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骑行风”劲吹 自行车走俏单价上万很常见

分享到: 更多
2015-11-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合肥的大街小巷,时常能看到一群“骑行族”,穿着骑行服,戴着头盔、防风眼罩,一路穿梭。殊不知,这些骑行爱好者们也带动了整个单车产业。

  记者日前探访了解到,对于骑行爱好者们来说,上万元一辆的自行车已经是习以为常,最高售价甚至达到6万多元。据统计,合肥市区年单车销量约5万辆,其中骑行爱好者购买数量占比两成。

  “骑行风”越刮越热

  骑行爱好者马先生,今年35岁,由于骑行多年,拥有着小麦色的皮肤和肌肉匀称的双腿。“尤其是骑行在乡村公路上,感觉自己像个小鸟,自由地飞翔。节假日,骑行爱好者就会约在一起,近的就环巢湖骑行,稍远一点骑行到黄山。

  如果时间再充裕一些,还去过青海湖。”马先生说,骑行还让他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你不能花点钱,买个电动车骑骑吗?”三年前,合肥市自行车协会副会长丁中福,骑着自行车见朋友,不料朋友这样对他说。

  “以前的观念是,骑自行车没面子,到哪儿最好都开着宝马奔驰,有面子。现在随着环保、健康理念的流行,骑自行车是件挺时尚的事。”丁中福说,随着城市停车难加剧,身边很多人都变成了骑行爱好者。

  省城的骑行风是什么时候刮起来的呢?“最近三五年,骑行爱好者涌现出很多,这与城市环境的不断优化,有很大关系。”合肥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处长陆志勇介绍,与其他运动相比,骑行最大的优势就是“边骑车,边看风景”。

  “合肥西边的大蜀山,北边的三十岗乡村公路、南边的环巢湖,环境都非常好,骑行爱好者们都爱去。”陆志勇表示,随着骑行的升温,合肥市从今年开始,在每年春季固定举办环巢湖自行车赛、环巢湖国际骑游大会,前者是竞技性,让所有的骑行者同台竞技;后者是以娱乐为主,面向普通民众。

  单车售价上万很常见

  去骑行,首先你得有一辆自行车。据了解,目前合肥市运动自行车主要有捷安特、美利达、崔克以及大行等品牌。

  昨天下午,记者在市区一家自行车专卖店内看到,自行车价格从600元至4万多元不等,种类有山地车、公路车、旅行车等。

  “年轻人追求速度,一般会买公路车,但它对路面要求高,摩擦力较小;年纪大一些的人,或骑行路面不平,有障碍物的,一般会选择山地车。长途骑行的则需要旅行车,因为功能更多,价格也比较高。”该店工作人员介绍,骑行爱好者一般会根据自己需要和经济水平来选车。

  正当记者感慨“自行车上万元,太贵”时,工作人员表示,该品牌另一家分店内最贵单车售价6万多元。

  另一家自行车专卖店的老板娘告诉记者,骑行是一种意志锻炼,“来我这里买的多数是学生,他们最喜欢买这款880元折叠车,暑假时,也照样骑去了青海湖。”老板娘表示,一些资深自行爱好者,会根据经济实力,不断更新自己的装备。

  “骑行侠”有22辆车

  谈到骑行装备,省城骑行圈内的“七哥”张庆钊,是最“富有”的,一共拥有22辆自行车。

  今年62岁的张庆钊,他的自行车轮划过了整个中国。“最北到过俄罗斯边界、最西边到过青海湖、最东边到过上海、最南边到过越南边界。现在不到外省了,每两年搞一次‘安徽行’。”张庆钊说,年轻的时候,他没时间、没条件四处走走看看,年纪大了后,就爱上了边走边看的骑行。

  骑行十几年的张庆钊,把骑过的自行车都收藏起来,家里放不下,就放到亲戚家去。“最贵的一台车卖要7万多,我是自己组装的,零部件加起来一共差不多5万块。”张庆钊说,自行车种类主要是山地车、公路车和旅行车。

  目前,省城大大小小的骑行俱乐部有几十家,单个俱乐部的会员多的有两三千人。经纬自行车运动俱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俱乐部内的骑行爱好者,每人至少有3辆自行车,拥有七八辆自行车的人较为普遍。

  单车产业迎来“春天”

  山地车、公路车、平把公路车、旅行车……骑行爱好者们不断更新自己的装备,也带动了整个单车产业。“合肥市区每年销售自行车总数约5万辆,其中骑行爱好者约买了1万辆,占比20%。”合肥市自行车协会副会长丁中福介绍,而早些年,这个比例只有5%。

  “随着骑行爱好者不断增多,未来这个比例还不会不断增加。”合肥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处长陆志勇说。

  自行车主要由车架、变速系统、轮轴等组成,以车架为例,铝合金车架和碳纤维车架的价格较高。“价格高的自行车自重更轻、功能更精准,所以骑行者在追求更快的速度时,就会不断地提升车辆配置。”丁中福表示,这是众多骑行者拥有多辆自行车的原因。

  “2013年、2014年,我们统计的均价每辆自行车在5000元,今年均价降到了3000多元。”丁中福说。值得关注的是,骑行爱好者所购买的自行车单价较高,虽然数量上占比20%,但销售额上占到30%。(星级记者 郭娟娟)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