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Fit鞋正在成为球鞋品牌们争抢的新市场

分享到: 更多
2016-12-16 来源:联商网


[导读]
2016 年,球鞋大战还在继续。Nike、Adidas 以及 Under Armour 等几个主要品牌之间的竞争正在加剧,而球鞋品类却没什么变化。在最大的美国市场,占主要份额的仍然是跑鞋(Running)、休闲鞋(Casual)和篮球鞋(Basketball)。而在全球市场,足球鞋取代了篮球鞋的地位。

  在传统品类之外,还有没有什么细分市场可以抢占先机?有没有哪一项新兴运动值得提前投资?这是所有运动品牌都会思考的问题。

  CrossFit 可能是答案之一。

 

 

  我们之前详细介绍过,这是一项需要交叉完成举重和体操(单杠、吊环、弹跳)等功能性动作、混合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训练项目,由美国人 Greg Glassman 和 Lauren Jenai 创立于 2000 年。它可以说是过去 10 年内发展最快的健身运动之一,目前在全球已有超过 1.3 万家健身房。根据官网数据,在中国也已开出 120 家。

  以上说的只是经 CrossFit 官方认证过的健身房数量。和跑步类似,这个健身项目对器材、技巧和空间的要求都不算高,因此不少健身房也可以选择不缴纳每年 3000 美元的认证费,直接提供与其类似的训练体系。

  但令这个市场尤为诱人的不只是它的体量。热爱这项高强度运动的人们可以轻松买到运动服,但却很难找到一双合适的鞋。跑鞋更强调缓冲(cushioning),篮球鞋注重对脚踝的保护(ankle support),而 CrossFit 涉及的运动则要复杂得多。根据个体情况不同,跑步、举重、拉伸等运动的占比会有很多变化。

  另外,上过几节 CrossFit 课后,你就会发现这项运动至少有五个特点:

  任何人都可以轻松上手,不分年龄或体形,虽然强度大但技术要求不高;

  强调健康,而不仅是力量训练。 创始人称 CrossFit 是“对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慢性疾病的简洁的解决方式”。这也使得它与大众贴得更近。

  强调社群氛围。有一个分享自我认同感及价值观的“炼友”圈子,甚至还会分享一些“外人”听不懂的行话,比如 WOD(Workout of the Day,指一天的运动量)、burpee(CrossFit 中常见的一套全身训练);

  参与者通常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国内一二线城市的 CrossFit 月卡一般在 1500 元以上,年费过万;

  注重社会营销。CrossFit 在 Facebook 上拥有 270 万粉丝,Instagram 的粉丝数则达到 160 万。当然,它的参与者也更“互联网化”,乐于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训练成果,也习惯网购。

  流行潜力、消费门槛、社交性、传播性。这些让 CrossFit 成功流行起来的因素,也同样是一个新球鞋品类获得商业成功所需具备的基本要素。虽然 CrossFit 仍然还是一项小众运动,但没有人敢低估这个市场的潜力。

 

Reebok Nano

 

Nike Metcon

 

Nobull

  2011 年, 刚被阿迪达斯收购了 6 年的锐步(Reebok)为了挽回自身在篮球鞋市场的颓势,找到 Greg Glassman 签署了一项为期 10 年的合作协议,成为 CrossFit 的官方指定合作品牌。它为此推出的 CrossFit 专用鞋系列“Nano”,到目前已经出到了第 4 版。这个系列的材质以橡胶为主,鞋底弹性足,而上部较硬;具备一定的缓冲性,但也足够扁平,以便在举重活动中更好地支撑训练者。

  Nike 去年才推出第一款针对 CrossFit 的球鞋 Metcon 1,今年又接着发布了 Metcon 2,提供了更多配色可选。它在设计上更瘦长、简洁,一位 CrossFit 教练 Steven Pokk 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他更喜欢 Metcon,因为“它更合脚,运动起来更灵活,看上去也不那么胖实。”

  盯着这个市场也不只主流运动品牌。去年 5 月,两位前 Reebok 员工自己创立了一个 CrossFit 球鞋品牌 Nobull,仅提供一种鞋型和数种配色,鞋底采用极简设计,上部则选用更结实的材质,此外就没有其它装饰。创始人Michael Schaeffer 说他们想解决的就是 CrossFit 球鞋市场过度设计的问题,“设计灵感就来自这项运动本身——简单、直接,不需要什么复杂器械,也不需要很大的场地。”

  目前没有公开数据说明不同品牌在这个市场的表现情况,不过彭博社最近做了一个小范围调查。他们拜访了 5 家健身房,发现超过半数的人穿的是 Nike,约 25% 的人穿的是 Reebok,剩下则是各种各样的其它品牌,比如 New Balance、Asics 或 Nobull 等。

  这个数据有多少参考意义不好说,毕竟它们也没有公布健身房是否有品牌合作方。事实上,如果你也是健身房的常客,你估计也会有自己的观察。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