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两会“环保”再次成为焦点

2014-03-31 来源:华夏酒报

    今年两会,“环保”再次成为焦点。来自酒行业的代表委员们关于绿色环保、持续发展的议案、提案,特别关注了产品绿、生产绿、舆论绿等方面,勾勒出了未来行业发展的路径。

 

    环保,在2014年的“两会”上无疑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据统计,今年两会期间共收到议案提案460多件,代表委员们在环保方面提出的建议较为集中。近年来,随着不断加重的雾霾污染等环境问题频出,包括酒行业在内的不少行业的发展都受到影响。

    如何破解环境问题,助推行业发展,已经成为政府、企业的一项课题。于酒业而言,代表委员们在两会上关于绿色环保、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议案、提案,特别关注了产品绿、生产绿、舆论绿等方面,在展现酒业健康、责任形象等方面,勾勒出了未来行业发展的路径之一——走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产品绿:“三最”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如何打造一条酒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有专家认为首先要做到产品绿。在大环境问题持续受到两会代表和委员关注的同时,极易受环境影响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酒,作为大众消费品,食品安全是条红线,任何酒企都不能逾越。达到国家要求的指标是必须的。所以,作为白酒企业而言,生产绿色、有机产品,适合大众消费的产品,应当是酒企的追求。

 食品安全被认为是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周洪江在今年两会期间就表示:“企业经营的好坏可能是自身的水平和能力问题,食品安全要出问题的话,对企业的经营者来说是一个道德问题。”

 青岛啤酒与张裕同为百年企业,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波在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肩负着让老百姓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吃得舒心的基本责任。保障食品安全关键在于企业自律,这是企业应尽的本分、责任和底线。”

 据了解,作为国产啤酒行业的排头兵,青岛啤酒始终坚持“好人酿好酒”的朴素价值观,用良心酿造。一瓶好啤酒,是从一颗麦粒、一粒大米、甚至一滴水开始的。“每一瓶啤酒必须经过1800道严格的检测和数以千计的精细调控,只有对于质量控制过程中的每一个小细节的把握,才会有一杯杯好啤酒的诞生。”孙明波告诉《华夏酒报》记者,在对质量严格控制的基础上,未来青岛啤酒将继续用110多年来积累的诚信、经验和方法做好自身的工作,提供安全、高品质的产品。与此同时,也将积极与其他企业和价值链上下游一道,共同营造诚信营商的发展氛围,将食品安全的良心工程做实做透。“食品企业担当的不仅仅是自身企业的经营发展,更要与政府一道去温暖民心、赢得信心。”

 事实上,舌尖上的安全仅仅依靠酒企自身的良心生产还远远不够,继2012年11月十八大、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及201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之后, 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在2014年全国两会中成为政府工作的焦点。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坚决向污染宣战。具体来看,要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民众舌尖上的安全,人命关天,安全生产这根弦任何时候都要绷紧。

 结合政府工作情况和行业发展需求,全国人大代表、华泽集团董事长吴向东在此次两会期间提出的三个建议均是关于食品安全。其一,建议提高农村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通过这几年国家的大力整治和集中宣传,大城市的食品安全情况有所好转,城市居民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和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农村,由于种种内外条件的限制,当地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还相当单薄,伪劣医药、假冒产品、劣质食品等一系列危害农村百姓身心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因此必须在农村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加大对食品安全领域的惩治力度,建立完善问责机制和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其二,打击保护伞,严厉打击那些利用职权给制假、售假犯罪分子提供保护、谋求私利的地方保护伞,保证合法企业的良性发展。其三,建议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要尽快修改、完善我国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含量的标准,要跟国际接轨。

    生产绿:还一片碧水蓝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一些地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严重,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

 如何做到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已经成为摆在酒企面前的一道课题。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要生产绿,即从源头上保证绿色,同时整个生产过程也要保证绿色。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只有拥有一片碧水蓝天,企业才有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基础。

 周洪江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不断加重的雾霾污染等环境问题已经威胁着本土酒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我们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企业,在大的环境中都不能独善其身,选择葡萄园的时候,我们也考虑到了葡萄种植的安全。整个生产的链条都不会对环境带来污染,像葡萄皮的皮渣、葡萄的废汁,都用来做肥料。”

 像张裕公司这样采用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酒企越来越多。记者在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采访时了解到,2014年,虽然面临着成本高企的压力,但是企业为了减少废气的排放,仍坚持引入天然气,通过以气代煤,减少对周边酿酒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该公司总裁助理、副总工程师李其书告诉《华夏酒报》记者:“对于废渣酒糟,我们将通过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不仅减少了污染物处理的成本,还可以为企业产生上千万的额外利润。”

 在大别山地区的安徽迎驾集团,其多年来坚持“生态酿造”的理念,迎驾贡酒在生产过程中,用酿造过程中的有机废糟、废液产生沼气,沼气燃烧锅炉产生高压蒸汽发电,发电后的余热用来酿酒。全国人大代表、安徽迎驾集团总裁、迎驾贡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永培告诉《华夏酒报》记者:“从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到应用等系统化导入生态理念,用生态产区、生态剐水、生态原料、生态工艺来酿造生态好酒,迎驾实现了整个生产过程的生态循环,成为中国白酒生态酿造引领者,创造了低碳、节能、环保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对于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成为此次两会代表关注的方向之一。据了解,在赤水河贵州境内生产出茅台、习酒等知名白酒品牌,四川境内亦有郎酒等知名白酒品牌。在贵州境内就分布着2000多个酒厂,被誉为中国“美酒河”。近年来,由于赤水河流域各地生产活动的加大、人口增加,污染源持续增加、水量持续减少,直接危及当地传统优质酒的持续生产。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市市长王冰清表示:“由于赤水河流域涉及云南、贵州、四川三省10余个县市,各县市因所处位置不同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不一样,单独贵州省难以有效地保护赤水河的生态环境。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从国家层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保护好赤水河的环境。”

    舆论绿:强化食品安全舆论监督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公众获取资讯的途径越来越多。食品安全大于天,不加选择、容易造成误导、引发社会质疑的食品安全报道不断挑战着公众承受的底线,这就对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的舆论监督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光明食品集团副总裁葛俊杰认为,真实、及时、全面、深入地报道食品安全事件,既能起到舆论监督,又能科学引导舆论、规避引发社会恐慌,关乎着百姓安康、社会和谐和国家安全,亟需引起各级政府部门、宣传管理系统及媒体的高度重视。

 鉴于此,葛俊杰在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舆论监督的建议》。在葛俊杰看来,要发挥好舆论的监督作用,一是要客观公正,一定要充分反映被报道各方的意见;二是要传播正能量,媒体要通过典型案例,树立食品行业的正面形象;三是把握好报道的尺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监督违反食品安全的行为,使违法企业付出高昂的成本,从促进企业管理、完善监督制度等方面做文章;另一方面,不能影响整个食品行业乃至政府、国家的形象。

 “作为食品安全报道的始发者或转发者,媒体应以警醒的态度密切关注报道反响。”葛俊杰表示,媒体要发挥对舆论的引导和社会疏导功能,给公众以准确、权威的信息。同时,媒体有责任和义务与政府、行业协会及社会机构合作,坚持推进食品安全知识的传播普及,及时对与食品安全事件相关的政策、体制、法规的缺陷与对策展开讨论,依靠舆论的力量,不断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

 此外,葛俊杰认为我国食品安全舆论监督的法制化进程应当进一步加强。“要通过改革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来加快我国食品安全舆论监督的法制化建设,规范媒体及有关人员的守法意识和行为。”葛俊杰说。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