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助力,中移动打响智能家居普惠落地第一枪

分享到: 更多
2016-12-23 来源:阿拉丁照明网

 四年的铺垫,突然的加力。

  2016年12月20日,在广州举行的2016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宣布数字家庭合作联盟正式落地,打响智能家居普惠性落地的第一枪。

  当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开至2016年第四届的时候,中移动面向物联网时代的“大连接”战略浮出水面,在华为、中兴、高通、联发科、欧瑞博、长虹、海信等200多家全产业链主角的加盟助力下,中移动毫无顾及地将智能家居、智慧家庭作为其物联网转型优先发力的主战场。

  中移动的物联网加速度

  12月20日,在广州举行的2016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期间,中国移动举办了数字家庭合作联盟签约仪式,中国移动分别与华为、中兴、高通、联发科、欧瑞博、长虹、海信等200多家全产业链大伙伴逐一签约,正式宣布中国移动数字家庭合作联盟正式成立,并逐步于各地线下营业厅进行业务落地运营。

  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向来是中移动战略转型的风向标,此间中移动将其发起成立的数字家庭合作联盟落地运营,公开暗示中移动物联网战略转型的第一个主战场聚焦在家庭场景的智能化升级和物联网化,并为家庭场景的智能化和物联化给出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度。

  事实上,中移动的物联网战略转型由来已久。

  早在2012年,中移动设立中移物联,迈出了物联网转型的第一步。

  四年之后的当下,中移动物联网用户数超过9100万。

  有迹象显示,万物感知、万物智能、万物互联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标签,而作为桌面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万物互联网的“大连接”基础设施和“大连接”普惠服务运营商,中移动一旦宣布实质性介入家庭场景的智能化升级服务时,它当仁不让地担纲了智能家居普惠落地的关键角色。

  联想中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地服务触点,智能家居的普及窗口已然开启。

  欧瑞博们的方案竞争力

  作为“大连接”战略的核心领域和垂直场景,中移动在智能家居、智慧家庭上的发力,其服务入口是智能网关以及基于智能网关的家庭通信、家庭娱乐和家庭生活的一体化多场景智能服务。

  不过,与其它运营商一样,中移动并不自产智能网关、智能主机、智能安防、智能照明、环境监测、家电控制等智能家居系统的网关设备、主机设备和智能子系统套件,无论展示于营业厅,还是部署于家庭场景,这仍需向产业链上领先的智能家居及其解决方案提供商集采而来。

  

 左二为欧瑞博副总裁卢志良


业界注意到,在中移动刚刚发起成立并落地运营的第一批数字家庭合作联盟成员中,并不缺乏像长虹、海信、康佳等体量很大、数量众多的智能家电及其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智能家居产品及其解决方案提供商中,也不缺乏像欧瑞博这类创新者主角,不过为数甚众的智能家居厂商被挡在第一批联盟成员的“墙”外。

  不太很相称的是,当下,智能家电尚不能达成其在家庭的场景联动和场景服务,像欧瑞博这样以产品著称、以方案见长的智能家居和解决方案则可实现在家庭的场景联动和场景服务,向用户提供了家电之外全新的智能体验和智能服务。

  当然,智能家电暂不能实现场景联动,并不意味着长虹、海信、康佳等在这一联盟中将是无所作为,事实上它们的那块屏可以扩充中移动数字家庭服务维度。

  华为高通的大联接助力

  基本上说,数字家庭合作联盟的落地运营为中移动提供了新的增值业务单元,不过,中移动的野心并不止于增值业务。

  实际上,中移动面向家庭的家居智能化和家庭物联化路径已由最初的模糊走向当下的清晰:这就是,第一步是推广智能网关,实现数字家庭的“成规模、有优势”;第二步是推出家庭开放平台,打造家庭智慧生活应用生态链,并反向驱动智能科技产业生态链,最终形成以家庭场景核心、以用户为中心的万物互联网生态巨无霸那是有可能的。

  早在2015中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移动即已提出“大连接”战略的路径——做大连接规模,做优连接服务,做强连接应用。

  显而易见,这取决于中移动在蜂窝物联网、专用物联网的商用化部署速度,这与华为、中兴、高通、联发科等业界巨头的物联网全连接愿景不谋而合。

 左二为欧瑞博副总裁卢志良

  因此,即便是这样一个数字家庭合作联盟,成员中除了长虹、海信、康佳等智能家电及其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欧瑞博等智能家居及其解决方案提供商之外,华为、中兴等IOT设备及其解决方案提供商,高通、联发科IOT芯片模组及其解决方案提供商也一并受邀加盟其中。

  虽然说华为、中兴也曾推出极少量象征性的消费级智能家居产品,不过,在中移动数字家庭合作联盟中,华为们、高通们为中移动提供的是“大连接”助力,而不是其它,也不可能是其它。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