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风暴”正成为撬动永康五金发展的新支点
“熊熊炉火映汗水,走街串巷闯四方”,这是早年永康工匠走南闯北、出外谋生的真实写照。永康,这座位于浙江中部的城市,几乎就是五金行业的代名词,第二产业比重接近70%。
作为全国最重要的五金产业聚集地,永康五金产业细分为电工工具、衡器、有色金属加工、小家电以及厨具、不锈钢制品、防盗门、电动车行业、汽配件等八大行业。其中电动工具与日本、德国并列“全球三强”;防盗门占全国市场的70%;滑板车、煤气灶炉头占全国出口总量的90%……这些都是永康交出的成绩单。
不过最近几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和用工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给永康的工业经济发展出了难题,推动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实现转型升级已经刻不容缓。去年9月,在省经信委公布的浙江省第一批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区名单中,永康榜上有名。
怎么转型升级?根据永康的产业特点,“机器换人”成了两化融合工作的重点,这一年多来,“机器人风暴”正成为撬动永康发展的新支点。
从“人口红利”到“机器红利”
超人集团以制造剃须刀、电吹风等小家电起家,被列入国家两化融合的试点企业。其实五年前,超人就感受到压力。“以前是设计、销售人员难招,后来是操作人员难招,我们给底层职工的薪水,达到三、四千,超过普通管理人员,劳动成本急剧增加。”在超人集团总裁助理李棠看来,传统产业“人口红利”的优势不复存在,他们把目光集中在了“机器红利”上。
在超人集团手工操作车间,200多名员工坐成多排,井然有序地进行手工贴片、插件、焊接。而另一个车间,只有2名员工娴熟地操控着3排自动注塑机的按钮,小家电芯片从机器里“吐”了出来。“以前是两人一机,现在是一个人管理三台机器。”据李棠介绍,注塑厂使用机械手等相关设备后,除了人员投入大大节省之外,产品合格率也从92%提升到97%,生产周期从10天降低到8天,人员事故率从0.02%降为0,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而在超人电子厂的贴片车间和焊接车间,每条流水线减少了员工20名,月均产能增加了8.09%。升级这四条电子厂自动化生产线,需要上千万的费用,不过在李棠看来,这笔钱值得投入。从降低人工费用,提高产能的角度看,这笔投入很快就能收回。
应旭军是永康市经信局副局长,2014年牵头永康的两化融合工作。在他看来,永康五金行业的两化融合工作,是有干货的,并在行业内形成了良性循环。“去年我们采取分行业,逐步推进‘两化融合’的工作,召开机器换人的现场推进会。去年五月份开始,永康五金的八大行业,每个行业每月都在典型企业开会,实地考察。没有通知到的企业,还会自己开车过来参加。”
当然,为了推进企业落实机器换人的项目。永康市政府联合经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提出了相关的财政补贴,给予经济扶持,鼓励企业机器换人。其中,通用设备、高档设备、进口设备,分别补贴4%、6%和10%。投入1000万以上的项目,补贴14%,列入机器换人企业的项目,则补贴16%。据了解,这一系列补贴力度,是省内最大的。
在应旭军看来,管理和安全方面的提高,让这场“机器人风暴”刮得更有意义。“管理机器永远比管理人要方便的多,而安全生产又是企业的头等大事。”他说。曾几何时,永康有着“断指之乡”的负面称号,一旦五金件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偏差,车间工作人员就冒着断指的危险,“这两年很少了,这就是机器换人项目带来的一个成果。”
自主研发自动化设备 升级“机器人风暴”
机器换人带来的化学反应,绝不仅限于单纯砸钱购买机器,考虑到各家五金企业的不同情况,一些行业,通过自己科研团队的努力,自主研发自动化设备。如此一来,能节约不少购买机器的资金。这一模式,成为永康五金转型升级的代表。
嘉禾工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禾)是中国电动工具制造业中较大出口基地之一,例如电钻、角向磨光机、电圆锯,是他们的主营产品。在嘉禾总经理卢云峰看来,公司所属行业的不同,工具行业附加值不高,企业想提速发展,必须挖掘自身潜力。2012年起,嘉禾开始组建技术攻关团队,进行自主研发自动化设备的尝试,自主研发自动化系统、优化提升企业存量装备。“我们有人才储备,有搞过自动化控制和软件开发相应工程师队伍。”通过结合物联网传输系统、自动化控制加数据集成传输等技术,对机器设备和生产流程等进行智能化改造,使企业从传统加工设备到自动化加工设备转变,从单机生产向连续化生产转变,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
卢云峰向记者介绍了一套改装的自动滚齿机,“买一套全自动的滚齿机要七八十万。我们自己买一套半自动滚齿机,不到四十万,再加上机械手的改造,不到十万。算下来,一台机子就省了不少钱。”卢云峰表示,虽然把这套滚齿机改进后看起来是“土气”一点,但是实用、维修方便。
和嘉禾一样,星巴克、膳魔师保温杯的制造商——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尔斯),也是永康自主研发自动化设备的典型企业。
据哈尔斯常务副总经理吴国强介绍,去年9月,哈尔斯改造的首条金工自动样板线开始运行,生产线用工人数从22人变成11人,人均产量从328对内外胆/只/天,变成682对内外胆/只/天,人均效率提升了一倍。“以前是集群式的生产方式,现在是一个流生产方式。”吴国强介绍,金工车间改造后,原本在四个车间的工序流程,浓缩到一条生产线上,例如割管、滚毛刺、压焊缝、水胀、分杯、缩口、割口、平口、平底等工序,都能在一个车间内完成。“场地腾出来了,生产周期缩短了。”去年12月,第二条自动样板线投入使用,而第三条生产线也已在着手改造当中。而哈尔斯改造的这几条生产线,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谈资。
经过近几年的改造,哈尔斯已配备16条全自动真空器皿生产流水线,并拥有六色自动丝印机、喷漆机械手、静电喷涂、无尾三室真空炉等先进的表面处理和真空设备。
的确,在经济形势不景气的前提下,企业盲目地重金购买设备,不一定会带来好的效果。嘉禾和哈尔斯自主研发自动化设备,无疑给同行开拓了思路,带来一种启迪。
工业信息化行动 企业尝到甜头
除了以“机器换人”作为突破口,永康市经信委提倡的提升工业信息化行动,也收到了成效。
超人集团墙上的LED显示屏,实时显示着各批次产品的生产进度,这是超人集团“两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该公司已经完成了对生产链和供应链的实时监控。“两化”建设正促使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柔性化、精细化和集约化管理转变。
据了解,超人集团的企业供应链管理是通过OA系统、ERP系统、CRM系统以及企业协同平台,把经销商、终端客户、企业职能部门和采购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通过一个平台结合在一起,让内外部信息快速、有效地传递,而精准的信息传递也让企业实现了“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产供销一体”的生产组织模式。
“集团已在产销、办公移动化,还有上下游供应链、在线检测等方面实现信息化。”李棠说,产品从订单开始,到设计、生产制造、发货,直至售后服务全过程,在超人集团的信息门户平台上均可体现。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到制造业产业链各环节后,经济效益随之全面提升。目前,超人集团年均节约生产成本3%,企业生产管理效率提高15%,半成品、零部件库存减少近15%。
除了超人集团,嘉禾也建立了便捷的信息管理体系。在嘉禾的车间里,LED大屏幕上的可视化看板显示了各个设备、品规格、任务数、完工数、不合格、进度等信息,如果某个信息数据有误,就会用短信报警的方式,提醒相关负责人。企业间信息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幅度提升信息化水平,抢占“后危机时代”发展制高点已经成为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永康的企业已从工业信息化中尝到了甜头。随着供应链完善、精细化生产到位,企业订单会更加精准,成本降低也是必然。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