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中国鞋”

分享到: 更多
2015-07-16 来源:人民网

[导读]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句简单的话直戳大家心窝。行走于世,一双舒适的鞋有多重要大家都知道。我们习惯了追逐皮鞋的时尚与靓丽,运动鞋的简单轻便。工业化批量生产的鞋穿久了,还记得陪伴了中国人三千余年、全靠手工一针一线缝制的布鞋吗?

  时值盛夏,德清莫干山下的民国风情街已初具规模,倚仗着莫干山秀丽的风光,“洋家乐”在这里开的如火如荼,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但在莫干山人的心中,“布鞋、烧饼和面条”可是更有韵味的“三宝”。这次,记者就来到这里的百年老店——庾村布鞋店,跟着做了半个世纪布鞋的李林森,一起见证一双布鞋的“诞生”。

  时间的结晶

  初至莫干山下的民国风情街,很难不被如此美景吸引。虽然是工作日,但仍挡不住各地游客前来赏美景、品美食。

  还没走到庾村布鞋店,就听到从旁走过的一对中年男子对妻子说:“马上到了,先买双布鞋换上,等会儿爬山舒服。”

  跟着两位看似“熟客”的步伐,记者很容易找到了庾村布鞋店。店面不大,也就10平米左右,门口一位白发长者在缝纫机上忙碌着,看着两位顾客进门后径直走到鞋店左侧的鞋架上选鞋子,老人并未立刻起身。

  鞋架上的鞋子约么三十来双,只有一种款式,分红黑两色,近看样子,并不那么吸引人。

  “老板,那双42的和37的。”听到顾客的需求,李林森站起身来找好鞋给他们递了过去。

  两位试好了之后,付了180块钱(每双90),穿着新鞋子,拎着旧鞋,愉快的走了,整个过程也就两分钟左右。

  不一会儿,又有三四个客人来,李林森照例没有站起身来相迎,一边忙着手中的活计,一边回答他们关于价格、款式的问题。也是两分钟左右,人走了。

  “爷爷,您都是这么卖鞋呀?也不做个推荐?”看惯了大商场里展览生意的“热情”,记者对李林森如此做生意的方式颇感意外。

  “小姑娘呀,我做一双鞋要4个小时,从早上五点起床,到晚上10点睡觉,手脚都不闲着,一天也就是三四双鞋。”李林森从缝纫机前起身,做到右侧摆放鞋底的“大床”前开始修鞋底,“来我这里买鞋的客人,诚心想要的,都是很利索的。”

  “一天三四双,一年不也才千把双吗?”记者“飞快”的转动脑子。

  “是呀,所以每年都不够卖,这半年我来帮忙上鞋,李师傅效率能提高一倍。”听到记者的“嘀咕”,从外面走进来一位拿着几双新鞋的奶奶笑着说,“做这个就是磨时间的活,我们这里常说‘男做女工,一是贫穷’。李师傅兄弟姐妹几个都不做这个,就他接了爹妈的班。现在他一个人住,头天晚上做一顿饭,第二天早饭中饭热热就凑合了,做这个没什么钱好赚,都是他自己喜欢。”

  李林森接过奶奶递来的新鞋,用据说比他年龄还大的木质“鞋楦子”认真的撑起鞋子,摆放到鞋柜上。这一会儿工夫,又来了两拨客人。

  父辈的希望

  再一次做到缝纫机前给鞋帮做滚口,李林森自豪的说:“这台缝纫机是1968年产的西湖牌,113块7买的,从我19岁做鞋开始就一直跟着我了啦!”

  说起做这个行当的原因,李林森长吸了一口气,回忆起往事:说起来,李林森的父母当年就是靠做布鞋养活全家的。父亲李如贵出身杭州百年老布鞋店“边幅茂”,在那个年代,“头顶天,脚踏边”,这个“边”就是指“边幅茂”,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对鞋艺的肯定。

  后来,李如贵从“边幅茂”出来,在杭州开了家鞋庄,请了4个伙计,生意也算兴隆。抗战年间,为了避难,李如贵举家搬迁到了莫干山脚下,继续做布鞋养家:“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那时候爸妈在生产队里做鞋,耳濡目染,看都看会了。”李林森回忆着往事的同时,已经完成了一双鞋的滚口。

  转眼间到了19岁,父亲突然得了中风,家里的生计还得维持,可哥哥姐姐们都不愿意做。李林森知道父亲舍不得这门手艺,便承接了下来,这一做,就是半个世纪。

  “我们这儿旅游发展的越来越好,刚建好的民国风情街,原来的店面涨价我就搬到了这个新店,老店就在隔壁,从1973年一直在那里。”李林森拿起做好的鞋帮,又去旁边修鞋底,“你看这些鞋楦大部分都是从我爸爸那里留下来的,比我年龄都大,曾经还有人花钱买呢,但是这都是我们店里的宝贝,哪舍得卖呀!”

  李林森说说他的老伴儿走的早,靠着这父辈传下的手艺,他供儿子读了名校,如今在上海过着富裕的生活。

  坚守老技艺

  每天早上5点起床,简单的吃过饭,李林森就开始制鞋帮。糊布衬、剪样板、粘鞋面布……单是鞋帮,就得这么多工序。简单的吃过早饭到了店里之后,就来到店里开始开始了一天繁忙的工作。

  看李林森又在修鞋底,记者很好奇为什么“一针一线纳的千层底儿”上还加了一层薄薄的橡胶底。

  李林森一边熟练的用小刀片在鞋底划过多道痕迹以增加鞋底的耐磨性一边说:“现在店里90%的鞋都是用的这种底儿。手工纳鞋底当然不需要加橡胶底,但是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会纳鞋底儿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大家日子富裕了,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做。我请村里的几位老太太帮忙纳鞋底儿,一双给她们110块钱,工具和材料都给她们准备好,也不催她们,她们能供多少我做多少,说实话还是那样的鞋穿着舒服。”

  为了继续把店开下去,从1992年开始,李林森从绍兴的工厂里购买批量生产的“千层底”。机器生产的加入看似解放了人民的双手,但却多有偷工减料之嫌:“只用这种机器生产的‘千层底儿’,穿不了几天就磨破啦。我就从义乌定了一批橡胶底,自己浇底,把它们粘起来,每个鞋底上再上50个小钉子,省的开胶,这样能增加鞋子的寿命。”李林森一般修鞋底一边解释到,“现在这些做橡胶底的工人也越来越不上心,你看着鞋底都是平的,我都自己划上十几道加大鞋底摩擦。”

  “我能不能试试也划几道呀?”看着不过是在鞋底上话“道”,记者想帮帮忙。

  可刀片拿到手里,试了好几次,要么是中途断掉,要么是差点划到手。李林森接过鞋底继续自己的工作:“没那么简单吧?你们这些年轻人呀不会做可以理解,这些都得练习一阵子才能上手呢!而且这么弄一天你们肯定也吃不消。”

  划刀片难,那给鞋底上钉子总简单吧,不就是拿着锤子往里砸嘛!

  可是待李林森帮记者固定好几个小钉子,记者一锤子上去要么是把钉子弄跑偏了,要么是没完全砸进去,还得李林森返工。把整双鞋底弄好,一个小时已经过去了。

  “爷爷,您到这个年纪了没想着去想想清福呀!”这么一天跟下来,记者已经深刻的体会到这是一件磨人的活。

  “歇过没俩月,去上海跟儿子住,但是做了一辈子了闲不住,我就回来了,打算做到做不动吧!”

  记者手记:传统手工艺存在的意义

  跟着李林森做了一天鞋,记者算了一下,抛开成本,一双鞋加上李林森的手工费在内最多赚15块钱,这样辛苦一年并没有多少赚头。干了一辈子,李林森的手上早已长了厚厚的茧子。

  为什么不多尝试一些样式呢?

  李林森告诉记者他去看过很多品牌化的老布鞋,但他觉得还是纯手工的老技艺能保证鞋子的质量和原来的味道。

  李林森说儿子有很好的工作肯定不会来接班,孙子就更不用想了。村里的年轻人随便出去做点什么都比这个收入高,但是他每年做的鞋子都供不应求,说明还是有很多人认可这道工艺。未来会怎么样他不知道,但既然还能做就会一直做下去。

  手工布鞋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技艺,据考证,最早的手工布鞋是在山西侯马出土的西周武士跪像所穿的布鞋。虽然现代社会人们更喜欢穿批量生产的皮鞋、运动鞋等等,但李林森的鞋供不应求也证实了中国人骨子里还有对这份技艺的留恋。2009年,“内联升千层底手工布鞋制作技艺”就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而将这项古老的手工技艺保护起来。如今,布鞋正在时尚转身成为“中国鞋”的代表,回归到每个国人的日常生活当中。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像李林森这样会做手工布鞋的人应该有不少,他们也许没有开店,更没有“内联升”的名气,但房钱屋后,妇女们一针一线纳出的鞋底共同完成着中国布鞋的传承。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