市场回暖
近年来,随着中国出口贸易额持续下滑,茶叶出口市场一度低迷。然而来自检验检疫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至6月,我国茶叶出口15377货物批次,金额8.06亿美元,同比上升4.39%和14.94%,中国茶叶出口已实现触底反弹。
从出口茶叶品种结构看,绿茶、红茶仍为主要的出口品种,占出口总额的八成多。其中绿茶出口7717货物批次,金额5.48亿美元,同比上升5.25%和10.69%;红茶出口3462货物批次,金额1.28亿美元,同比增长-3.48%和47.05%。绿茶出口价量齐升,红茶出口增势喜人。从出口茶叶贸易国别看,非洲、东南亚、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仍是主要出口国家。其中非洲国家和东南亚所占比重和增幅较大,贸易额前20名中,非洲国家占7个,贸易金额占35%,平均增幅8.65%,东南亚国家占6个,贸易金额占28%,平均增幅88%。欧盟国家贸易量略显萎缩。美国和日本的贸易金额同比下滑7.13%和1.23%。俄罗斯贸易量略有回升,贸易金额同比上升5.28%。
逆势上扬原因分析
一是“一带一路”建设释放政策红利。“一带一路”建设涵盖亚洲在内的26个国家和地区合计44亿人口,这一地区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地区,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区内国家经贸合作战略的不断推进,在拉动茶叶出口方面也取得突破。2016年上半年茶叶出口东南亚国家增幅88%,正是“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政策红利。
二是疫情的有效控制和稳定的政治形势为出口非洲茶叶带来发展良机。非洲作为中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地区,肆虐一年多的埃博拉疫情已经逐渐得到控制,各国政局也呈现稳定的趋势,中国茶叶出口反降为升,迎来新一轮的发展良机。
三是消费结构转变促进中国茶叶出口。我国绿茶出口规模占世界首位,而世界茶叶消费主要以红茶为主,占茶叶消费总额的60%。但世界茶叶市场消费正发生结构性转变,即绿茶消费进一步上升,红茶消费比例从上世纪70年代的9:1下降至3:1,绿茶作为世界公认的六大保健饮品之首,吸引了更多的消费人群。
四是人民币贬值提升中国出口茶叶的竞争力。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贬值2.08%,收于6.6312;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贬值2.25%,收于6.6433。人民币贬值,使出口茶叶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下降,有利于我国出口茶叶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取得优势,从而扩大出口。
五是在国际茶叶质量标准日趋严格的形势倒逼下,中国茶叶品质不断提升。近年来,国外市场技术壁垒愈加严苛,严重阻碍出口。中国茶企不断强化质量管理,茶叶品质不断提升,国外客商信心增加。检验检疫部门和当地政府及时跟进欧盟、日本等国的新法规标准变化情况,加大管理和帮扶力度,强化企业质量意识和行业监督,推行标准化种植,加强原料管控。政企齐心协力,提升出口茶叶品质,突破贸易壁垒。
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2016年上半年出口茶叶数据显现,仍有部分国家(地区)茶叶出口量呈下滑趋势,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主要原因有:一方面,从2016年1月1日起,欧盟执行多项茶叶农残限量新规,对来自中国的茶叶(不管是否加香料)氟乐灵(限量0.05毫克/公斤)抽检比例提高到10%,同时加严茶叶中环酰菌胺、醚菌酯双辛胍胺、甜菜胺和甜菜宁等的限量要求,出口欧盟茶叶受阻,对英法等国的出口量下滑。另一方面,出口价格由于成本增加涨幅较大,抑制了海外市场需求。
加大帮扶政策建议
中国出口茶叶在外贸形势低迷下逆势上扬,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和研究,加大帮扶力度,引领出口企业转型升级,保证全年阳线收官。
一是进一步释放“一带一路”政策红利。落实“一带一路”建设各项部署,加强与沿线国家、非洲国家以及各主要茶叶消费国和茶叶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政策上鼓励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贸易,对企业参加展会、贸洽会等活动提供费用减免、补贴等政策。
二是加强茶叶市场国际开放,打造“中国茶叶”的品牌效应。加大开拓国际市场力度,提升中国茶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培育一批茶叶出口重点企业,加快茶叶出口的行业组织建设,在我国建立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出口规模大、效益好的茶叶企业,建立健全行业组织和商品协会及出口行业组织,规范茶叶出口秩序,强化行业管理,遏制无序竞争。
三是加大国检帮扶力度,保障茶叶出口优质安全。加强源头管理、实验室检测和溯源管理,确保用药安全,提高自检项目的覆盖面,保证产品和源头的可追溯性;收集整理国际上有关标准和法规的变动情况,及时妥善应对;推行“同线同标同质”工作进一步开展,实现从单一的出口型转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保障出口茶企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结构性平衡,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快“单一窗口”建设和出口“即检即放”等检验检疫模式改革,加快通关速度;充分利用WTO规则,加强同相关国家的对外交涉,维护出口茶企的合法权益。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