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出招引领可持续发展
[导读]“奢侈品牌建立在品质、传统和手工的概念之上,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奢侈品牌一直以来都在扮演响应者,但是现在它需要转换角色,成为创新引领者,来解决诸如可持续供应链等一系列问题,这是奢侈品牌力所不逮的领域,它常常犯错。”达弗说。
奢侈品牌决心引领可持续发展
2013年,孟加拉国拉纳广场(Rana Plaza)制衣厂大楼倒塌,造成一千多名制衣工人死亡。不久前,哥本哈根时尚峰会(The Copenhagen Fashion Summit)就在拉纳广场事故一周年纪念日举办。如何提高服装制造业工人的发展环境成为这次会议首先关切的议题。同样重要的议题还有奢侈品牌对可持续发展的参与和行动水平。
奢侈品行业向来以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不作为而受到指责。但随着这个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攀升,一些奢侈品牌也开始投入到这项一直以来由大众产品生产者主导的议程中。“如今高端设计品牌竞争激烈,光有好点子已经不足以成为佼佼者,你必须关注伦理规范和价值观”,狄利斯·威廉(Dilys Williams)说,他于2008年创立了可持续时尚研究中心(Centre for Sustainable Fashion),隶属于伦敦时尚学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五年前,可持续发展被视为一个供应链问题;现在,它是个设计机遇。”
开云集团(Gucci、Stella McCartney和Bottega Veneta等22个奢侈品牌的集团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官玛丽-克莱尔·达弗(Marie-Claire Daveu)曾是法国政府部门的环境科学和公共事务顾问。对她的任用显示出开云集团对可持续性发展的决心。达弗称,开云集团的2012年行动计划——即2016年之前达到减少碳排放、引入更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目标——“受到各个品牌的支持,虽然支持的程度各异。例如,Stella McCartney向来坚持伦理道德,不使用动物皮革或毛皮;Gucci虽然一直是皮革的代言人,但我们引进了无金属鞣剂,污染小,能减少30%的水污染和20%的能源消耗。”(这种新皮革技术已经投入使用,例如新款的流苏竹节包,1530英镑。)这种创新需要科学家来完成,去年开云集团在意大利北部的诺瓦拉(Novara)新开设了一个材料创新实验室来发展新技术。与狄利斯·威廉一样,达弗相信“可持续发展能带来竞争优势。”
“奢侈品牌建立在品质、传统和手工的概念之上,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奢侈品牌一直以来都在扮演响应者,但是现在它需要转换角色,成为创新引领者,来解决诸如可持续供应链等一系列问题,这是奢侈品牌力所不逮的领域,它常常犯错。”达弗说。
各大品牌竞相出招—从产品的环保到对手工艺的关注
时尚大亨“山羊绒之王”布鲁耐罗·库奇内利(Brunello Cucinelli)寻找原料符合可持续发展标准的蒙古纱,并将其用在大衣(3620英镑)和轻质羊绒毛衣(1990英镑)中。他为意大利翁布利亚(Umbrian)工厂附近的村庄投资建造了剧院及运动设施,供工人和当地村民使用,评论称他的行为将打造一个“后代与地球和谐共存“的世界。
Bottega Veneta公司花了七年时间将意大利蒙特贝罗(Montebello)一处十八世纪邸宅改造成设计和样品制作总部,该总部有着顶尖级的生态水准,已获得LEED绿色建筑最高等级认证;75%的建筑材料是再生性的,楼内设置了雨水回收和太阳能系统。总部的公园也进行了生态化改造,确保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精巧构思的设计总部体现出Bottega Veneta严谨的品牌气质,也暗示它对手工艺人才能的尊重。
Bottega Veneta主席马可·比萨利(Marco Bizzarri)说,“论技术的重要性,手工艺人并不亚于创意总监。工匠们凭借双手进行创新和制作,在能让他们获得自豪和满足感的工作环境中,他们会制作出更好的作品(如新品多色图案小褶皱连衣裙,5265英镑)。对完美的追求既是一种个体策略,也是渗透在品牌方方面面的哲学观。我们非常珍视手工艺人的价值,他们是我们的竞争优势所在。”凭借这一点,Bottega Veneta 2013年收入超过10亿欧元,比2012年增长近14%。最新数据表明,今年第二季度收入与同期相比增长超过20%。
哥本哈根时尚峰会的生态战士利维亚·费斯(Livia Firth)是品牌顾问公司Eco-Age的创意总监,她发起“绿毯挑战计划”(Green Carpet Challenge,简称GCC)。这一计划旨在将符合可持续标准的设计作品变成红毯上的常客。她的第一次产品合作是Gucci的植物染色手袋(1550英镑起),该手袋在材料来源上具有不毁林性。去年,她与Stella McCartney合作,由一位设计师单独打造了一个GCC系列服装,主打是轻盈奢华的晚礼服(4285英镑起),晚礼服的制作混合了各种可再生丝印,尤其是生态蕾丝和巴塔哥尼亚(Patagonia)的可持续使用羊毛。
去年四月,Bottletop基金会获得了GCC品牌标志。Bottletop手袋(595英镑)将易拉盖拉环和瓶盖染成各种颜色,使用符合生态标准的皮革材料将拉环编织成复杂的样式,而这些工作都由巴西萨尔瓦多(Salvador)居民,尤其是贫民窟居民完成。
官方可持续发展组织已经嗅到奢侈品牌的新动向,并开始与有意向的设计师建立联系。因为抵制全球变暖而广为人知的设计师薇薇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就是一位积极的合作者。她设计的“道德时尚倡议”(Ethical Fashion Initiative,简称EFI)系列手袋(Abstract Orb Weekender背包,230英镑;钉珠手袋,160英镑)深受收藏者的喜爱。EFI是由联合国以及世界贸易组织推出的项目,它将全球发展中国家,甚至边缘化国家的手艺人和时尚界顶尖人才联系起来,为前者创造工作机会。EFI与薇薇安的合作中,由内罗毕的贫民窟居民及马赛社区妇女将回收的手工印染帆布、皮革边角料和废弃金属加工成装饰品,完成了一系列的时尚手袋制作。
大众反思推动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
亚历克斯·麦金托什(Alex McIntosh)是可持续时尚中心的商业和研究主管,他同时是Christopher Raeburn的常务董事,作为一名设计师,他的风格是使用可回收布料做成的运动风格系列(如软金属质感皮皮外套系列,475英镑起;运动装系列,395英镑起),麦金托什认为,“年轻人的价值观已经转变了,他们不仅关心环境问题,而且想为生活环境的改善做些切实的贡献。‘理性消费’以及对长远价值的投资正在取代非理性消费。我们的学生已经有这种观念了。”
奥尔索拉·德·卡斯特罗(Orsola de Castro),环保品牌From Somewhere创办人兼伦敦时尚周Estethica可持续发展展览合作创始人,她倡导将拉纳广场事件纪念日作为“时尚革命日”,以此来强调对工厂工人生存环境的重视。“拉纳广场事件促使顾客们,尤其是年轻的时尚人士,对所谓的廉价时尚和大众‘奢侈品’进行反思。商业街只关注产量,而高端品牌则关注社会责任。”她相信时尚可持续发展最直白的表现就是“工匠”的复兴,这个表示手工制作和粗糙的词现在成为奢饰品的代名词。
德·卡斯特罗将认真遵循手工制作标准的小品牌称为可持续模式的一种,这种模式“相较于大品牌能达到的规模更小、更个人化。Albama Chanin公司在接到订单后再进行制作,以节省库存成本(绣花系列,700英镑起);罗马设计师弗拉维亚·拉·罗卡(Flavia La Rocca)使用回收布料,制作“一衣多穿”的服装(比如可分解为短裙的硬挺白色长裙,245英镑;可拆为上衣和短裙的连衣裙,345英镑)。”
可持续发展时尚网站Gather&See的合作创始人斯蒂芬妮·霍格(Stephanie Hogg)说,“我们发掘并讲述品牌——大都是英国高端品牌——背后的故事,这是顾客的要求,他们想知道一个品牌的背景。”在Bottega Veneta公司,比萨利同意这种观点,“我们向公司的每个人强调企业价值观,因为现在的顾客对品牌的背后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一件衣服是从哪里来的?如何生产?”
来自体系和观念的挑战
时尚界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多积极的力量推动,但挑战也不容小觑。比萨利认为一个挑战就是手艺人的减少,“这一代的手艺人在不断变老,而年轻人都不再愿意做手工活了。”英国有小公司采取了措施进行应对:衬衫制作工匠艾玛·威利斯(Emma Willis)招募当地的年轻人到她的工厂做学徒,工厂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灵活性非常诱人。很多年轻人和城市顾客对她采取的措施表示认可。但是也有顾客仍然对可持续发展持有怀疑态度,而媒体对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少之又少。 “很多杂志是广告利益驱动的”,德·卡斯特罗说到,“因此年轻的环保设计师只能在社交媒体以及冷门的网络杂志开拓自己的圈子。”
然而,最大的挑战是德·卡斯特罗所指的“房间里的大象”,即那些明明存在,却被刻意忽视的问题,如浪费行为、制造业监管不力以及快餐式发展的时尚体系本身。每个人都意识到解决的办法非常遥远。从奢侈品的角度看,达弗对于“新精神的流行和年轻人会普遍改变态度的预期”保持乐观。麦卡托什的观点则是务实的,“整个体系充满漏洞,而体系的每个部分又串通一气”,他说,“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表达意见的方式,但是光追求生态效益是不够的,必须采取根本的变革。”创立了可持续时尚中心以挑战诸多产业既定规则的威廉则斗志昂扬, “我们应该设计一个针对过度消费的商业模式,时尚对于戳破繁荣假象位置恰当。”她说,“最大的挑战是改变态度:我们到底需要什么?何时需要?我们必须从现在出发,放眼创造梦想。”作者:AVRIL GROOM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