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工返岗顺利干活安心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如何让农民工群体更便捷、更安全地返岗复工?如何保障农民工的各项合法权益?近期,读者纷纷来信,谈经历、提建议。
“点对点”运输已见成效
仍需破除返岗复工路上的梗阻
2019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9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为1.7亿人,跨省流动农民工约7500万。据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左停介绍,2018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已达现金可支配收入的43%。农民工返岗之路是否畅通,不仅直接影响农民工的收入,还事关复工复产的进度、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方面,农民工需要务工养家,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的辛勤工作。”贵州贵阳市读者谭明德认为,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农民工稳岗位、稳收入十分重要,要避免农民工家庭因疫情返贫。
湖南衡阳市读者潘茂林说:“农民工外出的需求比许多行业都迫切,一些行业可以在网上远程办公,而很多农民工从事流水线生产和服务业,不回现场没法开工。”
人社部、公安部等五部门针对拟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以及用工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摸排外出和用工需求,集中提供“点对点”输送服务,让农民工可以从家门口直达用工地。
在江苏句容市务工的徐鹏说,从老家乘“点对点”专车回厂,上下车都要量体温,工友们分散落座,而且必须戴口罩。他说:“这一趟是两头‘麻烦’,中间省事。出发和到达的时候检查得细,中途不上下乘客。”
据统计,截至3月底,农民工返岗“点对点”服务已经组织专车19.2万车次、专列367列,累计运送农民工超过503万人。
不过,农民工返岗路上还存在一些“梗阻”。有读者反映,某些劳动力流入地要求农民工提供的材料过多,要签承诺书、填表格、开证明等。
国务院办公厅3月4日发布相关意见,提出要“清理取消阻碍劳动力有序返岗和物资运输的繁琐手续”,明确“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原则上不得限制返岗务工人员出行”。福建龙岩市的许莹说:“防控重在有效、适度,少数地方还有‘一限了之’的做法。这种做法最终伤害的是地方经济和农民工切身利益。”
扶助企业稳定就业
线上招聘应对农民工多送一程
通过“点对点”运输等服务,大量农民工重返岗位,但仍有人无岗可回。河南开封市读者刘忠说:“有些人本来有岗位,但厂子还没达到复工条件,所以回不去。有些工友是打算节后换工作,可疫情一来,活儿就不好找了。”
企业的复工率关系到农民工返岗率。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高强说:“中小企业吸纳了农民工80%左右的就业,第三产业等服务类吸纳50%以上的农民工就业。”左停介绍,一些地方复工率达到了90%以上,但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他说:“部分企业,特别是与人打交道的服务行业,还不具备全面复工的条件,只能雇用少部分关键人员。还有一些企业上下游的供应链受影响,无法满负荷复工。”
稳住农民工就业,就业信息供给很重要。山东济南市读者陈天然说:“不同地区防控等级有差别,一些农民工缺乏相关信息来判断不同地区的务工要求。”江苏邳州市读者房健认为,各地应该提升线上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有关部门做好“中间人”,主动梳理排查农民工就业意向,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做到“人岗相适”。
多地人社部门开展了线上“春风行动”,通过开通企业缺工线上登记平台、召开网络招聘会等方式发布岗位信息。
读者普遍认为,开展网上招聘不妨为农民工“多送一程”。四川内江市读者李晓明说:“农民工使用互联网搜集信息的能力可能不够娴熟,需要基层组织搭把手。比如,由村干部组织微信群,及时转发信息。同村人彼此熟识,对各自的需求也更了解。”
对确实难以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专家建议由相关部门帮助,就地生产、就业。左停建议:“要及时考虑运用以工代赈、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增加农村人口的收入。要鼓励地方抓见效快、受疫情影响小的项目,增加家门口就业机会。”高强说:“国家相关政策已经明确,对于实在无法返岗、经营导致临时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对于受疫情影响返贫致贫人员,要给予临时救助。”
防护物资要配齐
防控措施应该“因岗制宜”
谈到农民工权益,“健康”是读者来信中的高频词。2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为员工健康监测、工作场所防控、指导员工个人防护等工作提供指导。
有读者认为,复工复产的企事业单位,除了严格落实一般性防控要求,也应该根据行业特点,“想在前头,想到细节”。浙江乐清市读者顾泽红说:“防控策略要遵循一般原则,又要‘因岗制宜’。比如,建筑工地、工厂车间、餐厅酒店卫生条件不同,防控的重点也应该有所区别。”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段忠贤认为,企业对防控措施的把握,也是影响复工率的一个因素:“很多企业没有遭遇过这样的疫情,作为非专业机构,他们未必清楚如何科学防控,这也是部分企业复工时有所顾虑的原因之一。所以鼓励企业复工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企业的防疫指导。”
口罩等各类防疫物资,是保障农民工身体健康的重要资源。江西吉安市读者汪永富说:“口罩等物资仍然紧俏,建议用工方预先做好充足准备。”湖南岳阳市的谭志扬认为,防疫物资不但要储备得足,还要用得有效:“如果能优化工作方案,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和聚集,就能够减缓口罩的消耗。”
服务要跟上
立足长远帮助农民工防范其他风险
疫情的发生,使农民工的就业权益和健康权益得到了全社会的特别关注。而一些读者提醒,拖欠薪资等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并没有随疫情而消失,仍应引起重视。
江苏苏州市读者吴锦文在来信中说:“年终岁尾,本来就是薪资纠纷相对多发的时段。疫情的到来,使农民工不能如常活动,无疑增添了他们维护自身权益的难度。”
除了欠薪问题,疫情期间被裁员、被拒绝返岗,或者岗位和薪资有所调整的情况下,农民工该如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针对这些社会关切,司法部印发通知强调,要引导农民工优先通过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网络平台进行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对于到窗口申请办理欠薪案件的,一律免于审查经济困难条件,并开通“绿色通道”,做到当日申请、当日受理。一些地方的法院也通过网上庭审等形式,帮助农民工维护合法权益。
辽宁锦州市读者朱启航在来信中写道:“疫情期间,农民工每天都有支出,但开工前没有收入来源,很着急。”他认为,农民工群体面临突发的疫情,抵御风险能力相对较弱。
立足长远,增强抗风险能力,也是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一个途径。左停认为:“长远来看,一是可以通过城镇化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减少他们的流动;二是提升农民工就业的质量,提升农民工职工保险的参保比例,提升农民工抗风险的能力;三是做好风险后的救助工作和就业辅导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特别副研究员周婧认为,健全社会帮扶体系和社会援助长效机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邻里、个人以多种渠道协同参与到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帮扶,可以让更多困难在基层消化。例如,农民工家庭在就业、子女入学、老人养老、医疗等方面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对此,免息小额贷款、雇主预支部分工资、社会物资捐赠等方式均能帮助他们暂时渡过难关,邻里帮扶通道的建立也能有效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而对于因疫情陷入纠纷的农民工,还需多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他们维权。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